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扁核木
台灣扁核木 |
中文學名:台灣扁核木 拉丁學名:Phyllanthus clarkei Hook. f.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木蘭綱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屬:葉下珠屬 |
台灣扁核木(學名:Prinsepia scandens)為薔薇科扁核木屬的植物,為台灣的特有植物。分布於台灣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地區,多生於灌叢中。
目錄
目錄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植物屬性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高8—9米;枝條綠褐色,無毛,有縱棱條;具枝刺,刺上無葉,刺長1—1,5厘米,無毛;冬芽卵圓形,無毛。葉片厚革質,卵狀披針形,長3—5.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稀疏細鈍鋸齒,有時不明顯,上面綠褐色,中脈下陷,下面顏色淺,中脈突起,兩面均無毛;葉柄短,長約5毫米,無毛。花頂生或腋生;1至數朵,單生、簇生或排成短總狀花序;花梗長約1厘米,基部具有帶腺的苞片;花直徑約1厘米,花萼外面無毛;萼片S,近圓形,先端急尖,外面無毛;花瓣5,白色,近圓形;雄蕊約30,排成數輪着生於花盤上;心皮1,子房上位,1室具2個胚珠,花柱側生,柱頭膨大。果實長圓形;萼片宿存。 [1]
分布範圍
產台灣。生於灌叢中,海拔1500—3000米。多見於林緣或草生地,較為常見。
主要價值
藥用:根及葉入藥,性微寒,味苦,攻毒袪瘀,治癰瘡毒,亦用治骨折外傷,謂有奇效。根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斂肺止咳之效,治腮腺炎,虛咳,久咳,肺癆咳。枝葉有活血袪瘀,解毒消腫,補虛,接骨之效。治癰瘡腫毒,痔瘡,跌打骨折,淋巴腺炎,乳腺炎,風濕關節炎,牙齦出血,貧血,月經不調。果實有健脾胃,助消化,去翳之效。助消化不良,目翳多淚。
植物屬性
‧莖:高可達 2~4 公尺,莖具有多數分枝,幼時為綠色,老時變為褐色,小枝條上常有近似木質的棘刺;莖內有髓多呈階段狀。
‧葉:葉卵狀披針形,長 3~7 公分,寬 1~1.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漸尖,革質,葉緣有稀疏鋸齒,表里兩面皆光滑無毛,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呈淡綠色或淡黃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 5~8 對;葉柄長 0.8~1.2 公分。
‧花:花白色而帶有粉紅色暈,單生或少數呈短的總狀花序,多生長於針棘的基部;花梗長 0.6~0.8 公分,基部有腺點狀苞片;花萼裂片 5 枚,闊卵形,長 0.4~0.5 公[分,寬 0.3~0.5 公分,先端鈍;花瓣 5 枚,圓形,徑 0.6~0.7 公分,先端鈍,基部有爪,雄蕊多數,着生於花盤上排列成數列;心皮 1,上位,顯著,1 室,2 胚珠,花柱側生。
‧果實:果實為核果,橢圓形,長 0.5~0.7 公分,徑 0.4~0.5 公分,成熟時為藍黑色。
特性
攀援性灌木,小枝略成之字形伸展。單葉,互生,常叢生,葉厚革質,卵狀披針形,光滑,葉腋處有長刺。花 1~4 朵,成總狀花序;萼筒宿存,裂片 5;花瓣 5,着生萼筒上;雄蕊多數,成數束於花瓣上;花柱着生於子房近基部。核果,歪斜,藍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