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賽利個性特徵理論
吉賽利個性特徵理論是一個名詞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目錄
名詞解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賽利(E.Echiselli)對300名經理人員研究中在1971年出版的《管理才能探索》一書中研究探索了八種個性特徵和五種激勵特徵:
1.八種個性特徵:具體包括:
(1)才智:語言與文字方面的才能;
(2)首創精神:開拓創新的願望和能力;
(3)督察能力:指導和監督別人的能力;
(4)自信心:自我評價高、自我感覺好;
(5)適應性:善於同下屬溝通信息。交流感情;
(6)判斷能力:決策判斷能力較強,處事果斷;
(7)性別:男性與女性有一定的區別;
(8)成熟程度:經驗、工作閱歷較為豐富。
2.五種激勵特徵:具體包括:
(1)對工作穩定性的需要;
(2)對物質金錢的需要;
(3)對地位權力的需要;
(4)對自我實現的需要;
(5)對事業成就的需要。
吉賽利的領導者品質研究
吉賽利對這些特徵進行了科學的研究,具體分析了每個特徵對領導者的領導行為的影響,並且指出了這些特徵的相對重要程度,如下表所示。
吉賽利個性特徵理論
吉賽利的研究結果表明,一個有效的領導者:
首先是才智和自我實現,以及對事業成功的追求等,這些特徵對一個人能否取得事業的成功關係較大,而對物質金錢的追求、工作經驗等則關係不大。
其次,一個有效的領導者的監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是駕馭事業航程順利前進所必不可少的。
最後,男性與女性的區別與事業成功與否關係不大。
吉賽利個性特徵理論的局限性
事實上,性格理論所涉及的身體特徵、才智和個性對管理成功的影響不是絕對重要的。其中大多數實際上也只不過是人們對於某一個領導者,特別是一個從事上層領導工作者的期望。
從1940年以來,這類利用領導者個人性格或個性特徵來解釋或預測領導效能的理論,逐漸被人們放棄,理由是:
①它們忽視了被領導者的地位和影響作用。事實上,一個領導 者能否發揮其領導效能,會因被領導者的不同而不同;
②領導者的性格特徵內容過於繁雜,且隨不同情況而變化,難以尋求由此獲得成功的真正因素;
③難以探索領導者所有性格特徵彼此的相對重要性;
④各種有關實證研究所顯示的結果相當不一致。
參考文獻
- ↑ 文字記載前的1500年的歷史都發生了什麼,搜狐,2020-10-14
- ↑ 堯舜禹時期之中國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變遷,搜狐,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