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台州府城牆位於中國浙江省臨海市,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景點稱作臨海江南長城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臨海為原台州府治所,其城牆始築於南朝,重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其瓮城建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平面呈方形,周長6287米,西、南二面臨江段長2370米,東牆1615米於1956年拆除,北牆2300米位于山脊線上,為20世紀90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

目錄

景點簡介

台州府城座落在臨海市老城區,亦即臨海城。「台州府城牆」始建於何時,史書與方志均無確切的說法,唯南宋臨海陳耆卿《嘉定赤城志·敘山》中載:「大固山,一名龍顧山,在(臨海)州西北三百步。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按舊經,晉隆安末,孫恩為寇,刺史辛景於此鑿塹守之,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山。《壁記序》云:『隋平陳,並臨海鎮於大固山,以千人護其城。』則得名舊矣」。《辭海》:說「舊城相傳為辛景抵禦孫恩所築」。《辭源》認為:「東晉時郡守辛景於臨海大固山築子城以拒孫恩」。從臨海的歷史而言,東晉時,已經有臨海郡、臨海縣的行政區劃。很顯然,東晉元興元年(402年)辛景在大固山上的軍事防衛工程為後來的台州府城奠定了基礎。可以這麼說,台州府城牆的雛形就在那時形成的。 台州府城大體上呈四方形,城牆東南西三面平地而建,北面蜿蜒跨建於大固山山脊。東面城牆「……自小鑑湖,循清心嶺而南,縈抱舊放生池,直接城山嶺古通越門土地廟處」(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長約二千餘米。南面城牆始自今靈江大橋以東,由巾山南麓沿江而上至鎮寧門;西面城牆由鎮寧門折而北上至朝天門;兩面城牆約長二千五百米。北面城牆則自朝天門沿大固山北上蜿蜒至山之東端,長約二千三百米。宋時曾對城牆作過實測,王象祖《重修子城記》的記載是「大城東、西、南三面為丈二千四百有奇,州後北山城為丈九百有奇」(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這與舊稱城牆「周回一十八里,長二千四百九丈,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二尺」基本上相吻合。民國初年也曾對城牆作過測量,周回長度為「二千一百三十丈」(項士元《景藜閣日記》)。今實測為6000餘米,四面城牆除東面城牆於1956年被拆外,余基本保存完好[1]。  

台州府城除子城二門外,原有古城門七道,東面一,西南二面六。分別為東崇和門、東南靖越門;南興善門、鎮寧門,西南豐泰門,西括蒼門、朝天門。各門之上原都有城樓,其中崇和門城樓名「惠風」,靖越門城樓名「靖越」,興善門城樓曰「超然」,鎮寧門城樓曰「神秀」,豐泰門城樓謂「霞標」,括蒼門城樓謂「集仙」,朝天門城樓稱「興公」。七門中,西南面的豐泰門和括蒼門因防洪的需要早已被堵塞。而東面的崇和門,則在五十年代被拆,同時被拆的還有城門外的吊橋。崇和門也是七門中唯一使用吊橋的城門。其它的靖越、興善、鎮寧、朝天四門,及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築的瓮城,基本上保存完好。台州府城除保留有四座城門外,尚保存「馬面」六個[2]。所謂「馬面」,是指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名。「馬面」之設,既增強了城牆牆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的軍事防禦中得以消除戰場上的死角,因此作用巨大。台州府城牆上的「馬面」,因東面城牆已毀,原有的數目已不得而知。而保存下來的「馬面」都在鎮寧門以西至朝天門一帶,由於這些「馬面」把靠江上遊方向的一面做成斜面或弧面,其中二個甚至把臨江一面與江上游一面相合而成一個弧面。因此,就與一般古城上傳統的「馬面」有了明顯的不同。六個「馬面」的獨特形制,註定了台州府城牆的特殊性,即具有軍事和防洪的雙重功能。這是其它古城尤其是北方古城所沒有的,「可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創造,全國罕見」(羅哲文《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序》)。

視頻

台州府城牆 相關視頻

台州府城牆vlog
台州府城牆視頻_MPE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