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後調性音樂譜例集

後調性音樂譜例集

《後調性音樂譜例集》是為教科書《理解後調性音樂》的學習而配套使用的。該教科書包括了對25位作曲家32部作品的詳細分析。按照歷史脈絡,這些作曲家從克勞德•德彪西、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直到凱佳•薩利雅赫、奧古斯塔•里德•托馬斯、托馬斯•阿代。所有這32部作品都收錄在《譜例集》中。在可能的情況下,《譜例集》儘量保證作品或樂章的完整性,但如果作品或樂章過長,則刻意選擇最有意義和最有代表性的片段。《譜例集》中還有另外9部作品是用來完成教科書中的分析作業的。這樣,《譜例集》就共有26位作曲家的41部作品。鑑於教科書與《譜例集》之間如此緊密的關係,因此對前者來說,後者就不是一本可有可無的曲集,而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教學用書。

目錄

基本內容

作者:米蓋爾·A.羅伊格·弗朗科利

譯者:杜曉十

頁數:218

ISBN:9787103042571

外文名:Anthology of Post—Tonal Music

開本:16

副標題:後調性音樂譜例集

出版時間:2012-1

定價:42.00元

書名:後調性音樂譜例集

品牌:人民音樂出版社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介紹

《後調性音樂譜例集》是為教科書《理解後調性音樂》的學習而配套使用的。該教科書包括了對25位作曲家32部作品的詳細分析。按照歷史脈絡,這些作曲家從克勞德•德彪西、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直到凱佳•薩利雅赫、奧古斯塔•里德•托馬斯、托馬斯•阿代。所有這32部作品都收錄在《譜例集》中。在可能的情況下,《譜例集》儘量保證作品或樂章的完整性,但如果作品或樂章過長,則刻意選擇最有意義和最有代表性的片段。《譜例集》中還有另外9部作品是用來完成教科書中的分析作業的。這樣,《譜例集》就共有26位作曲家的41部作品。鑑於教科書與《譜例集》之間如此緊密的關係,因此對前者來說,後者就不是一本可有可無的曲集,而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教學用書。

推薦

《後調性音樂譜例集》與《理解後調性音樂》配套使用。「當代外國高校精品音樂教材」系列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精選的一套當前國外各大院校正在使用的權威音樂教科書。

目錄

前言

1.克勞德·德彪西(1862-1918年)《沉沒的教堂》,選自《前奏曲》第一冊,第10首(1910年)

2.克勞德·德彪西《古壺》,選自《前奏曲》第二冊,第10首(1910-1913年)(6)

3.克勞德·德彪西《薩拉班德》,選自《為鋼琴而作》(1894-1901年)(8)

4.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年)《春之祭》,第一部分引子(1913年)(12)

5.貝拉·巴托克(1881-1945年)《豐收之歌》,選自《44首小提琴二重奏》,第33首(1931年)(23)

6.貝拉·巴托克《全音音階》,選自《小宇宙》第五卷,第136首(1932一1939年)(24)

7.貝拉·巴托克《減五度》,選自《小宇宙》第四卷,第101首(1932-1939年)(27)

8.貝拉·巴托克《自巴厘島》,選自《小宇宙》第四卷,第109首(1932-1939年)(28)

9.安東·威伯恩(1883-1945年)《五樂章弦樂四重奏》,叩.5,第二樂章(1909年)(30)

10.安東-威伯恩《五樂章弦樂四重奏》,叩.5,第三樂章(1909年)(31)

11.阿諾德·勛伯格(1874-1951年)《痛苦與期望》,選自《空中花園》,叩,15,第7首(1909年)(33)

12.阿班·貝爾格(1885-1935年)《我在睡夢中降生》,選自《四首歌曲》,叩.2,第2首(1908-1909年)(35)

13.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年)《羔羊經》,選自《彌撒》(1944-1948年)(36)

14.保羅·欣德米特(1895-1963年)《G調間奏曲》,選自《調性遊戲》(1942年)(39)

15.保羅·欣德米特《瑪麗之死I》,選自《瑪麗的一生》(1923年)(40)

16.查爾斯·艾夫斯(1874-1954年)《我們的父輩所愛》,選自《114首歌曲》(約1917年)(46)

17.查爾斯·艾夫斯《籠子》,選自《114首歌曲》(1906年)(48)

18.露絲·克勞福德·西格(1901-1953年)《迪阿風組曲》之4,第三樂章(1930年)(49)

19.路易吉·達拉皮科拉(1904-1975年)《對位練習之二》,選自《安娜莉貝拉的音樂札記》,第5首(1952-1953年)(53)

20.路易吉·達拉皮科拉《四行詩》,選自《安娜莉貝拉的音樂札記》,第11首(1952一1953年)(54)

21.安東·威伯恩(1883一1945年)《多麼高興》,選自《三首歌曲》,op.25,第1首(1935年)(55)

22.安東·威伯恩《鋼琴變奏曲》,op.27,第二樂章(1935-1936年)(57)

23.阿諾德·勛伯格(1874一1951年)《鋼琴曲》,op.33a(1929年)(58)

24.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年)《哀悼》,選自《安魂聖歌》(1966年)(62)

25.皮埃爾·布列茲(生於1925年)《結構Ia》第1一39小節(1952年)(69)

26.米爾頓·巴比特(生於1916年)《為十二件樂器而作》第1一26小節(1948年)(75)

27.奧利維埃·梅西安(1908-1992年)《圖朗加里拉交響曲》,引子,排練號12-22(1946一1948年)(81)

28.埃利奧特·卡特(生於1908年《第二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第35-134小節(1959年)(100)

29.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生於1928年)《音準》(共三頁:「結構圖表」、「模式樣本一頁、「魔力名稱」樣本一頁)(1968年)(110)

30.約翰·凱奇(1912-1992年)《冬天的音樂》(一頁)(1957年)(113)

……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米蓋爾·A.羅伊格·弗朗科利(Miguel A.Roig-Francoli) 譯者:杜曉十

米蓋爾·A.羅伊格·弗朗科利(Miguel A.Roig-Francoli),祖籍西班牙,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高等音樂學院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獲作曲專業學位,在印第安納大學獲音樂理論哲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理論教授,並在伊薩卡學院、北伊利諾伊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伊斯特曼音樂學院等校任教。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作曲理論與實踐、利蓋蒂的音樂、後調性音樂的廣義一致性、音樂理論教學法等。羅伊格-弗朗科利出版的專著包括《音樂背景下的和聲學》(Harmony in context)(麥格勞-希爾出版公司,2003),並曾在美國及歐洲的許多雜誌和百科全書上發表文章和評論。羅伊格-弗朗科利的作品在西班牙(包括八個主要交響樂團和西班牙國家芭蕾舞團)、英國德國墨西哥美國得到廣泛上演,並曾接受西班牙國家交響樂團和西班牙廣播電視交響樂團的作品委約。他的眾多榮譽包括:西班牙國家作曲比賽青年音樂家一等獎(1981)、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作曲家國際論壇二等獎(巴黎,1982)、辛辛那提大學2007年優秀教學獎等。[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