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医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专业意见请谘询专业人士。

古钮菜,中药材名。古钮菜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GǔNiǔ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本品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春、夏、秋采收。可做菜,可治病。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古钮菜 别名:白花菜、扣子草,七粒扣、五地茄 汉语名称:Gu Niu Cai 科:茄科植物少花龙葵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春、夏、秋采收。 性味归经:《福建中草药》: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血,消肿。治痢疾,淋病,目赤,喉痛,疔疮。

  • 《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 《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形态特征:一年生直立草本,有分枝,秃净或近秃净,高约1米。茎纤弱,绿色。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边近全缘,或有不规则角状的粗齿,质薄,上面深绿色,有小点,下面淡绿色,叶脉于叶背隆起;叶柄纤弱,长约1厘米。花序柄腋生,长1~2.5厘米,纤弱;花2~5朵,排列成伞形花序;萼绿色,5裂,裂片卵形;花冠白色,直径6~8毫米;雄蕊5,着生于冠喉上,花药粘合成一圆锥体,顶裂;子房2室,胚珠多数。果球形肉质,直径约5毫米,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花期夏秋间。

分布区域:分布我国南方各地。生于较湿润的山坡、路旁、田基边。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西南、华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份。广泛分布于欧、亚、美洲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用法用量:内服:干品煎汤,15~30克(鲜者50~100克);或捣汁服。外用:捣敷。

相关配伍

  • 治痢疾:鲜品100至200克。水煎服。
  • 治热淋:鲜品100至200克,水煎服。
  • 治咽喉肿痛:鲜品200至300克。捣烂绞汁,调第二次米泔水,加盐或醋少许,每次一汤匙,日服三至四次。
  • 治高血压病:鲜品50至150克。水煎服。如病人经常便溏者不宜服用。
  • 治疔疮:鲜品50至150克。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蜜调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1]

相关论述 1.《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2.《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相关视频

科普小知识:一分钟告诉你古钮菜或有降低高血压的作用 2018年09月28日发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