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铁
台湾高铁,全名台湾高速铁路,是台湾的高速铁路系统,全线纵贯台湾人口密集的西部地区,线路全长349.5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00公里,连结台湾南北成为一日生活圈,往返台北高雄间最快只需105分钟,并连结桃园、台中、台南等都会区。于2007年1月5日通车[1],成为台湾西部重要的长途运输工具之一,亦为台湾轨道工业指标。在2019年,南北双向每日共有130至162班次,平均日载客量达184,000人次,周末与连续假期则有每天300,000人次的水准。目前单日运量最高纪录为318,000人,落在2019年9月15日。
目录
简介
台湾高铁是台湾第一个采用民间兴建运营后转移模式(BOT模式)的公共工程,建设成本约4,500亿新台币(约145亿美元)。兴建与运营的工作由台湾高铁公司负责,特许期限自1998年至2067年,为期70年,期限过后无偿交还政府经营,中华民国交通部则需于2065年,将接续运营的机构通知台湾高铁公司。管理高铁事务的政府机关为交通部铁道局(原交通部高速铁路工程局),也是早期进行初步规划的机构,目前则负责高铁的兴建、运营监督及高铁站区联外捷运的兴建项目工作。
台湾兴建高速铁路的构想始于1974年之“发展建筑超级铁路专题研究”,但因当时中山高速公路甫竣工通车,因此政府方面未积极续予推动兴建高速铁路。之后有鉴于台湾西部日益增加的城际运输需求,中华民国交通部于1987年办理“台湾西部走廊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1990年经行政院核定“台湾南北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台湾高速铁路的筹建进入执行阶段。当时规划于6年内完成,但是由于经费来源及采用的系统规格等前置作业的时间过长,使得兴建工程迟至1999年才正式启动,而办理方式也由原本的政府逐年编列预算改为民间投资参与。
1999年动工后原本预定于2005年10月31日完工通车,但由于机电、信号工程与试车进度大幅落后,通车时程因此延后一年。2006年10月时又因独立验证报告未能及时完成而再次延后,直到交通部于12月24日核准其通车。2007年1月5日通车并进行试运营,2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运营区间为板桥站-左营站;台北站-板桥站路段因工程延误,于2007年3月2日才正式纳入运营区间。2016年7月1日南港站-台北站路段正式纳入运营区间,象征高铁全线开业。
高铁的竞争也造成台湾西部其他运具的班次减少,其中以航空受影响最大,台北至高雄间曾有一定规模的定期航班,目前台湾本岛西部的航空国内线已经全数停飞。而在高铁新增云林站后,2018年亦传出专营云林县往来其他县市的日统客运有意歇业。
2010年8站台湾高速铁路累积载客量突破1亿人次[2]。2012年12月17日载客量正式突破2亿人次。2015年1月载客量正式突破3亿人次。2015年2月22日旅运239,000余人次,亦创高铁运营以来单日新高。至2015年止载客量约为3亿4,766万人次。
视频
台湾高铁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台湾高铁:全球最大BOT案的“悲惨命运”,台海网,2015-01-08
- ↑ 台湾高铁(上):人称“台湾新干线”,已成为台湾西部重要的长途运输工具,网易号,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