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鷓鴣
台灣山鷓鴣 (學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 [1] :雄鳥的體長為36厘米,體重311克;雌鳥體長25米,體重212克。體羽與海南山鷓鴣相似,額暗灰色,頭頂橄欖褐色,頭側黑色而雜有白色羽毛。眼周栗褐色,外緣黑色。上體大致為橄欖褐色,具黑色橫斑。頦、頰、耳羽等都是白色,連成一條寬帶。喉部鮮紅色。頸部有黑色鱗狀斑組成的寬闊橫帶。胸和兩脅暗灰色,兩脅有白色縱紋。腹部白色。嘴黑色,腿、腳紅色。是台灣特有的珍稀物種,主要以植物種子以及樹枝,樹葉,昆蟲為食物。分布區域窄狹,只限於台灣。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台灣山鷓鴣
拉丁學名:Arborophila crudigularis
別稱:深山竹雞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雞形目
科:雉科
屬:山鷓鴣屬
種:台灣山鷓鴣
亞種: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Swinhoe, 1864
英文名稱:Taiwan Partridge
形態特徵
台灣山鷓鴣雄前額灰色,頭頂至枕淡紅褐色,具黑色羽干紋;眼先灰白色,眼區黑色,眼瞼栗褐色; 頭側黑色,雜有白色;後頸暗鼠灰色而具黑色斑點。背、腰、尾大致為橄欖褐色,具黑色橫斑;內側飛羽有寬的栗色羽緣,最內側飛羽具黑色亞端斑和栗色尖端。頰、喉和前頸白色;雜有少許不甚明顯的灰色羽毛。尾下覆羽淡土黃色或白色,具黑色橫斑;嘴黑色,腳紅色。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喉有窄的、雜有白色的橫帶。
大小量度:體重311g,體長200-240mm,嘴峰♂21mm,♀16mm;尾♂59mm,♀47mm。
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原始闊葉林中,多在林下灌叢或草叢中活動,有時也出現於林緣灌叢與草叢,甚至出現於裸露的懸崖地帶。
生活習性
善於隱蔽。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平時多呈2-3隻的小群活動。活動多在林間地面上,晚上則棲息於樹枝上。每當清晨和黃昏時刻,常發出一連串清晰而宏亮的叫聲,且愈叫愈高,當叫到最高時,又會突然急降而下,重複鳴叫,鳴聲似「咕嚕,咕嚕……丟鼓-丟鼓-」聲,越升越高至高潮時突然回落。由於鳴聲清脆宏亮,很遠就能聽到,而且多是在清晨和黃昏固定時刻鳴叫,比較準時,所以當地群眾稱它為「時鐘鳥」。主要以植物種子、漿果、嫩芽、嫩枝、嫩葉等為食,也吃蚯蚓、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時常用腳在地上刨食。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6月份,亦有早在3月即開始繁殖的,營巢在山地森林中的靠近基部的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鳥在地上刨一個小坑即成。巢周圍多有茂盛的灌叢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發現,但有時也在林下植物較稀疏的地方營巢而不甚隱蔽。巢內再鋪墊以少許細的桔枝和落葉即成。有時也置巢於岩石縫隙間。每窩產卵6-8枚,卵橢圓形,白色而富有光澤,被有暗色雲霧斑。卵的大小為40×30毫米。孵化期24天。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負責警戒。雛鳥孵出後不久即可隨親鳥活動。亞種分化編輯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作為食物被捕獵:因其易於飼養,且肉質鮮美,遂成野味店願意收購的鳥類,故面臨頗大的狩獵壓力。 棲息地破壞:殺蟲劑、木材生產和擴耕而造成的森林破壞。由於台灣地區環保組織的積極干預,生態和種群的恢復,在2014年該物種的分布範圍擴大,種群數量上升,已經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