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赤铁路
叶赤铁路是连接叶柏寿(现为建平县)与赤峰两地的铁路。自东南辽宁省建平县起,向东北经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元宝山区至赤峰市。全长138.5公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104.9公里。全线由沈阳铁路局叶柏寿车务段管辖[1]。
目录
线路站点
技术标准
叶赤铁路为国铁I级电气化单线铁路,客货双运,由电力牵引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年货运输送能力为五千万吨,远景年输送能力达八千万吨。
沿线车站
赤峰南站(二等站)、赤峰东站、马林站、元宝山站(三等站)、热水站、平庄北站、平庄南站(三等站)、乃林站、汐子站、二龙站、天义站(三等站)、沙海站、石脑站、叶柏寿站(三等站)。 。
线路走向
线路自锦承线上的叶柏寿站向西北引出,经沙海、天义,过老哈河后转向北,过元宝山镇后,折而西向,过红庙子达赤峰南站。
技术难题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负责113公里的叶赤铁路既有线路施工,仅结构物等改造多达76处,还有繁重的“四电”迁改、站房等建设任务,点多、线长,风险极高。
价值意义
由于修建年代古老,技术标准低,该线路安全隐患多,制约了列车运行速度。自1952年11月恢复通车到2009年,尽管进行了多次改造,可该线路运输能力仅为470万吨每年,最多时货车16对每日,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着叶赤铁路电化扩能改造升级后,区域可实现电化成网,与京通铁路、锦承铁路相衔接,步入全国各大铁路网运营,增强了路网机动性、灵活性和整体适应性,有效提高通道的运输能力和质量。
叶赤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顺利通车,不仅节约了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运输成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且提高了铁路通道运输能力,打通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更加便捷的出海通道[2]。
历史
叶赤铁路于1934年3月开工建设,1935年11月建成,当时称叶峰线。。1945年日本投降时全线遭破坏停运。1946年国民党当局在叶柏寿成立锦古线修复指挥部,把叶峰线改称叶赤线,但并未修复叶赤铁路。
1952年8月,锦州铁路局组织2000多人修复叶赤线,11月竣工,1953年1月交付通车。属于锦州铁路局承德铁路分局叶柏寿各段管辖。
视频
叶赤铁路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国东北地区西部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叶赤铁路 ,搜狐,2020-04-11
- ↑ 赤峰第一条铁路——叶赤线 ,搜狐,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