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黎山
合黎山,又名要塗山、人祖山,屬天山余脈河西走廊北山山系。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的甘州區、 臨澤縣、 高台縣北部。屬低山,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面積 4515平方公里。 南隔走廊平原與祁連山相望,山北側為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是走廊平原與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
文名稱 合黎山
別 稱 要塗山、人祖山
所屬山系 天山余脈河西走廊北山山系
地理位置 甘肅省張掖市北邊境
走 向 東西
長 度 約100多公里
寬 度 約40多公里
起 點 西起正義峽
終 點 東至東小口
最高峰 大青山 2084.6米
面 積 4515平方公里
目錄
位置境域
合黎山,山名最早出現於古代名著《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後 《隋書·地理志》載,張掖縣有合黎山,《元和郡縣圖志》張掖縣:「合黎山,俗名要塗山,在縣西北二百里。」位於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臨澤縣、甘州區西北部,海拔1350~1800米之間,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面積4515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10.9%。山北側為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山北是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山南和祁連山遙相呼應,兩山之間是著名的河西走廊。西至黑河岸,高台縣羅城鎮正義峽。東到甘州區平山湖鄉東小口,延伸,與龍首山相接。與龍首山合稱走廊北山。
地質特點
山體由前震旦系變質岩及海西期花崗岩構成,沿北西西方向延伸。震旦紀早期的晉寧運動使合黎山隆起,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遭受強烈風化和剝蝕,基岩裸露,呈現童山禿嶺,一片岩漠景觀。由於大風的長期吹蝕,岩石表面均覆蓋一層黑色沙漠穰。山前丘陵由古生界震旦系變質岩、加里東期花崗岩、石英閃長岩及自堊系和第三系砂岩、泥岩礫岩等組成.第四紀以來,在內外應力作用下,形成梯狀高平原和丘陵地形。山前高平原是合黎山區的低山和丘陵區岩石經長期風化和水流搬運,在山前地帶堆積而成。表面為洪積和坡洪積的含礫砂及含礫亞砂土、砂礫石組成,長期在風力吹揚作用下,細粒物質被風搬運,礫石遺棄地表,呈現表面堅硬,下部鬆軟的礫漠景觀,故稱「軟戈壁」。在山嶺之間或山前地帶是由第三系砂岩和第四系堆積物形成的窪地和洪積扇
山區植被
合黎山地勢較低,海拔1400-1900米,多呈殘丘,植被大體與走廊區荒漠植被融為一體。紅泉墩山、紅沙窩北山、靖安東山、北大山等低山地區,海拔1670-2381米,其溝谷兩岸階地為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以合頭草、珍珠、紅砂為主,其次是泡泡刺、沙生針茅;大紅河、大紅岩、鹼槽子、石門子一帶梯狀高平原,海拔1800-2100米,生長珍珠、鹽爪爪、合頭草,覆蓋度20%左右;在黑山頭、小紅岩、夾道河一帶,海拔1700-1800米,為珍珠、紅砂、合頭草組成的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植被,覆蓋度為30%左右;合黎山前坡地,海拔1500-2000米,生長珍珠、木紫菀、泡泡刺,覆蓋度5%;平山湖鄉的北板窪灘和腰泉一帶,為紅砂、珍珠、合頭草,覆蓋度15%左右;張掖盆地南部的石崗墩灘、乾柴墩灘,安陽灘、沿河墩灘、西洞灘、甘浚灘等廣大地區,海拔1450-2300米,大部分地面為戈壁砂卵石,植被為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海拔1700米以下的地段生長紅砂、木紫菀、泡泡刺;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段生長珍珠、合頭草、鹽爪爪,覆蓋度10-15%,地表有地衣着生。
災害治理
合黎山東段一帶夏季易出現的洪水災害。易遭暴雨洪災的原因,一是植被破壞、山體裸露,山勢陡峻,一遇暴雨難以人滲,遂成洪流直瀉而下,難以防範[1] 。二是修建鐵路、公路、渠道、建房等過程,疏於防洪。1950至1970年代,先後在易遭水患的高台南灘,張掖南灘、西洞灘、甘搜灘、兔兒壩灘、人祖口(人宗口、人祖口,),臨澤板橋、平川北山口等地段,修建數10處防洪砂、石土壩,進行洪水分流或導流。1980年年代,國家投資、群眾投勞,有重點地修建山洪溝道防洪堤30多條,長40公里,多為干砌石護面,關鍵部位用漿砌石護坡,興建必要的渠道防洪泄洪工程[2] 。
視頻
高清視頻—大漠戶外聯合昭武戶外合黎山「孤獨求敗」徒步活動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