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藝術、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詩文、客家歷史、客家飲食、海內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客家文化主要流行於廣東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韶關,江西贛州,福建的龍巖三明,廣西的賀州、玉林、 防城港、台灣新竹、苗栗、桃園等地及國內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範圍主要包括贛江、 汀江、梅江、東江和北江流域的贛南、閩西、粵東、粵北和珠江口東岸的客家大本營,還有遍布於湘滇陝黔浙瓊等省的散點客家居住地。

古漢文化2 原圖鏈接 [jpghttps://www.sohu.com/a/301752883_776962 圖片來源於漢中網]

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耕讀傳家 是客家文化的特點,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質,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觀念、尋根意識、開拓精神、以及奇特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這三種 文化特質的外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徵上也有所不同。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我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客家文化研究是一個涉及學科門類多、時間跨度長、實用性很強的研究領域。如何將辛亥革命與客家文化研究結合起來是一個新的課題。廣東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1911年爆發的廣州「三·二九」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衝破頑固守舊勢力的禁錮,積極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不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而且還催生了「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 嶺南畫派,給嶺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機,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所以說,辛亥革命的號角催生了「嶺南畫派」,而各種文化思潮的交流和碰撞又推動了嶺南文化尤其是客家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全國和全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追根溯源,這些客家人都是從嶺南地區遷移出去的。其中明清時期是客家外遷的重要時期。客家人外遷有五個原因:一是因生活所迫,為求新的生存空間 。宋元之後,嶺南地區客家人爆滿,但又無法在潮州平原和珠三角地區擴展,只好外遷到其他省份,或漂詳過海到海外謀生;二是為避難而外遷。這方面的因素以太平天國起義失敗以後的一段時間為甚,太平天國起義隊伍有不少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許多客家人為避難逃離原籍地,到其他省份的一些窮鄉僻壤避難。三是從軍從政落居外地。如台灣的客家人,他們的先祖有的是隨鄭成功收復台灣 時去台灣的,有的是隨乾隆年間武狀元李威光剿海盜時留居台灣的。四是由官府組織外遷。如四川的客家人,他們的先祖多數是清朝「 湖廣填川 」時而遷到四川落居的。五是從商外遷的。明清期間一些客家人到一些地方從商,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經商群體。[1]

客家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具有顯著特性的漢族民系,是漢民族中的一個地緣性群體。而客家文化是這個群體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為適應和改造生存條件而創造出來的全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一旦這種文化產生,它就成了該群體的識別標誌及維繫該群體生存與發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換句話說,沒有客家群體,就不會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沒有客家文化長期穩定的發展,客家群體也是不可能具有那麼強在的生命力,以至於經過數百上千年之久。

客家民系分布很廣,其中粵閩贛邊三角地區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國外以東南亞為主。客家文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以移民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張其彬,男,漢族,1935年生於廣東省河源市,客家人。高中曾就讀於家鄉的河源中學。196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中國導彈專家、衛星發射專家。

張其彬啟發我們對存在價值和意義的追尋,啟發我們尋找支撐其生命的內在動力因素。在酒泉基地,千里戈壁,荒無人煙,他和他的同事們餐風露宿,攻堅克難,硬是把一個個有關導彈和衛星發射的難題克服。在一個有快意也有痛感的社會,張其彬讓我們謹記一個時代。

讀書的刻苦,專業的追求,報國的熱忱,困苦與立志,磨礪與奮鬥,拼搏與奉獻,張其彬的追求深摯、持久,體現的是那一代人與生俱來的純粹和本真。他們樸實的氣質,寬廣的胸襟,純淨的內心世界,對如何重塑我們的國民精神,修復我們的精神缺失,無疑有着積極的久遠的價值和意義。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人,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原為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着手前進嶺南百越之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任囂病亡,趙佗即向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秦朝滅亡後,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夏,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漢。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呂后七年(前181年)秋,呂后臨朝,發布了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區對南越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於是趙佗自稱「南越武帝」,發兵攻打長沙國,並在攻占長沙國的邊境數縣後撤回。

漢中位於陝西省南部,秦嶺北立,巴山南臥,中部是美麗富饒的漢中盆地,母親河漢江發源於漢中寧強縣,自西向東流經其內。這裡自然和人文景觀名播中外,地理物候環境得天獨厚,素有「西北小江南」、「金甌玉盆」等美稱,是中華大地上一顆璀爛的明珠。

目錄

漢文化

漢中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公元前312年秦惠王首置漢中郡以來,自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漫長的歲月中,這塊史稱「天漢」的古老土地數度輝煌,為華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貢獻。秦末楚漢相爭,被封為漢王的劉邦以漢中為發詳地,舉雄才、出奇兵,建帝業,其王朝以「漢」冠名,繼而有了漢人、漢民族、漢語、漢文化之稱。

三國時期,漢中這塊「棧閣北來連隴蜀,漢川東去控荊吳」的戰略要地曾演繹了多少英雄故事。被稱為中華民族智慧化身的諸葛亮在漢中屯兵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死後葬於漢中定軍山下,同時,這裡還養育了「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長眠着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者蔡倫。歷史上很多的傑出人物都在漢中留下了足跡。

張騫

漢中是漢人興霸業的奠基地,是比關中還早的天漢雄風向外輻射的中心。即使皇室地點在關中,但支撐漢室的支柱和文化靈魂是從天漢漢中獲得的。當我們縱身投入漢文化的氛圍中時,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包括宇宙,總覽人物」的宏大氣魄。[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