古人的秤為什麼用16進制
古人秤16進制 |
中文名 :古人秤16進制 |
「古代半斤八兩,一斤十六兩」。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算術教育都是十進制,「逢十進一」是每個人算術時都了解的基礎規則,後來了解到原來還有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等不同的算法。[1]
於是,我們開始學習這些不同進制之間的換算,難免心中會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古代用16進制,現代人卻用10進制呢?要是古代來個8進制,想來我們就成了「半斤四兩」了吧?這個問題,在不同人眼裡其實有不同的回答,不過總結一下,大抵是以下兩種推論。
目錄
推想一
根據歷史記載,在我國古代的時候,通常都是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製作秤桿,秤桿上的十六個點就分別代表着它們,這十六星在秤桿上刻製成當時的「十六星花」,這十六星告誡做買賣的人們要為人實誠,不欺瞞顧客。
否則的話,賣給別人少一兩就少福氣,少二兩就少利祿,少三兩可就折壽了,這就做成了一把十六兩的秤,也叫十六金星秤。這個方法從古代一直被人民群眾沿用到解放初期。改革開放帶來的無神論思想,在無形之中衝破了許多傳統封建習俗,也讓秤桿的技術方法與約束變得不復存在。
推想二
我國古代時民間生活疾苦,用於稱量的器具自然相對粗糙簡陋,如果是要在一根木頭上取得平均值,最邊界的方法莫過於用繩子對摺一次兩等分,再對摺一次四等分.....
這樣一來,十六等分剛好是適合測量的程度,分十六等分明顯比分十等分容易;再比如,一個秤砣如果剛好重一兩,就可以用秤桿稱出相同一兩重的東西,然後兩邊的重量只要加在一起就可以稱出二兩的物品。
同理,這樣的方法來稱四兩、稱八兩、稱十六兩都是極為方便的——因為十六進制可以乘以二除以二,所以用一些很簡單的工具,就可以輕鬆做到換算,但如果是用十進制的話工具要求就比較高了,操作也相對比較麻煩。
而我們現代隨着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提高,漸漸地,十進制變得比較符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算,是時代的進步推動了算數的發展,這也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表現吧。
另外,「半斤八兩」這個詞語也是在古代十六進制的基礎上產生的,就是因為古代的十六進制,於是一斤就是十六兩,那么半斤就相當於八兩,所以大家形容「半斤」和「八兩」沒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