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之戰
合肥之戰 |
名稱: 合肥之戰 發生時間: 208年-253年 地點: 合肥舊城、合肥新城 參戰方: 曹魏(曹軍)、東吳(孫軍) 結果: 曹魏獲勝 |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吳與曹魏兩方以合肥為目標的爭奪戰。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導致江淮地區殘破不堪。建安五年(200年),揚州刺史劉馥來到合肥這座空城,收容流民,廣泛屯田,修築城防。合肥從此成為一座重要、堅固、繁榮的城市。 太和四年(230年)正月,曹魏又築合肥新城。
合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魏吳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6次衝突。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孫權進攻合肥,得到魏將蔣濟的信函。蔣濟在信中謊稱大批援軍將至,孫權信以為真,便撤兵。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魏將張遼等守合肥。孫權攻之,被張遼突擊,孫權人馬皆披靡。孫權撤退時,又被張遼突擊,再次兵敗。俗稱逍遙津之戰。
太和四年(230年),在滿寵的建議下,曹魏遣兗州、豫州的軍隊共守淮南。孫權攻合肥,不克而還。
青龍元年(233年),孫權在合肥境內閱兵時,被伏兵所擊,於是,孫權怒攻合肥新城,全琮攻六安,皆不克而還。
青龍二年(234年),魏將張穎等守合肥新城。孫權攻之,被張穎屢屢擊退,一些攻城器具也被燒毀。後來,魏明帝曹睿親自率領大軍來救,孫權大驚,不敢再戰,便退走。
嘉平五年(253年),魏將張特等守合肥新城。諸葛恪率大軍攻之,被張特屢屢擊退。城防大壞,張特又以緩兵之計修補城防,諸葛恪功虧一簣,只得退還。曹魏各路援軍紛紛出擊,追破吳軍。
合肥之戰,東吳屢次攻合肥,都是難以奪得合肥之寸土,其中,有2次是兵敗而逃(215年、253年),其他4次均是不克而還。[1]
目錄
第一次開戰
戰役過程
208年十一月,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但大軍仍駐紮於荊州北部。十二月,吳軍將領周瑜正攻打江陵的曹仁,而孫權則親自進攻合肥,想開拓西、北兩邊戰線。當時合肥太守為揚州(與今日之揚州市無關)刺史劉馥,孫權將軍隊圍住合肥,另派張昭進攻九江的當塗,但不成功。
在孫權攻城逾月之後,經歷了赤壁之敗的曹操率軍從荊州返回,並派將軍張喜帶兵解圍。但援軍久而未至。
至209年,合肥城仍然久攻不下。孫權想率輕騎親自突擊敵人,不過張紘進諫道:"夫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壯之氣,忽強暴之虜,三軍之眾,莫不寒心。雖斬將搴旗,威震敵場,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願抑賁、育之勇,懷霸王之計。(兵器是兇器,戰爭是危險的事。現今主公您恃着血氣盛壯,就輕視強橫凶暴的敵人,三軍將士對此莫不心寒。即便可能斬殺敵將、奪取敵旗,威震敵場,但這也是偏將的任務,不是主將應當做的事。希望你能抑止賁育之勇,而懷有霸王之圖謀。)"孫權便不再想突擊。
而合肥城經歷了一百天的攻擊,又連連下雨,城牆將崩,於是,守軍以草和棕櫚葉補上城牆,夜晚則點火照亮城外,觀察敵人行動以作防備。另一方面,張喜援軍仍未到達,別駕蔣濟便向刺史獻計,偽稱四萬援軍已到雩婁,派主簿假扮迎接張喜,並命三個守將帶信出城後裝作偷入城。當中,一個成功回城,兩個卻被孫軍擒獲。孫權得信後,相信曹軍會有四萬人來救,便燒陣撤退,合肥之圍得解。
史料記載
《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權聞憙至,乃走。
《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權自率眾圍合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塗。昭兵不利,權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荊州還,遣張喜將騎赴合肥。未至,權退。
《三國志·魏書十四·蔣濟傳》:建安十三年,孫權率眾圍合肥。時大軍征荊州,遇疾疫,唯遣將軍張喜單將千騎,過領汝南兵以解圍,頗復疾疫。濟乃密白刺史偽得喜書,雲步騎四萬已到雩婁,遣主簿迎喜。三部使齎書語城中守將,一部得入城,二部為賊所得。權信之,遽燒圍走,城用得全。
《三國志·魏書十五·劉馥傳》:建安十三年,卒。孫權率十萬眾攻圍合肥城百餘日,時天連雨,城欲崩,於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視賊所作而為備。
《三國志·吳書八·張紘傳》:後權以紘為長史,從征合肥。權率輕騎將往突敵,紘諫曰:"夫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壯之氣,忽強暴之虜,三軍之眾,莫不寒心,雖斬將搴旗,威震敵場,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願抑賁、育之勇,懷霸王之計。"權納紘言而止。
史料總結
建安十三年(208年)末的第一次合肥之戰:曹魏城池合肥被稱為"城欲崩",成為敗勢求存的"得全"。結論:東吳軍隊在交鋒中本來占據勝勢,已經是勝利在望,卻因為錯誤地相信了蔣濟所寫的偽報之信而退走。
第二次開戰
戰役過程
214年,曹操南征孫權不成,班師前留張遼、李典、樂進與七千多人防守合肥。至215年,曹操出征張魯時,派護軍薛悌送函到合肥,寫到"賊至乃發(賊到時才打開)" 同時,孫權與劉備爭奪荊州中以平分荊州作為條件,兩軍撤退。不過,孫權見曹操遠在漢中,未能及時回到東邊,在八月率十萬人北至陸口,出征合肥。張遼等便打開曹操之函,寫到"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兩位將軍出城迎戰,樂將軍守城;護軍薛悌不要出戰。)"因敵我兵力懸殊,諸將都對此指示感到疑惑。張遼說:"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足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曹公正率軍在外作戰,等他率領的援軍到達時,孫權軍必定已攻破我們。所以教函要我們在敵軍集結完畢前反過來攻擊他們,先挫折敵人的氣勢,以安定軍心,然後可以順利守城。成敗之機,就在此一戰,各位有何疑惑?)"
李典亦認同張遼,於是在前夜募集勇士,得到八百人,殺牛犒賞軍士,準備明日大戰。天亮的時候,張遼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死數十人,斬二員大將,張遼大呼自己的名字,沖入軍壘,到達孫權旗下陣營。孫權見如此情況大驚,無所適從之下只好登上山頂,以長戟自守。東吳軍隊猝不及防,陳武戰死,宋謙、徐盛軍都不敵,士兵開始潰散。潘璋在後,馳馬追上,在馬上斬殺宋謙、徐盛軍中的二個逃兵,士兵見此,都回頭再戰。張遼叱孫權下戰,孫權不敢動,看見張遼率軍甚少,回頭再戰的東吳軍士將張遼軍隊團團圍住。賀齊也在中軍拒擊魏軍時,撿到了徐盛受傷掉落的長矛。張遼突擊衝出,包圍被打開缺口,張遼麾下的數十人得以破圍而出。張遼軍的餘眾們大聲呼喊道:"將軍棄我乎!(將軍拋棄我們了嗎?)"張遼因此再度沖入包圍網,救援張遼軍的餘眾們。最終,孫權軍隊都披靡敗走,無人敢再抵擋張遼的軍隊。
這場戰鬥是從日出到中午,吳軍士氣全失,回軍修整守備,曹軍眾人之心安定,李典、樂進諸將皆服張遼。
這次戰鬥的5個階段:1.張遼突擊吳軍;2.吳軍包圍張遼;3.張遼破圍而出;4.張遼復入吳軍;5.吳軍披靡敗走。
這場戰鬥也正是"張遼止啼"典故的產生原因。
史料總結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的第二次合肥之戰:魏軍對吳軍是"擊破之"、"大破之"、"與遼破走權";吳軍被稱為"陳武鬥死,宋謙、徐盛皆披走",雖然曾經"兵皆還戰",但最終"權人馬皆披靡"、"吳人奪氣"、"權眾破走";一些來不及逃走的吳軍將士成為了"吳降人";孫權本人也成為了敗勢求存的"得去"、"已免"、"得免"、"幾至危殆"、"幾至禍敗"。結論:兩次野戰交鋒均是魏軍獲勝,吳軍戰敗。
第三次開戰
戰役過程
太和四年(230年)正月,魏國於合肥境內建築合肥新城,防備吳國。當年冬天,孫權聲稱要取合肥。滿寵上表要求召集兗州、豫州兵力。後來兩州兵力雲集,敵兵只好退還了。朝廷命滿寵就此撤兵。滿寵認為敵兵大舉退還,恐怕不是本意。他們一定是佯裝退卻以麻痹我們,等我們撤軍後,好趁虛而入。於是上表要求不要撤軍。於是曹魏採納滿寵的建議,讓兗州、豫州的援軍繼續駐紮在揚州境內。孫權果然來攻打合肥城,不克而還。
史料記載
《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
《三國志·魏書二十六·滿寵傳》:四年,拜寵征東將軍。其冬,孫權揚聲欲至合肥,寵表召兗、豫諸軍,皆集。賊尋退還,被詔罷兵。寵以為"今賊大舉而還,非本意也,此必欲偽退以罷吾兵,而倒還乘虛,掩不備也"。表不罷兵。後十餘日,權果更來,到合肥城,不克而還。
史料總結
太和四年(230年)冬季的第三次合肥之戰:孫權攻合肥,被曹魏的兗州、豫州、揚州的三州將士聯合擊退,最終不克而還。
歷史意義
合肥之戰的勝利對曹魏來說意義十分重大,這是因為合肥是曹魏在江淮一帶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
合肥的主要作用是抵抗敵人的寨壘,所以守備能力對曹軍極為重要;而東吳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個障礙點及補給點。六次合肥之戰,終吳之世,不能有淮南尺寸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