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呈喬補闕知之
《古意呈喬補闕知之》 |
作品名稱: 《古意呈喬補闕知之》 創作年代:初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 沈佺期 |
初唐時期的沈佺期是一位偉大的詩律家兼詩人,與宋之問[2] 齊名的他,兩人確立了近體詩的格律,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着劃時代的貢獻,堪稱詩壇宗師。其在我語文學史上作出了很大貢獻,近體詩是在沈全期手中定型的。 可以說,沒有沈佺期,唐詩就無法其應有的高峰。沈佺期的詩作,有一部分是奉和應制之作,自述詩,山水詩,戰爭詩占足大部分。應制的作品,也不完全是內容空虛、格調低下的。一些描寫人們對戰爭的厭倦,對親人的思念的詩更值得我們一讀。其詩句:「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白照流黃。」,情景交融,悲愴淒涼,深刻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成為千古不朽的名句。[3]
目錄
詩詞正文
“ | <盧家少婦鬱金堂,
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十葉, 十年征戌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 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 更教明月照流黃。 > |
” |
— <《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古詩文網> |
作品賞析
古意:托古以詠今的擬古之作。詩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 》;又作《獨不見 》,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 。《樂府解題》說:「傷思而不得見也。」內容多寫離別及閨情怨思。
這首七言律詩《古意》,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被歷代詩評家認為是溫麗、高古之佳篇。詩寫的是一位少婦思念久戍邊塞未歸的丈夫,主題傳絕,但沈佺期這首詩卻寫得情致婉轉,色彩富麗,音韻和諧,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
首聯「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敘述簡練,比興自然。盧家少婦,名莫愁,是南朝民歌《河中之水歌》里的人物,後用作少婦的代稱。起句借用《河中之水歌》的意境,言簡意賅、精妙入微地介紹了思婦的身世和處境 。她的家庭環境華麗溫馨,她的生活卻冷落淒清 。「海燕雙棲玳瑁梁 」,一句反襯 ,興起了全篇無限綿綿的愁思。她寂然獨居空閨,哪裡比得上相親相愛雙棲於樑上的燕子呢?
頷聯「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戰憶遼陽」繪景抒情,情景相生。深秋九月正是趕製征衣的季節,這此起彼伏之搗衣的秋聲,聲聲撩人心緒。那陣陣飄落的樹葉,更使人觸目傷懷,平添蕭瑟之感。詩沒有直說砧聲「催人淚下 」,卻說「催木葉 」,於無理處見妙,於曲折中見奇。樹木無心而為之「催 」,人何以堪 ?意在言外,含蓄婉轉,砧聲本也無所謂寒暖的,加以「寒」字,就增強了詩句的感情色彩,鮮明地表現了思婦的心境。她由趕製征衣的杵聲聯想到征人——自己的丈夫,「十年征戍憶遼陽」,自然地揭示出全詩的旨意。
頸聯「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分承上句 ,進一步闡發題旨。正如吳喬在《圍爐詩話》中所說的 :「『白狼河北音書斷 』,足上文征戍之意,『丹鳳城南秋夜長』足上文『憶遼陽』之意 」。十年征戍,時間夠長了,再加之音訊斷絕,生死難以預料。俗話說:「能隔千里遠,不隔一層板。」只要有封書信來 ,知道丈夫尚活着 ,她就還有盼頭。可是「音書斷 」,從深沉的嘆息中所表露的就不止是一般的懷遠盼歸的愁思了。她為丈夫的安危焦慮,甚至夾雜有不祥的猜想。音信斷絕,又置於這漫漫秋夜、陣陣砧聲之中,正可謂「憶遼陽」愁斷腸了。
尾聯「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吳喬分析說是「完上文寄衣之意 」。這似乎有點「怨天尤人」的意味。她苦苦地思念着丈夫,非但見不到丈夫的面,而且連個信也沒有 。「誰為」二字用得十分貼切,表明思婦好象有點「嗔怪」自己「多情」的意味。她企圖自寬,卻愈益加深思念之切。在這漫漫長夜 ,老天又偏讓那團欒明月來照這預製征衣的 「流黃 」。征人無消息,征衣何處寄?詩句怨而不怒,意境清幽柔和 。因而前人評說 :「『盧家少婦』首尾溫麗。」 這首《古意》雖是一首完整的七律,但受樂府影響很深。《讀雪山房唐詩序例》說:「七言律詩出於樂府,故以沈雲卿《龍池》《古意》冠篇。」胡應麟更是認為:「『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同樂府語也。」又稱讚說「起句千古驪珠」,但也批評說「結語幾成蛇足」。為什麼說它近樂府呢?大概是有寬對、流水對,正如《圍爐詩話》所指出的 :「八句鈎鏁連環,不用起承轉合一定之法者也。」
作者簡介
沈佺期(約656 - 約715),字雲卿,唐代詩人[4]。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由協律郎累遷考功員外郎。曾因受賄入獄。出獄後復職,遷給事中。中宗即位,因諂附張易之,被流放驩州。神龍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常侍宮中。後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他們的近體詩格律謹嚴精密,史論以為是律詩體制定型的代表詩人。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文學史對佺期公"又皆諂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貴佞"這一說法與史實並不相符。《通鑑紀事本末》中670年到705年李唐王朝內部所發生的一切政事和宮庭之議,猶其是在武后當政和太平公主參政的30多年中,史事、政事、幃事所涉所記之人愈千,但直接提到沈佺期之處很少,只間接說過他與宋之問同為上元進士,同作協律郎和考功員外郎,同是當時著名宮庭詩人。宋因太平公主事受牽連,流放途中詔斬。至於結交張易之事更是隻字未提,"又皆謅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貴佞"一說何年何月出自誰人之口,已無考證。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太平公主、張易之案在當時是鐵案,如佺期公真參與其事,睿宗時是不會平反的,因為此二人也是睿宗李旦的死敵。
但沈佺期在公元705年被流放灌州卻是事實。為什麼被流放了呢?究竟是什麼原因?這兩問於史可以不究,於沈氏族人,猶其是佺期公的後人,不考證清楚終是遺憾。作為佺期公之第49代孫,為族計,從公詩中也能找出一些沉冤不白的依據來。既然是考證,總還要有證據才能說明問題吧。
視頻
參考資料
- ↑ 《古意呈喬補闕知之》 詩詞名句網
- ↑ 宋之問:一流的詩人末流的人品,他的結局罪有應得還是令人惋惜?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9-29 09:40
- ↑ 【沈佺期】的意思和解釋 辭海之家
- ↑ 《沈佺期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