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猕猴
台湾猕猴 学名:Macaca cyclopsis,界名:动物界,门名:脊索动物门,纲名:哺乳纲,目名:灵长目,科名:猕猴科。除了人类之外,猕猴是台湾唯一属于灵长类的动物。其四肢极为发达, 能在树稍 、林间、地面,奔跑、跳跃可谓上下自如 , 身手矫健。其头圆脸平 ,面颊裸出 ,腹部的毛为白色[1][2] 。
目录
外型
台湾猕猴成年个体体长约50-60cm,体重5-12公斤,最大可达18公斤,雄猴上下颚均有一对长而尖锐的犬齿,雌猴则无。脸较扁平、耳小,尾粗长且多毛,尾长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并无抓握或支撑能力,主要功能为活动时保持平衡,以及进行行为语言之用。体毛厚且软,主要为灰褐色,但也有的稍偏黄或偏黑,身体腹面毛色较为灰白,脸部皮肤为肉色或是红色,尾部的背面以及四肢末端毛色偏黑色。股尖有明显红棕色肉垫,雌性呈年发情时臀部皮肤为明显胀红。 台湾猕猴的面颊与脖子之间具有颊囊,进食时会先将食物快速塞满颊囊,待到较安全的地方时慢慢咀嚼。交配季时雌猴臀部与尾基的皮肤会肿胀变红,雄猴肛门附近也会发红,是发情的象征。臀部肛门旁长有两块硬垫,称为“坐骨胼胝”,为厚厚的角质化皮肤,有利于猕猴坐在锐利的珊瑚礁岩或粗糙的石头、树干上。
习性
以树林为主要活动区域,夜宿于树上或岩石上。猴群为母系社会,会以一只成年雄猴为核心活动,一群中个体约有数只到数十只不等。以果实、种子、嫩芽、嫩叶、昆虫为食。寿命估计约为30到40岁,它们是群居动物,通常一群在10到40只之间,也有到70只的大群记录。 猴群是由成年的雄猴、雌猴与未成年的小猴组成,是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位阶高者可享有较多的资源,包括食物及交配权利等等。打架或驱赶是形成阶级最常用的手段,而位阶高者常翘起尾巴表示权威。
分布范围
低海拔至高海拔针叶林、阔叶林、混合林、果园,夜宿于树上或岩石上,最高可至3000公尺。玉山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寿山国家自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阳明山国家公园都有它们的踪迹。常出现于森林当中的裸露岩石峭壁或水源地活动,颇擅长攀岩,会游泳。
食性
取食的天然植物达到85科300种之多,主要吃果实、叶片、嫩枝芽、嫩茎髓,也会捕食昆虫、[[蜗牛、鸟蛋等动物性食物补充蛋白质。摄食内容为当地主要物种及随季节变化而改变。
传宗接代
交配季为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2月,怀孕期约为160天左右(5个多月),每年的4 – 6月是猕猴生育的高峰期。台湾猕猴每胎会生下一只小婴猴,会有双胞胎的机率,但是非常非常的少见。母猴也难以一次哺育2只婴猴,导致双胞胎存活率并不高。 台湾猕猴双胞胎的记录是由林金福老师首次发现,并于2000年间发表。一般人认为台湾猕猴很会生、繁殖过剩等等刻板印象,其实婴猴在刚出生时是非常脆弱的,以寿山台湾猕猴为例,在出生的第一个月死亡率就高达22%[3]。
猕猴的身世
台湾猕猴仅分布于台湾本岛,全世界其他地区均无分布。研究指出台湾猕猴有可能是个古老物种,存在本岛至少已有30万年,而并非先前认为的只有4到7万年。它们的祖先因缘际会栖居本地,之后陆块分离,它们与亚洲大陆的族群断了联系,才得以保有较为古老的基因与特征,可以说是一个孑遗物种[4]。
从保育类除名
过去台湾猕猴因人们的大量猎杀及栖地遭破坏一度濒绝。1989年野保法通过后,将其列为保育类[5]。 台湾猕猴因为不断造成农民损失严重,2019年1月9日起农委会林务局将台湾猕猴保育类除名。云林县府农业处表示,,但仍不能任意猎捕或宰杀,也不能随意饲养,但因管理没有罚则,恐造成保育上的漏洞,驱猴保农作物工作仍会持续进行[6]。
参考来源
- ↑ 台湾猕猴. 台湾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资料库与知识平台. [2020-01-15] (中文).
- ↑ 关于台湾猕猴.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2020-01-15] (中文).
- ↑ 台湾猕猴吱吱党. 台湾猕猴生育季大蒐秘!. 方格子. 2019-05-08 [2020-01-15] (中文).
- ↑ 林美吟、爱美丽、蔡阿婆、龚玉玲. 台湾猕猴生育季大蒐秘!. 关怀生命协会. 2018-10-30 [2020-01-15] (中文).
- ↑ 台湾猕猴生育季大蒐秘!.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 2018-06-24 [2020-01-15] (中文).
- ↑ 詹士弘. 台湾猕猴1/9从保育类除名 民众仍不能任意猎捕或饲养. 自由时报. 2019-01-02 [2020-01-1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