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同光體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中的一個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形成於清末同治(1862—1874)、光緒(1875—1908)年間,延續於民國初年的詩歌流派,因同治、光緒年號而得名。主要詩人有陳三立(1852—1937)、沈曾(zēng)植(1850—1922)、陳衍(1856—1937)、鄭孝胥(1860—1938)等。他們推崇宋人詩歌,主張「學人之詩」與「詩人之詩」合一,將言志、緣情、學問、修養相結合,多以議論入詩,重錘鍊之功,風格雄健瘦硬,標舉所謂「荒寒之路」。因地域和風格的不同,同光體又有閩派、浙派、江西派之分。

引例1

同光體者,蘇戡與余戲稱同光以來詩人不墨守盛唐者。 (陳衍《沈乙盫(ān)詩敘》) (所謂同光體,是鄭孝胥和我用來戲稱同治、光緒以來寫詩不遵守盛唐風格的詩人的用語。)

引例2

往余在京華,鄭君過我邸。告言子沈子,詩亦同光體。雜然見贈答,色味若粢醍(tǐ)。 (陳衍《冬述四首視子培》其三) (過去我在京城的時候,鄭孝胥來到我的住處。他告訴我沈子寫的詩,與我同為同光體。我們互相贈答的多篇作品,色澤味道至今仍似淺紅色的清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