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古木镇位于文山县城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古木村委会,距县城15公里,海拔1405—1590米。辖9个村民委员会,66个自然村,146个村民小组。古木镇国土面积167.75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区、半山区。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傣、蒙古等8种民族。古木镇有5703户,人口25942人,其中农业人口25016人,出生率为6.59‰;人口自增率8.44‰。[1]

目录

基本简介

镇政府所在地的古木村有1492户6501人,占古木镇总人口的25%。古木镇耕地面积24075亩,其中:田3857亩,占总面积的16%。粮食主产包谷,占粮食总产量的56%。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甘蔗、三七、花生、辣椒等,其中烤烟、甘蔗、三七最适宜。

2005年烤烟实现烟农收入283.20万元,实现农特税56.60万元;甘蔗总产值45.80万元;三七总产值2300万元。在经济作物发展中,烤烟、甘蔗占一定优势,有发展前景。境内有煤、铁等矿藏。境内森林覆盖率30%,其中用材林主要有杉树、油松树等。经济林果主要有葡萄、竹子、板栗、桃子、李子、石榴。古木镇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16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6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524.80万元,粮食总产量751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18公斤,粮经比例达6.2∶3.8,人均纯收入1352元。古木镇非公有制企业553个,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6224万元;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年产值6040万元。劳务输出934人(其中有组织输出6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9‰以内。镇机关干部职工60人(教师、医生除外),其中少数民族21人占3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占36.7%。[2]

农村经济

烤烟示范基地

2007年古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77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06、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畜牧业收入1514、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0%;渔业收入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5%;林业收入706、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第二、三产业收入797、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外出劳务收入 27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5元。

古木镇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423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3473户,居住于砖木结构的农户1648户,还有9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7年底整个镇共拥有汽车74辆,农用运输车21辆,拖拉机55辆,摩托车1500辆。[3]

政务公开

古木镇共有古木、纸厂、布都、莲花塘、牛棚、阿车、阿富、洒卡和洗古塘共9个行政村,各村均有村务公开的相关政策、条例,镇规民约,遇重大事情时,召集群众及群众代表、党委委员共同商讨,对涉及村财务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防止在重大问题上出现群众集体上访现象发生,保持农村稳定有序发展。

文化教育

古木镇共有村小学18所,校舍建筑面积11168平方米,拥有小学教师154人,在校学生2269人。目前整个镇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3624人,其中小学生人数2269人,中学生人数1355人。

古木镇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其中老年协会门球队参加省、州、县门球比赛多次获奖。

人口卫生

镇卫生院

古木镇以汉族、苗族为主,汉族占古木镇总人口的64.2%(是汉、苗、彝、壮族混居乡镇),其中:汉族16319人,苗族5716人,彝族2310人,壮族945人,其他民族129人。古木镇现有农户25109户,共26063人,其中男12934人,女12485人。农业人口数为25109人,劳动力总数13514人(占农业人口的53.82%),从事第一产业人口11545人,外出务工人数1212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4.83%)。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环境卫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7年底古木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5人,享受低保人数48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共计22640人,参合率90.5%。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仅有布都村委会和洒卡村委会分别有1个村卫生所,村卫生所面积为140平方米,古木镇共有镇村医生27人。古木镇建有公厕14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个。[4]

新农村建设

荸荠

生产发展情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落实“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重点发展三七、甘蔗、烤烟、辣椒、佛手瓜、荸荠、畜牧业等种养业,切实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大贯彻落实“三农”政策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在保证总体建设成效的同时,努力突出自己的特点,打造“特色村寨”。


农村生活水平状况。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努力构建集医疗卫生、教育、生活救助、灾疾病救助为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镇风文明建设情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农村和小康及温饱示范村建设,实施镇村道路、民房改造、人畜饮水、沼气池和科技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挖掘、收集、整理民间民俗文化,加快农村文艺队发展,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村容村貌情况。在村内进行了规划,做到民房整洁,环境优美,卫生清洁等。村内安有路灯,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镇村管理民主化情况 。扎实抓好农村普法工作,向群众宣传农村适用法律法规,使“学法、懂法、依法、守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群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5]

特色产品

成熟待采的佛手瓜

佛手瓜又名合掌瓜,俗称洋瓜,是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可多年采收食用,单株产量高,嫩瓜质脆味鲜,耐贮存,富含丰富微生素C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少,无污染,是无公害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木镇佛手瓜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由于上市早,规模大,产品除满足文山市场外,还远销开远、昆明、两广等地,是文山佛手瓜供应基地,也是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典型。

沙沟荸荠

古木镇充分利用沙沟自然村交通便利和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扶持,提高产品质量,因地制宜,把发展荸荠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2008年该村115户农户种植荸荠260亩,平均每亩单产最高亩产达2250公斤,按市场平均价1.6元/公斤计,年均可实现农民收入50多万元。由于口感好,沙沟荸荠备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大。为此,古木镇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发动群众大面积栽种,扩大种植规模。

烤烟

烤烟是古木镇支柱产业之一,完成烤烟种植1600亩,收购烟叶3803担,占县下达烟叶收购计划的103%,实现烟农收入269万元。[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