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河草原
召河草原位於包頭市達茂旗東南部的希拉穆仁鎮,距旗政府所在地百靈廟鎮約80公里,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約90公里,距鹿城包頭市約240公里。著名的希拉穆仁河橫貫草原。這裡水草豐美、牛羊肥壯、文物古蹟眾多、文化低 深厚。[1]
目錄
地理氣候
7--8月平均氣溫18℃--21℃,早晚十分涼爽,素有「早穿棉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的說法。
景區介紹
召廟原為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被稱為「後席力圖召」。後席力圖召(希拉穆仁召)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廷賜名「普會寺」。跨過希拉穆仁河上大橋可到達紅格爾敖包山上觀賞草原風光,一望無際的景色,讓人如醉如痴。
著名景點
普會寺
座落在召河(希拉穆仁)河畔的普會寺,建成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是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乾隆皇帝賜名為「普會寺」,匾額用滿、蒙、漢、藏四種文字書寫。普會寺建築規模宏大,工藝精美,大雄寶殿的建築格局與位於西藏的班禪行宮扎什倫布寺相似。寺內有三座紅漆大門,32根露明柱支撐的三層建築「獨宮」,二重殿堂,雕樑畫棟,頗為壯觀,這種樣式的廟宇在內蒙古地區是獨一無二的。
紅格爾敖包
紅格爾敖包是召河草原上最大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語,意即" 堆子" , 也有譯成「腦包」、「鄂博」的,意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舊時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頭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樹枝壘成的,今數量已大減。原來是在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石頭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標誌,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
賽罕吉雅旅遊景區
希拉穆仁草原賽罕吉雅旅遊景區成立於2005年初,經過多年的經營擴建,已經擁有豪華蒙古包100頂,傳統蒙古包40頂,大型餐包,休閒廳,王爺包等硬件設施。更有專業的接待團隊:演出人員約20名,馬隊嚮導約40名,服務人員30名。為遊客呈現最好的草原活動和最棒的蒙古族食品。
人文歷史
召河草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在這兒有令人嚮往一睹其風采的紅格爾敖包、秦漢時期修建的長城,設施完善的希拉穆仁草原賽罕吉雅旅遊景區,心動不已的草原日出、日落,這一切都讓人終身難忘。它南迎呼和浩特的暖風,北聆百靈廟的鈴聲,因清王朝賜名的「普會寺」喇嘛寺屹立河畔而得名召河。草原的夏秋,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曠神怡。羊、馬、牛、駝,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馳,或漫遊,象彩霞在天際飄動,也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瑪瑙,落在銀鏈般的希拉穆仁河兩岸。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好客的蒙古族主人將會捧出鮮潔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待客,草原食品那特有的風味將透入您的心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