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人·變形者札記
《另一個人·變形者札記》,[匈牙利] 凱爾泰斯·伊姆萊 著,餘澤民 譯,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1986年11月18日在中國廣西桂林市成立,作為全國首批轉企試點的高校出版社[1],於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以下簡稱出版社集團),成為廣西首家出版集團和中國首家地方大學出版社集團[2]。
目錄
內容簡介
就在這一刻,我仿佛站在生與死的門檻上,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理解,身體向前衝着死亡,而頭卻回望,朝着生活的方向,我就要邁開的腿遲疑地抬起。
將要去哪兒?去哪兒都無所謂。因為,這個將要邁步前行的人已經不再是我,而是另一個人。」
《另一個人:變形者札記》是《船夫日記》的續篇,寫於1991到1995年,是凱爾泰斯日記體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凱爾泰斯延續了《船夫日記》中對尼采、卡夫卡、維特根斯坦、加繆、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廣闊的閱讀和對話。然而,相比《船夫日記》,本書與作者當時的生活經驗聯繫更為緊密,在五年的記錄中,可以看到作者遊歷歐陸各國。在這些遊歷的記錄中,將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與對生命、人性、民族、自由、傷痛等不間斷的思考,與自己的文學創作觀念結合起來。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藝術的表達。雖然其中有鮮明的國家和民族意識的痕跡,但作者對人在大的歷史命運中艱難選擇的反思,至今仍有啟發意義。
作者介紹
凱爾泰斯·伊姆萊(Kertész Imre),匈牙利猶太作家,1929年11月9日生於布達佩斯。1944年被納粹投入奧斯維辛集中營,後來又轉到布痕瓦爾德集中營,1945年獲得解救。1951年後,凱爾泰斯先後當過工人、編外記者、自由撰稿人和文學翻譯,翻譯了尼采、維特根斯坦、弗洛依德、霍夫曼斯塔爾等哲學家的大量德語作品,並在翻譯中深受影響。1975年,他的處女作《命運無常》經過十年周折才得以出版。後來相繼出版小說《尋蹤者》《偵探故事》《慘敗》《為了未誕生孩子的祈禱》《英國旗》,日記體文集《船夫日記》《另一個人》,思想文集《被放逐的語言》與電影劇本《命運無常》等。曾獲得萊比錫書展大獎、匈牙利科舒特獎、德國國家最高文藝獎。2002年因 「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凱爾泰斯·伊姆萊作品年表
1975年 《命運無常》(長篇小說)
1977年 《尋蹤者》(中篇小說)《慘敗》(長篇小說)
1990年 《為了未誕生孩子的祈禱》(長篇小說)
1991年 《英國旗》 (中篇小說)
1992年 《船夫日記》(1961-1991日記)
1993年 《大屠殺是一種文化》(文集)《筆錄》(中篇小說)
1997年 《另一個人》(1991-1995日記)
1998年 《行刑隊子彈上鏜一刻的死寂》(文集)
2001年 《被放逐的語言》(文集)《命運無常》(電影文學劇本)
2002年 《清算》(長篇小說)
2006年 《K檔案》(自我對話錄)
2007年 《世界公民與朝聖者》(短篇小說)
2008年 《歐洲的沉鬱遺產》(文集)
2009年 《表述的歷險》(文集)
2010年 《哈爾迪曼書信》(書信集)
2011年 《另存》(2001-2003日記)
2014年 《最後的酒館》(2001-2009日記)
餘澤民,作家、文學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1964年生於北京。1989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同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攻讀藝術心理學碩士研究生。1991年移民匈牙利,現定居布達佩斯。
主要譯着:凱爾泰斯·伊姆萊《英國旗》《命運無常》《另一個人》《船夫日記》,馬洛伊·山多爾《一個市民的自白》《燭燼》等。長期主持《小說界》「外國新小說家」欄目。
主要着作:中篇小說集《匈牙利舞曲》,長篇小說《狹窄的天光》,文化散文《咖啡館裡看歐洲》《歐洲醉行》《歐洲的另一種色彩》《碎歐洲》《北醫暖記憶》等。
參考文獻
- ↑ 出版社集團簡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
- ↑ 出版社和出版公司三個最大的區別,不懂的話,你越出書越窮,搜狐,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