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銅器
古銅器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一種金屬,中國古銅器的冶鑄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古銅器包括酒器、食器、水器、陪嫁、觀賞和日常生活用器等。
古銅器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一種金屬,從孔雀石中提煉出來純銅,因是紅色而叫紅銅。 紅銅有很好的延展性,熔點1084.5˚C,易於鑄器,可惜硬度不高。 後來發現加入少量錫或鉛後,熔點可降至八百多度,硬度增加了許多,熔化後流動性好,冷卻後體積略有脹大,便於燒鑄制器。 因此,出現了紅銅與錫的合金,叫錫青銅;紅銅與鉛的合金,叫鉛青銅;其後又發現煉錫青銅時加入少量的鉛可改善銅液的流暢性,故又出現錫鉛青銅。 長期以來,古銅器鑑定專家為了描述銅器出土的時間以及銅器的外表特徵,形成了一些專業術語,也為古董行和古銅器收藏者廣泛使用。值得指出的是,這些術語還是仿古銅器作舊的風格,也就是說,仿古銅器都是參照出土物的面貌特徵作舊的。 生坑:指新出土的古銅器,或者是出土雖有幾年,器物還保持着新出土時候的狀態.表面還沒有被灰塵、油污等污染,並且也沒有做過任何人工處理。 熟坑:指傳世的或出土很久的古銅器,由於經常玩賞,銅器表面凸起的部位被手摩挲呈現出光亮熟的狀態;還有一些是將新出土的銅器有意上蠟擦光,充作傳世品,都稱為熟坑。 水坑:指新出土的一種古銅器,由於埋藏環境潮濕或於水中浸泡,器表的顏色發湛綠湛綠的、黝黑黝黑的,非常好看。湖南一帶出土的古銅器,以水坑器居多。 發坑:指新出土的一種古銅器,由於埋藏環境較差(化學污染),器表腐蝕比較嚴重,不僅表面有積銹,而且銹下凹凸不平,有的還有膨裂。發酵膨裂嚴重的叫「發坑」或「脫胎」,輕者叫「半發坑」、「半脫胎」。常見於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區出土的古銅器。因為當地是含鐵量較高的酸性紅土壤,又多雨潮濕,對銅的鏽蝕作用更為強烈。銅器的色澤卻不相同,安徽出土的脫胎青銅器,有的呈灰綠或灰色,湖北出土的脫胎青銅器,沒有湖南的那樣嫩綠。當然,同一個地區出土的脫胎青銅器,色澤也不會絕對一致。 髒坑:指新出土的一種古銅器,表面附有雜質,是既不美觀也不容易去除的惡銹。 黑漆古:古銅器埋藏很久,器表和底子受到土壤鏽蝕的影響,表面和底子呈現黑漆色亮晶晶的,故名黑漆古,也是仿古銅器作舊的一種裝飾風格。 綠漆古:因古銅器埋藏很久,銅器的表面和底子受到土壤鏽蝕的影響,呈現綠漆色,亮晶晶的,故名綠漆古,也是仿古銅器作舊的一種裝飾風格。 水銀沁:因古銅器埋藏很久,受到土壤鏽蝕的影響,銅器的表面和底子呈現水銀色,銀白光亮,故名水銀沁,也是仿古銅器作舊的一種裝飾風格。 棗皮紅:古銅器埋藏很久,器表和底子受到土壤鏽蝕的影響,表面和底子呈現棗皮紅,故名棗皮紅。河南安陽一帶出土的古銅器都帶有棗皮紅的特徵。棗皮紅也是仿古銅器作舊的一種裝飾風格。 洗過澡:指有些傳世的青銅器,表面被油污侵蝕過分嚴重。有一些老藝人使用醋酸等溶液清洗。經過清洗後的器物表面,光亮一色,比較好看。但失去了原有的自然鏽蝕的風貌,行家將此類器物稱洗過澡。 野造:有的古銅器鑄造工藝比較粗糙,花紋也不夠精細,一般是出自手藝不高的民間工匠之手,古董行稱這類作品為野造. 泛金:古銅器在鏽蝕之後,或在收藏時被污染,器表面上泛出金黃色,仿佛是鎏上一層金,古董行稱這種現象叫返銅或泛金。
古銅器辨偽
古銅器作假有很多的流派,可謂行行出「狀元」。 「蘇州造」、「濰縣造」、「西安造」和「北京造」可算得上古今仿造青銅器的幾個主要大本營,它們的主要特點為: 「蘇州造」用材較好,冶銅澆鑄時往往加些銀,使銅器的地子發亮見銀白色;仿製對象以商和西周器為主,生坑、熟坑無所不能;刻工精細,紋飾流暢,銘文逼真,「作品」流傳甚廣。 「濰縣造」的藝匠高手層出不窮,刻紋飾、銘文比較擅長,作器多呈熟坑狀,但鑄出的器物壁厚,重而壓手。 「西安造」也注重銘文,不僅是假器造假銘,就連一些無銘文的真器上,也後刻銘文,以抬高其價值。作品多見度量衡器物,如秦詔版、秦量等。 「北京造」以商周器為主,比較講究紋飾華麗,器型精巧,銹斑逼真,特別是「黑漆古」、「綠漆古」等,都能準確無誤地表現出來。 認識范線與墊片,是鑑別青銅器真偽的要訣之一。范線就是鑄造青銅器時銅液留下的痕跡,墊片就是為了固定器壁厚度而留在器物上的小鋼片。二者既是鑄造技術上留下的痕跡,也是從鑄造技術來鑑別青銅器真偽的主要方法。 應該說,高古的銅器大都由陶范法鑄造而成。陶范法就是將要鑄造的器物模型,用陶土做成若干范塊,並有內范和外范之分。鑄造時,把范塊合攏成型,銅液就從內外范的間隙中澆入,冷卻脫范便成就一件銅器。那麼在鑄出的器表,只要是合攏范塊的交接處,必定會留下線痕。儘管有的明顯處會做些鑄後打磨,但像耳、足、底等內側或其他隱蔽處的痕跡是磨礪不掉的,而且當年的鑄造者亦根本沒有將這些范線清除的習慣。 一般作偽的銅器以失臘鑄造為主。失臘鑄造是用整模,不分范塊,器表清潔光滑。所以假器往往不見范線,但會出現一些細小的砂眼,失臘鑄造就有此特徵。 看墊片是鑑別真假銅器的又一簡便方法。前面談到,墊片是用來控制澆鑄器壁厚度的有效工具,當時的鑄工往往會順手取來一些厚薄一致、但大小不均的小銅片,預先墊放在內外范的間隙處,當澆鑄成型後,銅墊片便留在器壁上,有的易見,有的難找,有的還十分對稱,左右相應。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是不用墊片的,這與當時鑄造工藝的不發達有關。但假造的青銅器,也是不會有墊片痕跡的。還有些作偽者,在真器刻上銘文或花紋,卻正好刻在墊片上,這樣的弄巧成拙是不乏其例的。 在青銅器的鑑別中,除了鑄造技術和器物造型兩方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這就是紋飾圖案的鑑別。紋飾圖案是青銅器的一大特色。它比器物造型更加複雜多變,而且內容豐富,製作精美,為世人所欣賞。 作假的青銅紋飾有許多種,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假器作假紋飾,以蘇州周氏作坊出品為最精緻。北京也有高手佳作出現。這些藝匠的紋飾功夫很深,即便是偽作也可算得上是精美的工藝品了。但對於鑑別真偽來說,只要細心審視,還是能看出破綻的。因為一件紋飾再精緻的青銅器,也是不可能在器形、皮殼、銹色等方面都十全十美的。二是在素麵真器上添刻花紋。這種手法很普遍,比如在毫無花紋的素器上加花紋、在有少量花紋的真器上添加花紋、在花紋銹濁不清的情況下加刻花紋、在鑲嵌脫落的花紋上重新加入鑲嵌物等等。曾有這樣的事例,當錯金銀的越王劍被發現後,就有一些作假者,在素劍上補刻花紋、錯以金銀出售,卻因技術欠佳而被識破,終貽笑大方。 鑑別這些改刻或增刻的紋飾,可首先比較其本身或周圍的表層和地子是否與該器的其他部位相一致,因為若是後刻的,一定是破壞了原有表層的色澤。其次找一下每組花紋的接合處是否有范痕,因為花紋是刻在范塊上拼合澆鑄的,沒有范線就有作偽的可能性。再有就是作偽者對商周青銅器紋飾的規律把握不准,比如紋飾一般雖有地紋和主紋之分,但二者其實關係密切。如獸面紋卷角或勾尾的收頭處往往是像同心圓一樣與地紋的小圈連接起來的,但作偽者往往忽略了這一細微的特徵。 辨別青銅器真假,講究重量、嗅覺、聲音和銹色的程度。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表比商周器輕薄,若重量相反,則存疑。銅器出土有土氣味,作假的器表總散發出酸味。但更為重要的是對銅質聲音的辨識和器物表面銹色的鑑別。因為商周銅器是以銅錫合金鑄成,敲擊的聲音自然清脆,而後仿的青銅器往往用黃銅鑄成,或澆鑄而成,敲擊的聲音混濁,若偏薄,則脆而散。有的是修補的偽器,四周敲出的聲音就會不一致,加入其他材料修補的,更有一種沙啞感。 觀察古銅器表層和銹層也很重要,因為當從器形或製作工藝上難以確其真假時,可以通過鑑別其表面銹色的好壞來斷定是真品還是贗器。 由於青銅器埋於土中上千年,銅銹會層層發出,但各個地域的青銅器表銹色卻不甚相同,這與不同的地下水質和其他有機物腐蝕其表面,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有關。如安徽地區出土的青銅器,銹層呈灰綠色;而湖南出土的青銅器,則見有翠綠色的銹層,亮晶晶的,人稱「水坑」器中原地區出土的青銅器,銹層豐富,銹色多變,或黑灰,或棗皮紅,或灰綠,或銀白。於是行家們又分別稱這些銹層叫「黑漆古」、「棗皮紅」、「綠漆古」、「水銀沁」等。這些銹層很堅硬,即使用刀刮劃,也只是一些銹斑脫落,與偽器的銹層是完全不同的。假銹層的做法多種多樣,假的地子用鹽硇砂,銹色用鹽酸水浸泡,或用硫酸銅加綠色顏料和氨水調合。但生出的新銹色澤單調,不像出土銹層敷一層、豐富多變、帶有滋潤感。市場上看到一些仿古青銅器,大多呈粉綠色,手感很差,即有些黏手和脫落的感覺。有的則烏黑髮亮,像是熟坑器,但器表沒有一點色澤滋潤的感覺。 1.仿古法。 銅器作偽法。 作偽者一般均有所本,或依真器,或依圖錄。仿器形制與真器基本相似,盡寸大小也與真 器相近。仿器一般仿得比較準確,若不細心觀察,難以判斷真偽。但不論仿得如何準確、逼真 ,其銅質、花紋、犭色均與真器有別,風格也迥然有異。同時,仿器比真器重,有壓手感,這是普遍規律。 2.拼湊法。 又稱「插幫車」。銅 器作偽法。或同幾個舊器中的殘塊拼成新器;或真器中缺失了一啊分或幾部分,另取其他器的殘塊修格局 完整;或真器中本無某部分,卻節外生枝,添枝加葉拼楊新器。 3.改造法。 銅器作偽法。即以某件舊器修改成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新器形。作偽者將一些不易 賣出的或價格便宜的器物加以改造,成為新器形。如原器本無梁無蓋,改成有蓋的新器;或原器殘存一部分,將其改成另一種新器。 4.加花法。 銅器作偽法,即真器上原有簡單紋飾,作偽者選擇合適的光素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紋,一般來說加刻的花紋與原器花紋是一致的。 5.掏花法。 銅器作偽法。即在原本無花紋的器物上先鏨刻花紋,再沿着花紋將無花部位掏透,或掏空,使原器變成一件鏤空之器。這種偽掏花的作法,不僅刀痕明顯,而且不符合器物的特徵。 6.添銘法。 銅器作偽法。即真器本無銘,後在其上鏨刻 偽銘,後鏨的銘文文筆均勻,字體呆板、鬆散、不自然,字口面寬底窄,同時有鏨痕,作偽有時用銅絲刷刷去鏨良,卻又留下刷痕,也影響了字的筆鋒。銘文字體,內容雖皆能仿刻,但 筆法的韻味卻是難以模仿的。另外,真器偽銘者皆傷皮色,器表有銹而字口無銹,即使字口處作上假地子、假銹,也與器表的地子、銹色不符。 7.增銘法。 銅器作偽法,就是真器上原有銘,但銘文簡單,作偽者在真銘前後增刻偽銘;或真器上本應對銘,因器缺失某部分使銘文也殘缺,修配時邊銘文也一起刻出,在器物上增刻偽後,偽銘的銹色、地子與真銘不同,字口也明顯不同。再者一器之上的銘文既然不是一時所出、不是一人所作,基筆體、韻味自然不符,特別是鑄銘與刻銘載然不同。 8.補銘法。 銅器作偽法。即真器上原有銘,但銘文中缺字,偽作者將其補上;或真器上本無銘,後刻上偽銘,因某種原因漏刻了字,後來又補刻上。 9.腐蝕法。 銅器銘文作偽法。這種方法以是在青銅器需要刻銘的部位塗上蠟,在蠟上刻好字,然後用三氯化鐵在刻好的字口上咬腐,最後將蠟去掉,就會出現凹陷的字口。
二、青銅器辨偽 鑄造辨偽 商周時代的青銅器,極大 部分是用陶范法鑄成的,後代未知此法,作偽者只能用蠟模(失蠟)的方法鑄造。由於當時作偽的人,只講究器手的外形,還不知道古人鑄造 的原理的方法,因此,特別青銅器是否用陶范法鑄造,對於確定青銅器的真 偽,是一個重要的方法。這裡有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對商周青銅器鑄造方法的全過程,要有確切的了解。後代偽器的鑄造方法和古代用陶范法鑄造完全不同,因而偽器所呈現的鑄造現象也不相同。觀察是否用陶范法鑄造青銅器的主要方法, 是的看青銅器是否有塊范對合的痕跡,即是事有「線」,了就是看應該合范處是否留有對合的 范痕。在商周時代,任何一件青銅容器,它的塊范拼合的痕跡都有一定規格,隨着時代進步,合范的方法也會有所改變,而任何一件塊范鑄造的青銅器,要想在拼合的地方不露痕跡,這即使是最熟練的高手,也難免做到天衣無縫。有的器紋飾不多,表層互助組面較大,合范痕跡容易攸 飾 ,但在隱蔽處,如鼎的耳內和腹下部,還會遺留痕跡的。但是用蠟模法偽造的青銅器,表面較精細,少數甚至可以達到與陶范法鑄造的效果差不多。失蠟法能鑄造各種開頭和有特殊裝飾的器,不需要多作加工,但是用這種方法,早期偽造的青銅器是沒有任何痕跡後。後期的失蠟法是在模上貼蠟片,所貼蠟片不合縫,鑄成後所顯示痕跡,甚至倒使人誤認為范線。貼蠟的方法是先塑模,在模上緊貼一層蠟,其存度是待鑄青銅器的厚度,在蠟上刻花紋並經修飾,蠟片也可以模印後貼上去,再逐層塗上細泥,在蠟片分塊的以合處,會產生微小的不接合或錯位的條痕,這一情況在青銅器上的范痕是凹陷的。新鑄之器一般的重於原器,這是通常偽器或仿製品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而經過長期文化腐蝕是不同的。 經過數千年緩慢腐蝕的青銅器,因為發氧量,使表面略有膨脹,比重下降,而偽鑄品沒有這一過程,就顯得較重。另一方面,偽器的蠟模製造都略厚於原器,仿偽者往往未見原物,因而蠟胎的成型也未能如原器壁之薄,這是一個先天的毛病,因而偽鑄之器一般都厚於原器,以上兩方面因素疊加起來,偽品就明顯地重於原器了。 偽器系新鑄,經叩擊後聲音清脆,猶如新銅,而經過地下腐蝕較深的青銅器,銅質已屬礦化,所以發音以渾濁者居多。當然埋藏在極其乾燥而又純粹的土層中的青銅器,敲擊音也有甚佳的。 古代塊范鑄造的青銅器,表面光潔度好,紋飾甚至纖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氣溫孔,更少銅液灌注有到而產生縮孔的情況。而失蠟和翻砂鑄造的偽器,經常在表面出現某些砂眼,有的甚至產生縮孔等鑄造缺陷。如不了解這一點,很可能錯誤地以為砂眼和縮孔是舊鑄的特點。 器形辨偽 每一類青銅器,隨着時代的不同,都有它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如鼎是青銅器中的大類,自商代二里岡期到漢代,流行的時間最長,但每個時代鼎的形狀都有不同的特點。全面掌握時代各類器的形制特點,是青銅器鑑別知識的基礎。偽器可以分為直接鑄造和拼湊改造兩類。直接鑄造的又可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鑄造的偽器,它的器形和銘文均有所本,儘管模仿得並不準確,但也有一定水平。第二種則是毫無根據的雜拼,意在作奇,稀見為貴。直接鑄造的偽器,有的器形或銘文只有部分有所本,部分故意改了樣。如器形有所本,但是卻鑄上了杜撰的銘文,或者銘文有所本,卻鑄在毫不相干的器上。拼湊改造的作偽,是水平很低的作偽,如果不仔細觀察,也有上當的可能。這類作偽大多是在睦的器物上作部分改造,使人產生新奇感,從而可以獲得厚利。 銘文辨偽 宋代以來,金石在一切文物中具有獨特的地位,金石家的研究重點是文字,當作歷史文獻對待的青銅器銘文,往往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那時收藏家們對青銅器的搜集,往往偏重在銘文方面,晚清是銘文作偽的主要時期。商周時代青銅器銘文的鑄造,是另做一塊銘文范,嵌入主體內范中。有的銘文嵌得很平整,周圍沒有明顯的痕跡。也有嵌得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蕞器組的銘文皆是如此。商周時代在鑄造長篇銘文時,有的還要劃好線條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銘文橫行直行都比較規整,而從事在陶范上刻銘文的技工,技術很高超,書寫也很流利。 由於范土的銘文是陽線條,因此銘文范上陽文在刻完後,乘濕嵌入主體範中,字口厚度要避免與外范接觸而需修正,可能要微作接捺,與主體範修正,這樣陽文字的上口就大,而鑄成的銘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覺。這必須精細的觀察才能發現。同時在字口內具有磨砂玻璃那樣均勻的無光感,字體筆畫的轉折處,呈非常自然的圓勢。當然,這只是在一部分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上是如此。而後刻的銘文,有的是有所本,字體比較拘謹、呆板,字口內有或隱或顯的刀鑿痕。而用翻砂法鑄造的青銅器,泥料顆粒比較粗,銘文筆畫的表面與細膩的范土鑄造不同。 青銅器聲味辨偽 商周銅器多為銅牆鐵壁錫鉛合金,以手敲擊,則發聲清脆,由於在土中埋了幾千年,有一股土氣味,新出土的銅器土氣味更濃烈。而宋以後的偽器多為黃銅,又未氧化或氧化時間較短,以手敲擊,聲音細長混濁,也無土香味,卻有汗腥味,這是由於作偽者多用化學藥品,如酸鹽硇砂等作假地子或假銹,雖經多年埋藏,仍有一股酸氣味。有的用石膏製作或修補的偽器,質地輕,顏色白,用手敲擊,其聲嘶啞。這些只是一般規律,因銅器的合金成分、埋藏時間長短、地區、土質等不同,輕重聲音有所區別。 青銅器銅質辨偽 戰國以前的銅器,皆為銅錫鉛合金的青銅器。錫的成份越大,銅質的灰色色澤越淺淡。商至戰國的銅器銅質純淨,極少有沙粒。宋仿銅器,合金成分為銅、錫、鉛和少量的鋅,銅色為黃中泛紅。明清偽器含錫成分很少,而鉛鋅成分增多,銅色皆發黃,但明代偽器色為黃中泛白,清代偽器色卻是黃中透黃。因此,鑑定銅質的真偽,還要看、足、口沿、底部露銅的質色。 [1] 三、青銅器的斷代 [1] 唐代以前的銅器習慣上稱為古代青銅器,其歷史既久,發展變化也很大。從商代至唐代,各個時期的銅器在鑄造工藝、花紋、銘文上各有特色。如商代青銅器的花紋,多為平紋、二層花紋、三層花紋的;圖案則是被誇張與改造過的各種動物形象,如四條腿的動物,在有的銅器圖案中被改為兩條腿,有的動物羽毛被代之以篆形紋等。平紋銅器的饕餮紋,在形象之間多以回紋填空,大空間填上大方空細回紋,小空間填上小方空細回紋,微小空間填上小點方細回紋或小長方空細回紋。二層花紋的紋飾多是窄而凸,常為夔龍紋,空間填上細回紋。三層花紋的紋飾在器物上凸起,旁邊凹下去的空間填上細回紋,這是三層花紋的特點。三層花紋的銅器,多有起脊的,如商方鼎,四面是饕餮紋,口下夔紋,鼎腹中饕餮面紋,中間起脊,四角起脊,脊上有豁口紋。 商代青銅器有很多腹中是素紋的,邊沿是夔紋及草龍紋,或凸起來的人面紋,還有獸紋、角葉紋、蟬紋、梟紋,等等。 商代銅器花紋的另一特點是陰道深而底平,花紋非常規矩有力。商代初期銅器花紋糙而平紋多,多為薄胎銅器。中期母模型鑄造無縫,花紋非常細緻,細回紋填空,有的細如鬃毛。芝麻粒大的空間,也填上小點點長形或方形細回紋。 商代銅器的又一特點:方圓、卣、簋、壺等,足內多是平底,且有凸形網紋,網紋為菱形組合。 [1] 商代銅器上多有銅釘,這是器物鑄造後,用銅水補孔形成的。商代銅器也有用分鑄法的,但較少。如器物上的耳、獸頭,可先分別鑄好,再放在鑄器模上,在澆鑄器體時銅水便會將其與器體聯結成一個整體。在商代還沒有大、小焊接技術,以銅焊銅(即大焊)是戰國以後才有的。 周代銅器從鑄造工藝來看,比商代銅器粗糙,帶銘文的較多,如周代的虢季子白盤,獸頭環,平糙紋,銘文多達百餘字。盂鼎,腹是至素紋,口下是獸面紋、夔紋,銘文達二百多字。此外銅簋、豆、等等,多數是糙紋,銘文二三十字的舉不勝舉。 春秋時代的銅器同西周銅器相近,但花紋已有所演變進化,出現了瓦棱紋、魚鱗紋、蛇紋、爬獸紋,等等。 戰國初期的銅器與春秋時期的類似,但到中後期就大不相同了。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掌握了鎏金、銀的技術和鑲嵌的技巧,在這時的青銅器物上右面發現旋工、鉚釘、打眼的痕跡,也有了雕鏨花紋及銘文的痕跡。 從古代青銅器的鑄造花紋、銘文上看,各朝代交替時期的器物都有着明顯的繼承關係,而到中後期,就逐漸分道揚鑣了。 漢代青銅器很多都是素紋,大部分還是鑄造的,也有的花紋、銘文是用鏨子雕刻的。比如漢代的鎏金杯子、奩、盒、碗等用具上的花紋,多是雕刻的。 漢代以後至唐代的銅器,鑄造的花紋很多,其中有打料的銅、金、銀器,並且也有了大、小焊的技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