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潭镇
吉潭镇是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寻乌县东部偏南,全镇总面积为249.72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204个村民小组,15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27993人(2017年),山林面积26.9万亩,耕地面积21796亩。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6623万元,财政总收入581.03万元。[1]
中文名称: 吉潭镇
外文名称: Jitan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
下辖地区: 辖1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吉潭村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2209
地理位置: 寻乌县东部偏南
面 积:49.72平方公里
人 口: 27993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机 场:赣州黄金机场
车牌代码: 赣B
最佳行政村: 滋溪村
目录
地理环境
吉潭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东部偏南,东邻项山乡,西交文峰乡,南接南桥镇,北连澄江镇,东南与广东平远县相邻,东北与福建省武平县毗邻,206国道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为249.72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204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27993人(2017年),山林面积26.9万亩,耕地面积21796亩。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6623万元,财政总收入581.03万元。
发展历史
1949年为吉潭乡、剑溪乡,1958年设吉潭公社、剑溪公社。1964年剑溪公社并入吉潭公社,1972年复置剑溪公社。1984年改吉潭乡、剑溪乡。1988年吉潭撤乡建镇。1997年,吉潭镇面积140.4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上车、小杭、滋溪、布尾、竹子炭、榜溪、黎坑坳、盘岽、吉潭、兰贝、古丰、圳下、小田、甲溪坝、团船、大坜、联春、林田坝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吉潭圩;剑溪乡面积99.7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渔溪、剑溪、汉地、樟下、纂坑、篁竹湖、礼齐、下园畲、赖地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剑溪村,距县城16千米。2000年,撤销剑溪乡、划归吉潭镇。
气候物产
吉潭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境内属典型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松原木、杉原木、竹类、香菇、木耳、冬笋、药材、灵芝、蜂蜜、水电、稀土矿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万安石、文昌阁、乌泥坑文化遗址、大营岗、仙羊岩、真君庙等名胜古迹。
历史名人
潘任
潘任,字肩宏,祖籍河南,是宋淳祐时状元、秘书阁学士潘同之孙,南宋后期皇室护卫潘毅之子。潘任官至兵部尚书,是寻乌县潘姓的先祖。他从小受家长的影响和严师的传教,精武略,重忠孝。潘任少年时代就充满着雄心壮志,要立志报效国家,因此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读四书五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南宋德祐年间,元军攻陷都城临安。时值豆蔻年华的潘任积极响应文天祥勤王号召,在汀州率领士兵奋力阻击元军,皇上封潘任为扶驾征讨大将军。他在汀州采取坚壁清野战术,把元军堵在汀州之外。但毕竟敌众我寡,坚守二个多月,汀州失落,潘任并不气馁,又在漳州修筑防御工事,重振军威,并在漳州多次击退元军进攻。景炎二年,形势急剧恶化,张世杰等抗元将领决定保护皇帝迁入广东。为扫荡外围元军,保皇帝安全转移,潘任随文天祥取道广东梅州,进兵江西。途至安远腰古堡(今寻乌圳下村)一宽阔岗地扎营休整。为防腹背受敌,文天祥留潘任原地驻守,潘任严密防备,于吉潭、剑溪、项山等地布防,激励民众抗元。不久元军李恒从赣中调重兵攻打兴国,潘任掩护文天祥边战边退,再次转入广东境内。景炎三年,宋端宗去世,其弟赵昺在广东雷州半岛东登位为帝,晋升潘任为兵部尚书。眼看宋室江山所剩无几,潘任忧心如焚。为加强护驾军队的力量,他率义勇队辗转迂回,于祥兴二年春到达雷州。却得知皇帝一行在崖山全部遇难的消息,潘任悲痛欲绝。后遍寻赵氏后裔及同僚,却音讯全无,便率残部回乡。走到寻乌项山时,得知闽汀等地的元朝政权已经稳固,部队已难立足,不得已就地解散,他则带着随军的儿子十三郎,在项山定居。宋亡后,潘任自咎负国负民,终日忧郁,不思饮食,嘱咐儿子牢记国耻。1279年,潘任积忧成疾,不治而终。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有感潘任坚决抗元、忠于宋朝的气节,颁布“忠节”谥号。并对他予以了高度评价:“忠臣矢志,爱国亡家,良将捐躯,成仁就义。”潘任死后,葬于吉潭镇上车村乌石岗。他的子孙在项山繁衍生息,后来潘氏子孙辗转他乡,迁徙至粤、闽、川、滇等十三个省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国。潘氏后裔为了纪念潘任这位“忠节”先祖,于清顺治四年在寻乌县吉潭镇上车村黄金潭建造了“潘氏宗祠”。祠屋系青砖白瓦平房,占地面积为1232平方米,祠设上正幢、下正幢和左右横屋各一幢,祠堂大门左右两侧,立有石狮一对。整座祠堂是典型的客家厅堂式建筑,富丽堂皇,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
经济发展
近年来,吉潭镇依托优势大力发展果业生产,现有果业总面积3.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2万亩、无公害标准化果园面积1.8万亩、脐橙面积2.3万亩、柑桔面积1.1万亩。果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视频
电影剪辑:江西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