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聚會遊戲
古代文人遊戲之:曲水流觴
原為古代民間的風俗,後發展為文人墨客詩酒唱和的雅事。每年農曆三月上巳節舉行祓禊儀式後,大家在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可以浮在水面的木案上並放入溪流中,自上游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住,誰就要即興賦詩並飲酒。若沒有辦法作出詩,則要自罰三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其中最為出名的曲水流觴集會就是王羲之的蘭亭集會和歐陽修的醉翁亭集會。
這種活動是比較放鬆的活動,不僅可以滿足大家在一起吟詩作對的樂趣,而且不會使吟詩作對顯得很枯燥。這種活動主要看個人的即興發揮,如果參加這個活動,你要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並且思維靈活。
古代文人遊戲之:投壺
指投壺者按照一定距離向壺內投箭,投中多者的為勝,負者按照事先約定的杯數喝酒。其順序是先賓後主。投壺所用的壺大小不等,高約27厘米,壺口直徑約4.6厘米,頸長11.5厘米:箭則是用去雲皮的柘製成的,長約92厘米,無箭鏃。秦漢以後,它在士大夫階層中盛行不衰。早期的投壺中裝有紅豆,在流傳過程中,遊戲的難度增大,壺內不再裝有紅豆,並且壺的造型也發生了改變。晉代,在壺口兩旁增添兩耳,因此在投壺花式、計分規則上也發生了改變。
投壺講究禮節,內心的從容平靜,考驗個人對力道的把握,力道輕了,投不進;重了,箭會彈出來。如果參加這個活動,你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並且勤加練習。第一需要注意投壺的弧度;第二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更容易投進。
古代文人遊戲之:雙陸
雙陸在古代又叫握槊、長行,是博戲的一種,指棋子的移動由擲骰子的點數決定,第一個把所有棋子移離棋盤的棋手就獲得勝利。與六博、圍棋的局呈方形不同,雙陸的局是長方形的,兩條長邊的中點各刻有一個半月形的門,其兩側左右各有六個圓點,標誌着十二條路。雙陸子為馬形,也叫馬,分為黑白兩色,各三十枚,作搗衣杵狀。另外還有兩枚骰子。與圍棋一樣雙陸在開局前要進行布局。如北雙陸的布陣規則是「右前六梁,左後一梁各布五馬,右後六梁二馬,左前二梁三馬」(《譜雙》)
中國雙陸講究對全局的把握,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局道以取勝。它算是一種鬥智重於鬥巧的博戲。你如果要玩轉雙陸,那麼就得深刻把握雙陸規則,思維靈活,心中要有成算,要縱觀局的變化並能根據局面形式採取不同的行馬步數來占據有利的局道。
以上僅僅是古代文人娛樂互動的一小部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集會時也不僅僅會煮茶品茗,吟詩作對,還有豐富的娛樂互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