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口鎮
合口镇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下辖镇,地处澧阳平原,临澧县西北部,东与澧县张公庙镇接壤,南濒澧水与停弦渡镇相接,西抵新安镇,北与九里乡交界。合口镇行政区域面积49.14平方千米。
民国,属临澧县合口乡。1985年9月,设合口镇,新合乡并入。截至2019年末,合口镇户籍人口47463人。截至2020年6月,合口镇下辖11个社区和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临澧县合口镇大新街社区腾飞西路。
截至2019年末,合口镇有工业企业76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2个。[1]
目录
基本概况
合口镇紧靠澧水,地处松澧平原,全镇共有黄陵、富强、芭茅、群丰、管渡、白鹤、兴隆、澧阳、龙池、大云、龙家溪、回龙、金龙、金岗、三合、陈湖、砚水堰、楠桥、坪水、人参、苍蒲、龙岗、双堰、大堰等行政村,耕地面积3.6万亩,合口镇是全国百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合口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朴实,交通方便,环境宽松,集陆路、铁路、水路为一体,东邻207国道9公里、S304省道从东至西横穿全镇,西邻铁路新安镇站8公里、石门县北站20公里,镇内建有工业园区,路、水、电等设施齐备。
辖21个村,6个居委会。城乡总人口5.1万人,镇区常住人口1.9万人。
临澧县辖镇。1951年属区辖镇,1953年属县辖镇,1985年并新合乡设合口镇。位于县境北部,澧水北岸。距县城21公里。面积45.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管渡。省道张慈公路与县道九合公路通过全境。澧水建有合口码头。辖大兴街、中横街、三元口3个居委会和白鹤、芭茅、富强、黄陵、群丰、管渡、兴隆、澧阳、菖蒲、双堰、龙岗、大堰、郊区、龙池、大云、双龙、回龙、金龙、金岗、三合、陈湖、大枫、楠桥、坪水、人参等25个村委会。盛产粮、棉、油。乡镇企业有油脂化工、铜标准件、机械制造等厂和珍珠养殖场,所产珍珠工艺品,精石膏闻名省内外。县属造船、面粉、饲料、轧花、油脂化工等企业和县立第二中学、烧伤专科医院在境内。1994年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先进单位。有战国时楚大夫申鸣墓。 合口镇,位于县城西北21.2公里处,东靠澧县,南傍澧水,北仰九里楚墓群遗址,西临新安镇。扼松澧平原南隅,为湘西北重镇之相传。合口之名的由来是:因上有索水经合溪桥,下有高家溪经张家桥,中有芭茅溪(保和沟)经保和桥,三水汇合注人澧水而得名。
凭借澧水交通之便,将湘西山区与洞庭湖滨平原连成一片的优越地理条件,合口不仅成为古代军旅、邮递必经之途,也是山区和平原物资吞吐的咽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繁华集市。据同治《安福县志》载:"合口在明至清雍正时期是九溪卫地的重要商业中心。雍正七年正式设合口市。乾隆三年(1738)增设驿铺、官渡,是上四府永(顺)桑(植)慈(利)石(门)诸山区木材、榈、
茶油等山杂货物的集散地"。并载:"船伐往来,商务繁荣,人口稠密,有上千铺户,为全县之冠,素有'小汉口'之称"。[2]
历史沿革
合口是文化历史悠久的商埠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形成集市,古为荆楚之地。取上有索水经合溪桥,中有芭茅溪经龙灯桥和下有张家桥、高家垱经三元口与澧水汇合之意,故名合口。镇域内著名的文化古迹有31余处,其中,大溪文化3处,龙山文化8处,屈家岭文化3处,商、周、汉、宋、元、明、清文化17处。境
内南有楚大夫申鸣、明将军刘刚壁之墓,北有宋代御史黎耳修建的御史桥,有元代的大型"龙岗金银窑",出土珍贵文物257件,还有时代建的龙池书院。明清时合口为慈利属地,清雍正年间,是九溪卫的商业中心,隶澧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始设安福县(后改称临澧县),同时设合口市隶属安福县九中里,时店户上千,商贾繁荣。清乾隆三年(1738)设驿铺和合口、芭茅官渡。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安福县行政区划图》标称"合口铺市",是上四府(永顺、保靖、大庸、桑植)诸山区竹、木、桐、茶叶等山杂土产和澧阳平析的棉、粮、油集散中心。[3]
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
合口水陆交通通畅,市场繁荣,曾有"小汉口"之称。目前,已建成小巧玲珑,新颖多姿,布局合理,整洁卫生,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集镇。全镇有长达12.3公里宽窄适度、绿树成荫的新型街道;有自来水厂、邮电大楼、变电站和城防大堤等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有造型美观的大观集贸市场以及竹木、粮油、商贸、烟花鞭炮、牲畜交易等专业市场;有功能齐全的文化中心、电视中心和科教培训中心;有享誉省、内外的合口中学、申鸣中学和县办第二中学;有工业产品跻身国际市场的新型装饰材料厂、杰新纺织印染厂、油脂化工厂、轧花厂;还有建筑构思精巧,具有民族风格的水上楼阁--合心楼。
资源丰富
合口镇资源丰富,石膏资源储量达474822万吨,号称"亚洲之首"有品种多样的农副产品基地,到2003年,全镇已经建成了2.2万亩优质油、1.8万亩优质棉、1.6万亩优质稻、5000亩蔬菜、2000亩淡水珍珠养殖和鲜鱼立体混养、300万羽土鸡等六大特色经济规模板块,并形成了以生猪和土鸡为主的畜禽产业、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棉地间作套作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以水面立体开发为主的水产特色产业等四大优势产业。
合口镇主农业--油菜
据同治《安福县志》载:"合口在明至清雍正时期是九溪卫地的重要商业中心。雍正七年正式设合口市。乾隆三年(1738)增设驿铺、官渡,是上四府永(顺)桑(植)慈(利)石(门)诸山区木材、榈、茶油等山杂货物的集散地"。并载:"船伐往来,商务繁荣,人口稠密,有上千铺户,为全县之冠,素有'小汉口'之称"。
合口是集文化、经济、政治为一体的古镇。民国初年即设邮电支局,开农村集市设邮政机构最先之例。大革命时期贺龙红军曾驻扎在此闹革命,建立农民协会。1935年9月,红二方面军北上时曾在此驻扎。并于同年11月26日与邓中夏同志红六军会师,召开前敌会议共商北上大计。1938年日寇侵湘时亦曾在此架设浮桥,投降南窜。
2009年,合口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保三促"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危机,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宜居城镇、和谐合口"建设,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镇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4亿元,比上年增8%;实现财税总收入1820万元,比上年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00元和300元。
突出争资争项,工业强镇步伐加快。一是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深入开展"引资上项,兴工活商发展年"活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首位战略"来抓。全镇共引进、落户工业项目9 个,总投资2.87亿元。湘福公司投资1.2亿元新上了一条硬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项目,预计明年3月可开工投产,可年创产值2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以上;兆生棉业精细棉加工项目新增投资2000万元,9月份已竣工投产;长沙大成彩印公司投资2000万元新上了一条彩色包装生产线,10月底已开工投产;腾飞钢渣环保砖厂投资1000万元新上了一条钢渣环保生产线,年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利税300万元。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的项目有6个,有投资意向的项目5个。项目的不断涌入,为合口工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09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企业产值1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32.4%。二是经济环境大幅优化。不断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和有损经济环境案件防控力度,严肃查处了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乱作为行为,严厉打击了阻工挠工、强工揽工、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有序、和谐的环境。三是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发展规划,强化调度督促,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发展。全镇石膏建材、纺织印染、机械制造、烟花鞭炮、造纸包装、粮油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22%。[4]
骨干大会
3月6日上午,在文化中心礼堂隆重召开了合口镇骨干大会。会议由镇人大主席甘志宏主持,镇党政班子成员、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镇站办所干部职工、各村(居)支村委干部及部分农村党员以及受表彰的单位和先进个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合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国平作了工作报告,认真总结了2012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3年工作。他指出,全镇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三突出三加强",着眼于转作风、强基础、谋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努力在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现代合口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一是要千方百计争投入;二是转型升级强工业;三是增收致富兴农村;四是扩容提质建城镇;五是新创管理促和谐;
镇党委书记杨少伟以"不忘使命,率先垂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做贡献"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为重塑合口形象,打造合口精神,他要求全 镇党员干部要做到:要面对使命讲责任、要面对利益讲大局、要面对工作讲执行、要面对群众讲感情、要面对权力讲廉洁、要面对身份讲表率。真正成为维护合口稳定的"主心骨",成为促进合口和谐的"粘合剂",成为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折叠编辑本段镇区古文化 镇区古文化灿烂,有文昌阁、万寿官、三神庙、五通寺、扬四庙等古刹,虽遭天灾与战乱,已毁败失容,但站在这些古迹遗址上,怀古探幽之感油然而生。
灭螺动员大会
4月18日上午,合口镇副镇长欧克林在合心楼二楼主持召开"合口镇春季铲草暨药物灭螺动员大会"。县血防院领导及各村居农业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肖镇长强调,铲草药物灭螺是灭杀钉螺,控制血吸虫疫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各疫区村(居)要抓住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安排部署,以村为单位开展铲草药物灭螺工作,要严格按照下发的《2013年合口镇铲草灭螺工作实施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本年度春季铲草药物灭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