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原基
叶原基 |
中文学名:叶原基 拉丁学名:folium nonummy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英文名:leaf primordium 叶原基 [yè yuán jī] |
叶原基发生于茎尖生长锥的侧面,一般由表面的几层细胞分裂形成最初的突起,接着向长、宽、厚三个方向生长。但厚度生长开始与停止均较早,使叶原基早期即成为扁平形。以后基部继续增宽,有些植物(如禾本科)其基部可以包围整个生长锥。从突起到厚度生长停止,整体仍由分生组织组成,外形上尚未有叶片、叶柄 、托叶的分化时均可称为叶原基。 [1]
目录
简介
[生物学] leaf primordium 叶原基是在茎尖生长点的基部形成的突起,将来发育成幼叶,分裂分化能力很强。
植物的叶形是由顶尖生长(叶尖)、周缘生长(叶缘)、居间生长(叶身)等各种生长方式的复杂组合形成的。草本和一部分木本植物从原基出现到完成,生长与分化并不停止,而冬芽和多数腋芽,叶原基可以原有状态长期休眠。
幼小的叶原基,如用生长素处理或改变其他发芽条件,就能发育成正常时看不到的叶形。另外,由于叶原基在茎尖上的发生位置不同,因而决定了叶在茎上的排列(叶序)。
叶原基和芽原基的区别
叶原基是在茎尖生长点的基部形成的突起,将来发育成幼叶,分裂分化能力很强。
叶由叶原基发育形成。叶原基发生于茎尖生长锥的侧面,一般由表面的几层细胞分裂形成最初的突起,接着向长、宽、厚三个方向生长。但厚度生长开始与停止均较早,使叶原基早期即成为扁平形。以后基部继续增宽,有些植物(如禾本科)其基部可以包围整个生长锥。从突起到厚度生长停止,整体仍由分生组织组成,外形上尚未有叶片、叶柄、托叶的分化时均可称为叶原基。
芽原基在叶腋处生长,先由靠外一至二层细胞垂周分裂,将芽的分生组织和顶端的其余分生组织分开,形成壳状区,以后由壳状区的二三层细胞发生平周分裂。以与叶原基相同的起源方式形成芽原基,芽原基具有和原来茎端一样的顶端分生组织。
芽原基也可在植物的其他部位产生,这种不在叶腋产生的芽统称为不定芽。叶原基和芽原基在开始发生时没什么区别,一般腋芽原基的发生晚于叶原基,常在离开茎尖一段距离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