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
內容簡介
第1編,各種發明和發現所體現的智力發展。概述了人類經濟文化的發展。以生產力的發展為基礎,把原始時代按發明發現為標誌,分為蒙昧、野蠻時代,又各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階段,把階級社會劃入文明時代。第2編,政治觀念的發展。指出人類社會有兩種組織方式:原始時代是以氏族、部落為基礎的氏族制度社會組織,文明時代的階級社會是以地域和財產為基礎的政治社會即國家。第3編,家族觀念的發展。從研究各民族的親屬制度入手,探討了家庭婚姻的歷史。人類脫離原始雜交狀態後,經歷了順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形態,即血緣家庭、普那路亞家庭、對偶家庭、父權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而這些婚姻家庭的發展階段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緊密相聯。第4編,財產觀念的發展。闡明了歷史上存在的兩種財產所有制,即公有制和私有制,並敘述了由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轉變過程。書中全面地提出了社會進化理論,揭示了氏族的本質和氏族制度存在的普遍性,說明了氏族制度發展的結果必然導致政治社會即國家的產生,本書在經濟論證方面不夠。隨着新資料的補充和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現,動搖或推翻了書中的一些論點和假設,如原始社會的分期和家庭形態的發展等。
本書出版後,在世界廣為流傳,其學術觀點在民族學界有深遠影響。摩爾根在原始社會史領域所作的研究,證實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並受到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評價,認為他在「原始歷史的研究方面開闢了一個新時代」。馬克思在讀此書後做了詳細的摘要和批語,寫了《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恩格斯寫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參見第776頁)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