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後周皇陵,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陵上村附近,是五代時期陵墓群。現存陵墓包括嵩陵、慶陵、順陵和懿陵。

慶陵為後周世宗柴榮的墓,在新鄭郭店鎮陵上村[1]。順陵為恭帝柴宗訓的墓,位於郭店鎮陵上村東北。懿陵是後周世宗皇后符氏的陵墓,在郭店鎮陵上村內。嵩陵為後周太祖郭威墓,位於郭店村西南約1公里的周莊村。現存冢高約12米,周長110米。慶陵,為後周世宗柴榮墓,位於郭店村西北500米處陵上村。現存冢高10米,周長105米。陵園現存御製祭文碑28通。順陵,是恭帝柴宗訓墓,位於慶陵東北500米處。現存冢高4米,周長40米。墓室和墓道還保存有壁畫。懿陵,是後擊世宗皇后符氏墓,位於慶陵東側100米處陵上村內,冢高3米,周長30米。

目錄

歷史沿革

皇陵位於鄭州新鄭市城北約18公里的郭店鎮附近,由嵩陵、慶陵、順陵和懿陵四座陵墓組成。嵩陵是後周太祖郭威墓。郭威,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的建立者[2],顯德元年(954年)葬於此。

慶陵為後周世宗柴榮的墓,在新鄭郭店鎮陵上村。順陵為恭帝柴宗訓的墓,位於郭店鎮陵上村東北。懿陵是後周世宗皇后符氏的陵墓,在郭店鎮陵上村內。和中國歷史上的秦、漢、唐、宋等封建帝王的陵墓相比,後周皇陵的規模明顯較小,這主要與後周太祖郭威的薄葬思想有關。據記載,郭威在臨終前曾囑咐養子柴榮說,喪事從簡,不要勞財傷民,陵墓務必儉素,不用石柱、石人、石獸、不修下宮,不要守陵宮人,下葬時只用瓦棺紙衣。周太祖郭威埋葬時是否用瓦棺紙衣,尚不得而知,但嵩陵前確無石人石獸。其他的慶陵、順陵、懿陵前也均無石人石獸。

柴榮的功績頗受明清皇帝的推崇,明朝初年,慶陵修建有陵園。陵園呈正方形,邊長約200米。陵墓四周古柏參天,祭壇附近石碑林立。民國年間,軍閥混戰,慶陵遭到破壞。陵前御製祭(祝)文碑僅存44通。文化大革命中部分石碑被砸毀,現僅存33通石碑。現存最早的是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所立,最晚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所立。碑文內容均為讚頌世宗的功績。

據《河南考古四十年(1952-1992)》載:1991年,恭帝柴宗訓順陵被盜,文物工作者在勘察中發現了兩幅壁畫《武吏端斧圖》、《文吏迎侍圖》,另外墓室穹隆頂有天象圖等。因沒有進行發掘,有沒有其他遺物尚無法確知。

視頻

後周皇陵 相關視頻

尉氏周邊系列片-後周皇陵新鄭市郭店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