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后街清真寺位於中國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2003年被列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后街清真寺的歷史年代為明至清。

目錄

建築格局

后街清真寺建築結構獨特,歷史沉積厚重。舊《天水縣誌》記載,該寺「創自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其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秦州重建清真寺樓碑記》贊曰:「其勢嵯峨,高壓岳陽斯樓也」。清真寺原為三進門:頭道門位于澄源巷北口,為三間木結構牌樓,斗拱處豎書「清真寺」,門楣橫書「漸入福地」,「誦經法祖」;二門在大寺巷內,為單檐大開間牌坊,上書「常樂界」三字,背書「抵報元功」、「清真古教」,傳為康熙御題;第三道門是坐北向南三大間過廳進入寺院,古柏、大殿、木樓相互掩映,莊嚴肅穆,穆斯林沐浴禮拜,其景融融。惜在20世紀60年代遭到嚴重破壞。牌坊、山門、姆拉樓被拆、數株古槐、香柏被伐。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天水考察後說,在全國三萬餘座清真寺中,此類宣禮木樓建築僅有兩座,被拆毀實在可惜[2]

風格特點

禮拜大殿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擴建。大殿由前殿五間、後殿三間、前卷棚外廊三部分組成,通長22.3米,進深19.3米,使用面積430平方米,殿內有兩根粗大明柱,系具元代減柱遺風的明代宮殿式木結構特點。頂為歇山單檐,琉璃碧瓦;正脊為蓮花纏枝圖案,中起塔亭寶蓋,獸吻吞脊,且似獸非獸,體現出伊斯蘭哲學理念。鋪間均為五鋪下抄單下昂、柱頭為四鋪作出平昂,結構嚴謹,外觀宏偉壯觀,殿內古樸典雅,肅穆莊嚴。後殿四面角梁起檐,屋頂暗卷接水,風格異於其它建築。大殿屋頂以青色方磚做柵板,白灰勾縫,據古建築專家講,方磚柵板為典型明代建築。大殿正門為五開間四扇門,可折可裝,雕刻精美考究,上眉格為透花「金錢艾葉」圖飾,構圖文雅、刀法嫻熟,保存完好。

視頻

后街清真寺 相關視頻

穆斯林禮拜前德須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