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同名奶奶 聂钦

重定向页面

重定向至:

同名奶奶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同名奶奶》中国当代作家聂钦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同名奶奶

“花女的囡孙嫁给了花女的孙”。

这是我和妻结婚时,村里人笑谈最多的一句话。

与妻初相识,她刚十八岁。当时,我在家门口的服装厂当机修工时,遇见了当时刚来厂里当车工的妻。当时她一头披肩长发,戴着一个嫩黄色的发箍,留着篷松的刘海,两道柔顺的眉毛,让她看起更加温柔可爱了,黄色的开司米毛衣,衬得娇嫩的脸庞愈加白嫩了,给我的第一感觉,这不就是我心中幻想的“她”的模样吗?原来这世间当真有一种感情叫“一见钟情”。

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外地人,主动与她搭讪后,才知道,我们两家相隔仅百米,她刚十八岁,然而十八年来我们竟毫无交集,互不认识

熟识之后,才知道我们两人的奶奶竟然同名,都叫花女。我是长孙,下面还有妹妹弟弟,所以从小跟着奶奶,和奶奶最亲。妻子也是长孙女,也是奶奶带大的,或许是因为奶奶同名的缘故,我们之间便更有了亲近感。而后相知、相恋、相爱。妻子对我说,她爷爷过世的早,她家里奶奶才是大家庭的大家长,她父亲最听奶奶的话,只有奶奶点头了,她们家人的这道关才算过了。孝顺的岳父向奶奶说了我们相爱的事,征求奶奶的意思。奶奶不嫌我家穷人丑,说:“穷点不怕,只要人好,肯做,什么都能做起来的。”

得到了奶奶的同意,我俩的事算是成功了。当年若是奶奶反对,以岳父的孝顺,绝不会忤逆奶奶答应把女儿嫁给我。奶奶真是我的贵人。

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是我们夫妻同名的奶奶给我们牵了红线,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世间有些事真是只有缘份才能解释,让我在奶奶走后又重新有了一位待我如亲孙的同名奶奶。

清明过后,奶奶日渐体弱,小叔叔在奶奶床前陪伴时,为逗奶奶开心,常与奶奶聊起她年轻时的一些故事和与情景。

奶奶年青时是个女民兵。解放那年,奶奶刚刚十八岁。正值热血青春的她成村里的第一批女民兵。我们村既是乡所在地,也是区所在地,时常有对地主恶霸及反革命的的批判镇压活动,奶奶和女民兵队员们积极参加巡查、警戒等活动。

在区政府举行的第一次公审大会上,共处决了五个地主恶霸和反革命分子。英姿飒爽的年轻女民兵,背着长枪,在会场周围警戒,成为了众多参会男女青年羡慕的偶象,回去后纷纷要求参加民兵,保卫新政权。

奶奶当年还是村里的女子篮球队员,常常参加乡镇之间的篮球赛。

有次在桃溪区委组织的各乡镇篮球赛,在陶村中心校举行。当奶奶她们作为东道主队员上场时,陶村的观众更加热情的为她们加油助威。

当奶奶抢得篮球往篮板下运球准备投篮时,观众们“花女加油!”“花女加油!”的热情呐喊声,吸引了场边一位身材高挑、穿着白背心的青年人目光,这位脸上透出一股超出自身年龄的刚毅和自信的年青人就是这次篮球赛的组织者,区委干事郑瑞仁,他也是机关篮球队队员。他看到球场上,那名叫花女的女队员拿着球虚晃一招,躲过对手球员,然后迅速地来了一个三步跨篮,出手投球,球中了!全场发出一阵欢呼。场边的瑞仁看见花女抬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绯红的脸上露出一丝欢快又有点羞涩的笑容,那青春洋溢的笑容,瑞仁的心莫明一动,觉得那是他见过的最美的笑容,接下来的比赛中,他目光再也无法离开那个矫健、动人的身影了。

球赛结束后,郑瑞仁借着球赛组织者与球队交流的机会,找到了这位让他一见倾心叫作花女的姑娘

“花……花女同志,你的球打的真好!”,在主席台上做报告声音宏亮顺畅的年轻区干事,红着脸与一样年轻羞涩的女队员嗑嗑巴巴的交流了几句,陶花女队员就被其他队员叫走了,她回头对他笑了笑,就跑开了,看着远去倩影,瑞仁心中涌起一股甜蜜的感觉。

后来,瑞仁和花女结婚了,这就是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 “爷爷奶奶的爱情真浪漫!”我不由的感叹。

妻子说:“爷爷先后曾担任桃溪区委干事,德云公社、云华公社的文书、副书记等职,曾领导、指挥东垄水库等重大工程建设,奶奶在家做好贤内助,全力支持爷爷的工作。爷爷、奶奶先后有了我爸和两个叔叔,一个姑姑,共四个孩子。我出生时,爷爷给我取名颂华,意为歌颂华主席。爷爷因病去世早,奶奶就成了我们的大家长,主心骨,带着全家同甘共苦,勤俭持家,为儿女们成家立业操心劳累到现在。”

奶奶身体一直很硬朗,前两年,还常常独自一人坐公交往返与县城和老家之间。她为人善良,热情大度,热心公益,村里修桥铺路建庙,还常兼任筹备理事,她不但自己积极捐助善款,还为筹集善款四处奔波,发动家人、亲戚、朋友捐款捐物。 奶奶七十大寿时,她们几个同龄人商议,家里不操办寿筵,发动全村的同龄人,大家把办寿筵的钱拿出,请戏班为全体村民演出三天,娱乐大家,同龄人一起吃碗长寿面,这样既热闹又有意义。这个传统后来在村里一直传承了下来,每年全村七十岁的老人都请戏班一起祝寿,而今已有经传了二十年了。

每有寺庙开光做法事,奶奶都要前去进香捐助。九十多岁的人,虽然头发都已银灰色,但一脸的精气神,红润的脸上没有什么皱纹和老人斑,一身清爽干净的衣服,洪亮的声音,不熟悉的人,都不会相信她已有九十多岁。 在奶奶年老卧床后,小叔叔小婶婶把她接到家中休养照顾,后辈儿孙都尽可能的抽时间去陪伴奶奶,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奶奶说很高兴,很幸福。奶奶一直很积极乐观,每有客人前来探望,总是笑呵呵的,夸奖他们,即使到后期已无体力,说话都已费力,仍然为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竖起大拇指点赞。

老家说,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走了是喜丧,不宜悲伤痛哭,当小叔叔在家庭群发出:“亲爱的母亲安详地睡着了,甜甜的、带着微笑睡着了,去天堂与父亲团聚了。”的信息时,我仍心痛地止不住痛哭,与在小叔叔家守候在奶奶床前的妻通话时,俩人泣不成声,我们是多么舍不得奶奶离开我们啊!

明天就是奶奶离开我们“七七”的日子了,后天就是奶奶离开我们五十天的日子了,正值中秋团圆佳节,愿奶奶和我们,天上人间,共度中秋![1]

作者简介

聂钦,金华市作协会员,近年已在各地报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多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