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晏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2日) |
司馬晏(281年-311年),字平度,晉武帝司馬炎之子。太康十年(289年),被封為吳王,食邑丹陽、吳興、吳三郡,歷任射聲校尉、後軍將軍。與兄淮南王司馬允共攻篡位的趙王司馬倫,司馬允失敗,逮捕司馬晏至廷尉問罪,司馬倫想殺了他。傅祗在朝堂正色力爭,於是群官都勸諫,司馬倫貶司馬晏為賓徒縣王[1]。後徙封為代王。司馬倫被殺,晉惠帝下詔恢復司馬晏吳王,拜上軍大將軍、開府,加侍中。
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相互攻擊,司馬乂以司馬晏為前鋒都督,多次交戰。永嘉年間,司馬晏為太尉、太將軍。司馬晏為人恭願,才能在武帝諸子中最劣。又有風疾,視力不佳,後來越來越重,不堪朝覲。永嘉之亂,司馬晏被劉曜所殺,時年三十一。晉愍帝即位,諡號敬,追贈太保。
目錄
家庭
參考
此條目需要更多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9月2日) |
- ↑ 袁樞. 十三王之亂: 柏楊版通鑑紀事本末10. 遠流出版. 1 September 1999: 2265–. ISBN 978-957-32-3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