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赫茲
古斯塔夫·路德維希·赫茲(德語:Gustav Ludwig Hertz,{{bd|1887年|7月22日|1975年|10月30日),德國物理學家,與詹姆斯·弗蘭克共同獲得19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2]。古斯塔夫·路德維希·赫茲(Gustav Ludwig Hertz)出生於漢堡。他的父親是律師古斯塔夫·西奧多·赫茲(Gustav Theodor Hertz),母親是奧古斯特·阿寧(Auguste Arning)。他的叔叔是著名的電磁波專家海因里希·赫茲(Heinrich Hertz)。[3]
目錄
生平
在約翰內姆體育館完成學業後。
1906年,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物理學。一年後,他轉到了慕尼黑的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
1908-11年,在柏林洪堡大學繼續他的學業,並獲得博士學位。他的論文題目是「關於碳酸的超紅吸收光譜隨壓力和分壓的變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軍隊服役。
1915年,赫茲因戰爭受到重創。由於恢復緩慢,他於1917年從軍隊退伍,然後回到柏林大學成為Privatdozent(無薪教師)。
1920年,在飛利浦白熾燈工廠的埃因霍溫(Eindhoven)擔任研究物理學家的職位,並在那裡呆了五年多。赫茲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氣體的分離(通過擴散獲得某種氣體的純淨形式)
1925年,赫茲(Hertz)擔任哈雷大學物理學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長。
1928年,他成為柏林夏洛滕堡理工大學物理研究所所長
1932年,發明了一種稱為「擴散級聯」的技術,通過氣體擴散來分離氦和氖的同位素。這項工作在核能競賽和鈾同位素的使用中將變得有用。
1933年,由於新的族裔法律和猶太人的體面,國家社會主義者在德國上台時,赫茲於1934年辭職。
赫茲成為柏林西門子公司的首席物理學家,他繼續進行同位素分離研究。他留在西門子,直到前往蘇聯。
1945年,在蘇聯蘇維埃任職,成為G研究所所長,該研究所從事核研究,生產放射性同位素。
1949年,赫茲(Hertz)與其他六位德國科學家合作完成了一個名為Sverdlosk-44的項目,該項目涉及鈾濃縮用於核武器。
1950年,赫茲(Hertz)移居莫斯科。
1951年,和古斯塔夫·赫茲(Gustav Hertz)和詹姆斯·弗蘭克(James Franck)被授予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1955年,獲得蘇聯列寧獎。
晚年
1955年,赫茲(Gustav Hertz)回到德國,在萊比錫大學(University of Leipzig)擔任教授,教授實驗物理學。
1961年,自萊比錫大學退休。
1975年,逝世於德國。[4]
家庭
妻子
1919年,與艾倫·迪爾曼(Ellen Dihlmann)結婚。艾倫·迪爾曼於1941年去世。
1943年,再婚與夏洛特·喬拉斯(Charlotte Jollasse)結婚。
兩個兒子
約翰內斯·海因里希·赫茲(Johannes Heinrich Hertz)
卡爾·赫爾穆特(Carl Helmut),他們都成為了物理學家。
著作
1957年,出版了一本有關核物理學原理和方法的書。
1958年至1962年出版了三本核科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