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彌
向彌(363年—421年),原名向靖,字奉仁,小字彌,為避高祖祖諱,改稱向彌。河內山陽人,南朝劉宋開國功臣,北府兵將領。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與劉裕少舊,共同投軍。
東晉末追隨劉裕征討孫恩、平定桓玄、北伐南燕、平定盧循、征討司馬休之、北伐後秦。屢立戰功,歷任寧遠將軍、建武將軍、龍驤將軍、太尉咨議參軍、冠軍將軍、下邳太守、吳興太守等,所在著績,封山陽縣五等侯,後遷督北青州諸軍事、北青州刺史。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稱帝後,加封曲江縣侯,食邑千戶。後遷太子左衛率,加散騎常侍,地位僅次「三公」。
劉宋永初二年(421年),向彌病逝於京師建康,時年五十九歲,追贈前將軍。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向彌,字奉仁,原名向靖,流民出身,為避高祖祖諱,故改稱向彌。向彌祖先原本是河內山陽人,西晉永嘉之亂後,跟隨晉氏南渡。此後,世代僑居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向彌年少時,就與同樣生活在京口的劉裕關係很好,是多年的好友,兩人共同加入北府軍。[1]
隨主征戰
- 隆安三年(399年),孫恩作亂,向彌隨劉裕征討孫恩,回師京口後,劉裕被朝廷拜為建武將軍,而向彌則被任命為參建武軍事。[1]
- 元興三年(404年),桓玄篡位後的次年,向彌又隨劉裕在京口舉兵討伐桓玄,與劉裕一起平定京師建康。劉裕出任鎮軍將軍後,任命向彌擔任參鎮軍軍事,加寧遠將軍。京師建康雖平,桓氏家族仍然在荊楚一帶據兵作亂,向彌遂領命與劉籓、孟龍符率軍征討桓歆、桓石康、桓石綏,在白茅大破桓氏餘黨,斬殺桓歆、桓石康。不久,向彌又率軍攻克了壽陽。[1]
- 義熙三年(407年),向彌升遷為建武將軍、秦郡太守,北陳留內史,領兵駐守在堂邑。劉裕以其平定桓玄之功,奏表封其為山陽縣五等侯。[1]
從伐南燕
- 義熙五年(409年),劉裕北伐南燕,向彌隨從劉裕征討鮮卑南燕。當時,晉燕兩軍大戰於臨朐城外,對峙數月都未決出勝負。劉裕遂命向彌與檀韶等分軍自間道攻打臨朐城。向彌擐甲率先登城,擊斬守城敵軍,斬斷敵軍牙旗,守城敵軍瞬間潰散。此後在劉裕攻拔南燕都城廣固城的戰役中,向彌又率先登城,衝鋒陷陣。 [1]
抵禦盧循
- 義熙七年(411年),盧循屯據蔡洲,以親黨阮賜為豫州刺史,攻逼姑孰城。向彌率領譙國內史趙恢抵禦盧循軍。當時輔國將軍毛修之戍守姑孰,向朝廷告急求援接連不斷,向彌於是率軍進討阮賜,大破敵軍,收穫了許多盧循軍的輜重。戰後,向彌被任命為中軍咨議參軍,領建武將軍如故。盧循退走,劉裕統軍南征反擊盧循,向彌再次擔任前鋒,於南陵、雷池、左里三戰三捷,擊潰盧循軍主力。戰後,向彌被劉裕任命為太尉咨議參軍、下邳太守,將軍如故。 [1]
出守重鎮
- 義熙八年(413年),向彌轉任游擊將軍,不久,又督馬頭淮西諸郡軍事、龍驤將軍、鎮蠻護軍、安豐汝陰二郡太守、梁國內史,鎮守重鎮壽陽。劉裕以其平廣固、盧循的功績,奏表封其為安南縣男,食邑五百戶。 [1] 石頭戍事。劉裕西伐司馬休之時,以向彌為吳興太守,將軍如故,穩固三吳地區。 [1]
隨討後秦
- 義熙十一年(416年),劉裕北伐後秦,向彌以本號隨從劉裕北伐,攻克黃河南岸重鎮碻磝(今山東東阿西北),並在劉裕率軍入黃河西進後,受命駐守於此。之後,向彌又屯兵於石門、柏谷,以防北魏趁機侵擾。當年,升遷為督北青州諸軍事、北青州刺史,將軍如故。 [1]
造宋功勳
- 劉宋永初元年(420年),劉裕稱帝建宋,向彌以佐命功,進封為曲江縣侯,食邑千戶。後遷官至太子左衛率,加封散騎常侍。[1]
向彌逝世
- 劉宋永初二年(421年),向彌病卒,終年五十九歲。武帝劉裕聞耗悲傷痛哭,追贈他為"前將軍"。 [1]
人物成就
人物評價
- 劉裕:"散騎常侍、尚書僕射、鎮軍將軍、丹陽尹徐羨之,監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諸軍事、撫軍將軍、江州刺史華容侯王弘,散騎常侍、護軍將軍作唐男檀道濟,中書令、領太子詹事傅亮,侍中、中領軍謝晦,前左將軍、江州刺史宜陽侯檀韶,使持節、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河北諸軍事、後將軍、雍州刺史關中侯趙倫之,使持節、督北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征虜將軍、北徐州刺史南城男劉懷慎,散騎常侍、領太子左衛率新淦侯王仲德,前冠軍將軍、北青州刺史安南男向彌,左衛將軍灄陽男劉粹,使持節、南蠻校尉佷山子到彥之,西中郎司馬南郡宜陽侯張邵,參西中郎將軍事、建威將軍、河東太守資中侯沈林子等,或忠規遠謀,扶贊洪業;或肆勤樹績,弘濟艱難。經始圖終,勛烈惟茂,並宜與國同休,饗茲大賚。羨之可封南昌縣公,弘可華容縣公,道濟可改封永修縣公,亮可建城縣公,晦可武昌縣公,食邑各二千戶;韶可更增邑二千五百戶,仲德可增邑二千二百戶;懷慎、彥之各進爵為侯,彌改封曲江縣侯、粹改封建安縣侯,並增邑為千戶;倫之可封霄城縣侯,食邑千戶;邵可封臨沮縣伯,林子可封漢壽縣伯,食邑六百戶。開國之制,率遵舊章。"[2]
- 沈約:彌治身儉約,不營室宇,無園田商貨之業,時人稱之。[1]
- 李延壽:劉懷肅、劉懷慎、劉粹、孫處、蒯恩、向靖(向彌)、劉鍾、虞丘進、孟懷玉、孟龍符、胡藩等,或階緣恩舊,一其心力;或攀附風雲,奮其鱗羽,咸能振拔塵滓,自致封侯。 [3]
史籍記載
參考資料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 ↑ 《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上初即位,思佐命之功,詔曰:"散騎常侍、尚書僕射、鎮軍將軍、丹陽尹徐羨之,監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諸軍事、撫軍將軍、江州刺史華容侯王弘,散騎常侍、護軍將軍作唐男檀道濟,中書令、領太子詹事傅亮,侍中、中領軍謝晦,前左將軍、江州刺史宜陽侯檀韶,使持節、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河北諸軍事、後將軍、雍州刺史關中侯趙倫之,使持節、督北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征虜將軍、北徐州刺史南城男劉懷慎,散騎常侍、領太子左衛率新淦侯王仲德,前冠軍將軍、北青州刺史安南男向彌,左衛將軍灄陽男劉粹,使持節、南蠻校尉佷山子到彥之,西中郎司馬南郡宜陽侯張邵,參西中郎將軍事、建威將軍、河東太守資中侯沈林子等,或忠規遠謀,扶贊洪業;或肆勤樹績,弘濟艱難。經始圖終,勛烈惟茂,並宜與國同休,饗茲大賚。羨之可封南昌縣公,弘可華容縣公,道濟可改封永修縣公,亮可建城縣公,晦可武昌縣公,食邑各二千戶;韶可更增邑二千五百戶,仲德可增邑二千二百戶;懷慎、彥之各進爵為侯,彌改封曲江縣侯、粹改封建安縣侯,並增邑為千戶;倫之可封霄城縣侯,食邑千戶;邵可封臨沮縣伯,林子可封漢壽縣伯,食邑六百戶。開國之制,率遵舊章。"
- ↑ 3.0 3.1 《南史.卷十七.列傳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