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命
《司命》是一则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这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学。
目录
正文
神庙里供奉着一尊司命大神,四乡八境的人都来向他礼拜,祈求降赐福泽和消弭灾难。
判官问道:“这么多人来祈求,怎样对待他们的供奉呢?”
“全部领受!”大神指示。
“那你怎样回答他们的祈求呢?”判官问。
“那很简单,”大神说,“没有灾难的,不须理会;凡有灾难的,不加理会,该跛脚的跛脚,该瞎眼的瞎眼,该死的就死掉。”
判官大惑不解,问道:“这样,人们还会来供奉香火吗?”
“会供奉的,”大神说,“你要让他们懂得,他们的幸福,全是我的恩惠;而灾难,是他们命中注定,我已给他们减轻了许多。”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2]、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