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
古城一般就是指歷史文化名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古城的代表有平遙古城、青州古城等。
城牆,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由牆體和其他輔助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城牆的含義,根據的其功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城牆分為二類,即一類構成長城的主體,另一類屬於城市(城)防禦建築,由牆體和附屬設施構成封閉區域。
狹義的城牆指由牆體和附屬設施構成的城市封閉型區域[1]。封閉區域內為城內,封閉區域外為城外。城牆作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禦外侵防禦性建築。
城牆從結構和功能分,主要由牆體、垛口、城樓、角樓、城門等部分構成。絕大多數城牆外圍還有護城河。從建築的原材料分,分為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青磚砌牆、石砌牆和磚石混合砌築多種類型。 護城河
即圍繞在城下的濠溝。遠古人類為了防禦外敵侵擾,在聚落四周掘塹挖濠,隨之形成的帶狀高地,使人們受到修築牆垣的啟示。城濠的產生則可視為最初夯築城垣時,就地取土的結果。濠內積水而成池,成河,成了難以逾越的一道防線,「惟城圍民,惟池圍城」,「池」是「城」的屏障,故常以「護城河」稱。吊橋是橫跨在護城濠上的木板橋,橋面向外的一端結有繩索,通過滑輪、絞盤可隨時將橋面吊起,以斷來路。
角台與角樓
角台是突出於城牆四角、與牆身聯為一體的墩台。每個角台上建樓櫓一座,名角樓。角樓之朝向與大牆呈135°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 。戰時,角樓內的守御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角台與角樓以其非同尋常的戰略位置,在平遙城牆的歷代維修工程中 ,每被列為重要項目。清道光 、咸豐間持續六年之久的大修中,索性把殘破的「四隅敵樓」(即角樓)拆倒,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磚木結構二層樓閣。樓的平面呈方形,占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門,內有磚階可通往二層,二層四面開圓形瞭望窗,樓身為磚砌,置木樓板,樓頂歇山式,五脊六獸。傳統的建築藝術融進了軍事堡壘之中。
馬面與敵樓
「 馬面 」是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之設,既增強了牆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戰中得以消除戰場的死角:一旦敵人兵臨城下,相鄰的馬面上的守夫可組織成交叉射擊網,讓來犯者左右受敵而一敗塗地。平遙城牆每隔60米-100米即有馬面一個,馬面上築有瞭望敵情的樓櫓,稱「敵樓」。
牆體與關城
平遙城牆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向南,偏東15°。城之所以追求「方正」,如果不是在解釋古人「天圓地方,道在中央」之說,便是出自科學的建築構思:除了圓形之外,最短的周邊能圍合成最大面積的只有方形。城之朝向,固然面南為尊,但縣城不比皇城,故因地制宜取朝東15°偏向,正好順應着常年的主導風向,每日沐浴着充裕的陽光。城池前有中都河水,遠方是麓台山和超山,迎山接水,生機盎然。平遙城牆周長6162.68米(與明初「周圍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
城門與城牆
平遙城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
平遙城南高北低,四方開門,民間以朝向和地勢相區別,將六道城門分別叫南門、北門、上東門、上西門、下東門、下西門。
城牆是戰爭中用於防守的牆垣,城門則是防線上的弱點,為了加強防衛,在隨牆而辟的城門之外,再築起一道重門,用以構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里外門之間的圍合空間猶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謂之「瓮城」。戰時,瓮城為守城將士提供了同敵人迂迴的絕好條件,風水家則借瓮城以"避煞",而十分現實的是瓮城足以遮避來自郊外的風塵。
城樓
指城牆上的門樓,是「城」的標誌,其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着城池的威嚴和民族的風采。平遙的城樓,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間重修。南、北二門的城樓為三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東西四門的城樓為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在古代或近代的戰爭中,磚木結構的城樓是瞭望所,是守城將領的指揮部,又是極其重要的射擊據點。到了現代的守衛戰中,其功能不足以為然了。
鎮國寺
鎮國寺位於平遙縣城東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為鎮國寺。它始建於五代北漢時期,距同蒲鐵路洪善車站僅1公里。
寺院分為前後兩部分,從南到北依次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等。萬佛殿是前院的主要建築,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該殿規模雖然不大,但造型雄偉,氣勢非凡。殿內共有彩塑14尊,殿內佛壇正中供有釋迦牟尼像,迦葉、阿難兩大弟子侍立左右,佛祖造型高大、面相端莊,具有濃厚的中唐風格。三佛樓是後院的主要建築,因殿內供奉法自佛、報自佛、應自佛三尊主佛而得名,此殿內最有名的就是周圍牆壁上的明代壁畫,以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為主要內容,構圖完整、流暢,是明代壁畫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