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列车炮
古斯塔夫列车炮(德文:Schwerer Gustav/Dora,英文:Heavy Gustav)),又名多拉巨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名的德国重型铁道炮。这座铁道炮是德国希特勒时期由克鲁伯制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设计与制造目标为提供前线部队曲射支援火力,击毁当时仍然为各国陆军视为防御主干的大型要塞与巨型碉堡。为了追求强大的破坏力,因此该火炮口径高达800毫米,重达1344吨,可将重达7.1吨的炮弹投射到37公里以外的目标,可将重达4.8吨的炮弹投射到48公里以外的目标。[1]
目录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 古斯塔夫列车炮 |
外文名称 | Schwerer Gustav/Dora(德语) |
研制时间 | 1934年 |
定型时间 | 1941年 |
服役时间 | 1941年 |
别 名 | 多拉大炮、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
发展沿革
研发背景
所谓铁道炮,顾名思义是指由铁道机车运输、在轨道上发射的火炮。据美国人说,最早记录是在美国国内战争期间,是在夺取彼得斯堡时,动用过铁道炮。但那时的铁道炮不是专门制造的,只不过是将普通的野战火炮装在铁道平板车上而已,谈不上是真正的铁道炮。[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认为德国是不变的敌人的法国,在发现德国“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效益之后,修筑了当时世界上最坚固马奇诺防线,希望迟滞与遏阻德国可能的侵略方向,将德国的侵略路线界定于马奇诺北侧的比荷卢国界上。而德国自希特勒掌权后,开战已经势在必行,当时各国陆军仍然以防护力强大的要塞作为战略据点,尤其是马奇诺防线这类大型要塞,为了要能够用火炮击穿并且摧毁马奇诺要塞的堡垒,希特勒下令进行研制超重型火炮的计划,除了卡尔臼炮之外,这个计划的还包括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研发过程
1934年位于德国埃森的克鲁伯公司接到来自德国陆军司令部的一纸要求,信中表达希望克鲁伯能够设计出一款能够击毁马奇诺防线上要塞的重炮,最好一炮就能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掩体,或者1米厚的钢板,然后还要从敌方炮兵无法还击的距离外进行发射。在笃信“大就是美”的希特勒元首指示下,古斯塔夫巨炮的测试型火炮却在1939年底于希勒斯雷奔的试射场完成测试,包括炮弹的贯穿能力检验;炮管以最大仰角发射,炮弹在半空中经过重力加速度的效应加持后成功地击穿原本预定的7米厚的混凝土与1米厚的钢板。然而令人讶异与不解的是当1940年中期在所有的测试都完成后,德国人反而将整个炮拆解销毁(德国通过古德里安提出的闪电战作战方式击败法国,马奇诺防线成了一纸空谈)。[3]
时间来到1941年11月,克虏伯移师到达尔沃沃进行八次射击测试,包括发射7,100千克的穿甲弹,并且留下37,210米的射程纪录。在得到元首认可后,克虏伯以自己独有做生意的传统方式:买一送一。第一座重炮一毛钱也不要就转送给德国陆军,埃福瑞德以自己父亲的名字命名为“古斯塔夫”重炮;但是第二座重炮倒是一毛也没少的地跟军方要了700万帝国马克(当时美金与帝国马克汇率约为1:4.2),要知道这相当于十辆虎王重型坦克还要加上几辆虎式坦克的造价;同样地埃福瑞德以他妻子之名将第二座重炮命名为“多拉”重炮。由于历史上多拉重炮无实战经验,故后人多把古斯塔夫列车炮也叫多拉列车炮。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希特勒于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又在1942年卷土重来发动蓝色行动,将作战矛头指向高加索。为了解决犹如芒刺在背的黑海舰队基地,希特勒派遣曼施坦因元帅进攻赛瓦斯波托尔要塞。这要塞位于黑海之滨,经过俄国人的长久经营,此要塞变成了几乎攻不可破的坚固堡垒,屏卫著俄国的黑海舰队的安全;光是克里米亚战争(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时,英法联军曾经为了攻占此处而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而苏联更是在此设立大量的重型火炮,尤其是两座名为“高尔基炮台”更是著名。德军指挥官曼施泰因将军一筹莫展。
德国最高统帅部了解曼施坦因的处境,为了尽早夺取这座苏联重要的港口城市,希特勒命令将重型武器调往前线,支援攻城战斗。这种武器就是纳粹德国所制造的最骇人听闻的超级大炮———800毫米列车炮。这种超级武器原本是用来对付马其诺防线的,但是德国装甲部队在西线迅速取胜后,它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现在希特勒正好拿它来对付苏联]人。为了把火炮顺利运送到克里米亚前线,德国人特地设计了三辆车厢编组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由于沿途的桥梁都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周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公里范围内日夜巡逻。[4]
当时,驻守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决心进行持久防御,筑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地下弹药库,其中弹药库是动员数千军民经过长期苦战建造起来的,为了防御敌机轰炸或炮火袭击,弹药库建在地下三十米的深处,上面覆盖有厚厚的钢筋混凝土,里面储藏了大量武器弹药,不过,它仍然没有抵抗住“多拉”列车炮的轰击,弹药库被直接命中后摧毁,连锁爆炸导致近千名苏军伤亡,可是当时苏联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武器造成这次灾难的。
有人分析是德国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扔下了巨型炸弹,有的说是德国间谍蓄意破坏,直到战争结束后很长时间,在清理建筑废墟时发现有个直径特别大的弹坑,苏联人才意识到是德军使用超重型火炮发射的巨型炮弹击中弹药库,引起链式反应弹药爆炸,毁灭了这座无比坚固的建筑。
战争将近持续了10天,这款“古斯塔夫”列车炮一共发射了四十八枚炮弹,摧毁了苏军的多处军事基地,战争之后的塞瓦斯托波尔,已经没有什么建筑还是完好的了,而这一次的战争,也让苏军以及全世界认识到了这款“古斯塔夫”列车炮的强大之处。
堪称当时的“超级武器”的最后命运却是被德国人自行炸毁以免沦入红军手中,其残骸被发现于奥尔巴赫以北15公里,开姆尼茨西南50公里的森林中
装备诸元
重量 | 1350吨 |
口径 | 800mm |
炮长 | 47.3m |
炮管长 | 32.48 m(倍径 L/40.6) |
炮宽 | 7.00m |
炮高 | 11.6m |
火炮俯仰射界 | 0 - 65° |
火炮射速 | 15发/天 |
火炮可用弹药 | 重磅穿甲弹(总重7.1吨,炸药200kg);重磅榴弹(总重4.81吨) |
炸弹射速 | 穿甲弹720m/s;榴弹820m/s |
炸弹射程 | 穿甲弹38km;榴弹48km |
操作组 | 一个炮师(250名技术人员、一个旅负责铁路、1000人负责后勤、两个高射炮营) |
装备评价
由于个头太大,古斯塔夫铁道炮的运输、操作、保障都极为不便,这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实战能力,仅就运输而言,需要首先把各部件卸下来分别装车,运炮车与两层楼的楼房相当,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六十节车皮,非常庞大,而且,由于炮身过宽,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要专门铺设特制的轨道,到达发射阵地后,还需要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门巨炮,就需要大约一千五百人整整忙活三个星期,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四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意设计了三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两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不过,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机动性极强的坦克兵团和飞机已经开始替代大炮成为主攻火力。古斯塔夫虽然威力巨大,但过于笨重,不但拆装极为耗时,还要动用数列火车总计100多节车厢运送。这门大炮需要1500名士兵合力操作,加上配备的防空部队和维护工程师,总计人数可达4370人。由于这种大炮目标明显而且机动性能太差,因此,德军还有专门部队释放烟雾,将古斯塔夫隐藏起来。基于上述种种因素,古斯塔夫大炮在首战大显神威后,就没能再有高光表现。二战末期古斯塔夫被德军拆解炸毁,但最终还是被盟军发现并缴获。
视频
古斯塔夫多拉铁路炮,口径800毫米,1344 吨,炮弹7吨重
参考资料
- ↑ 万炮之王!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2018-10-19
- ↑ 二战德国的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堪称超级武器!18-07-22 22:02
- ↑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2020-02-25
- ↑ 揭秘: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火炮-多拉巨炮2014-12-15
- ↑ 二战德国逆天武器——多拉巨炮,也是纳粹德国最骇人听闻的武器19-12-25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