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魏徵曾經編了一套不為人知的書,中國失傳1200年
魏徵編撰的書 |
名臣魏徵曾經編了一套不為人知的書,中國失傳1200年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各種經典汗牛充棟。就算是經年累月,也不可能讀完。怎樣能夠快速了解其中的精華,是很多人想要實現的事情。[1]
因此,歷史上很早就有人編輯各種精華選本。
早在三國時期,魏文帝就組織人編輯過《皇覽》。南北朝的時候,組織人編寫過《華林遍略》,後來唐朝的《藝文類聚》、宋代的《太平御覽》,都是這方面的著作。
然而,幾千年的歷史中,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精華,尤為簡要的經典讀本,當數魏徵、虞世南、蕭德言等人為唐太宗李世民所編撰的《群書治要》。
只可惜,這部書在中國失傳一千年多年,直到近年,才在中國大地有廣泛影響。
因為所選內容精要而完備,編輯者魏徵等人都是經國大器,使得此書的確成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千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經世寶典。
自唐代起,此書便成為帝王大臣的必讀書,後傳到日本,更是日本皇室經筵日講的必備教材。
古鏡今鑒,政學兩界
共同大力推廣這部書
當代的國學大師饒宗頤曾如此評價《群書治要》說:「《群書治要》是重要的古籍,宣揚它對振人心、端風俗、明得失、知興替尤為重要,有助於鑑古今、匡時弊。」足見此書的當代價值。
馬來西亞的首相馬哈蒂爾曾經讀到過部分《群書治要》的英譯內容,他在看了之後非常感嘆:「沒有想到幾千年前古人的東西,今天依然適用!這是真正的智慧。」並且感到相見恨晚:「若早些年就能看到這些智慧,相信我會把馬來西亞建設得更好!」
這本書在今天的日本依然被視為珍寶。2018年,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代表永青文庫捐贈中國國家圖書館一批漢籍,其中就有《群書治要》日本天明七年(1787)的刻本。
另一位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更是熟讀此書,他曾在一次公開講話中說:「中國古典文化在日本更加廣為流傳。
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學習幾則《群書治要》中的經典句子,體會中國古人的人生智慧。
福生於無為,而患生於多欲。
——卷八 韓詩外傳
一個人最大的福就是少欲知足,
欲望太多,各種患難就隨之而來。
人生的苦惱,
就是想要和需要之間無法實現平衡。
因此,中國古人告訴我們要懂得知足常樂。
天下有三危:
少德而多寵,一危也;
才下而位高,二危也;
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
——卷四十一 淮南子
這三件天下最危險的事情,
很多人自己身處其中卻並不知道。
一個人如果不注重修德,
卻在想法設法追求富貴和厚祿,
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災難和隱患。
蓋德厚者報美,怨大者禍深。
——卷四十二 新序
一個德行深厚的人,自然會得到善報。
如果我們和人結下很大的仇怨,
就會埋下很大的禍患。
所以,人要懂得處處與人為善。
賞罰,政之柄也。
——卷四十六 申鑒
獎賞和處罰,是治國理政的權柄。
不僅治國如此,
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也都是如此。
國之將興,貴在諫臣;
家之將興,貴在諫子。
——卷四十七 政要論
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的領導者,
身邊一定要有敢於提意見的人。
如果都是唯唯諾諾的臣子,
這個國家離敗亡也就不遠了。
唐朝的興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群書治要》雖然是為資政而編,但絕非僅僅適合上層人士閱讀。其內容精良、視野寬闊、篇幅適宜,可以說是五千年來體現中國固有文化的經典讀本。
任何人學習經典文化,都可以選擇從這本書入門。這套《文白對照群書治要》可以說是該書各種版本中的最適宜大眾閱讀的版本。
01原文可靠 校勘精良
《群書治要》的古本有金澤文庫抄本、元和本、天明本三種,《群書治要》學習小組根據這三種底本互校,出版了《群書治要》(校訂本)。
《文白對照群書治要》原文就是以此原文為基礎,改正了通行的天明本的原文錯誤近百處。並增補了原書缺失的第三卷、十三卷和二十卷,是唯一的五十卷全本。
《群書治要》選錄66種典籍,所選內容非常精要,比如《四書五經》,一般人都難以通讀,而精華選本也很少,閱讀《治要》的內容,就是很好的選擇。
此外,選錄典籍有不少是已經失傳,幸好通過《治要》保存其概要。如《政要論》《傅子》《昌言》《中論》等,多達十幾種。
02譯文流暢.精心之作
翻譯好古文,難處不在對字詞的理解,而在對經典的誠敬之心。此心與古人相通,才能譯出神來之筆。
本次出版的《文白對照群書治要》,譯文是《群書治要》學習小組歷時一年半才完稿的,之後經過多次潤色修改,不敢說沒有瑕疵,然確實是一個用心的譯本。
這一點,讀者拿到書自可明辨。
03設計考究
《文白對照群書治要》出版的初衷,就是希望做成一套精緻、好讀、值得典藏的經典好書。
因此,設計之初就用心了解讀者需求,採用一面文言、一面白話的形式,以四號大字排版,每頁紙張採用進口的純質紙,色澤柔和潤滑,不傷眼睛。
分成五冊精裝,其中經部一冊,史部二冊,子部二冊。封面設計典雅大氣、無論自己閱讀、收藏,還是作為禮品,都顯得高端、大氣。[2]
《群書治要》是大唐盛世給中華民族留下的文化瑰寶,雖然遺失海外、塵封千年,其光芒依然超越千古,照亮文明的夜空。
夜深人靜的時候,捧覽這一部寶書,穿越歷史的夜空,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中華先祖的睿智和仁厚。
領悟祖先給我們的諄諄教誨,發心延續中華文明的血脈,這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