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決策理論
名詞解釋
古典決策理論又稱規範決策理論,是基於「經濟人」假設提出來的,主要盛行於1950年代以前。古典決策理論認為,應該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決策問題,即決策的目的在於為組織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古典決策理論假設。作為決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決策環境條件的穩定與否是可以被改變的,在決策者充分了解有關信息情報的情況下,是完全可以作出完成組織目標的最佳決策的。古典決策理論忽視了非經濟因素在決策中的作用,這種理論不一定能指導實際的決策活動,從而逐漸被更為全面的行為決策理論代替。
古典決策理論的基礎
(1)組織要實現的目標是明確的、組織一致同意的。問題可以識別並精確地陳述。
(2)決策者可以收集完全信息,從而使決策狀態成為確定性的。所有可行性方案和可能的結果都是可以量化和評估的。
(3)方案評估標準是明確的或可以確定的。決策者選擇能夠使組織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4)決策者是理性的。他合乎邏輯地評估標準和偏好(權重),評估每一方案,並做出使組織利益最大化的決策。
古典決策理論的意義
古典模型描述了決策者應該怎樣做出決策,但不能告訴我們管理者實際上是如何制定決策的。古典模型的價值在於它促使管理者在制定決策時具有理性。例如,過去許多高級管理人員僅僅依靠個人的知覺和偏好來制定決策。近年來,由於定量決策技術的發展,古典模型得到了廣泛應用。
古典模型代表一種理想的決策模型。在程序化決策、確定性決策與風險性決策中,古典模型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搜狐,2017-12-14
- ↑ 漢字——中華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