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花
向日葵花,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的花。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原產北美。具有祛風,平肝,利膽之功效。用於頭暈,耳鳴,小便淋瀝。[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向日葵花
漢語拼音:Xiànɡ Rì Kuí Huā
別名:葵花
性味歸經:味苦,性平。歸肝經
功能:<祛風,平肝,利膽/br>
主治:用於頭暈,耳鳴,小便淋瀝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向日葵花
拼音名:Xiànɡ Rì Kuí Huā
別名: 葵花
英文名: Sunflower Flower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lianthus annuus L.
出處
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花。
採收和儲藏
夏季開花時採摘,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向日葵 一年生草本,高1-3m。莖直立,粗壯,中心髓部發達,被粗硬剛毛。葉互生;有長柄;葉片寬卵形或心狀卵形,長10-30cm或更長,寬8-2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具粗鋸齒,兩面被糙毛,具3脈。頭狀花序序單生於莖端,直徑可達35cm;總苞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被長硬剛毛;雌花舌狀,金黃色,不結實;兩性花筒狀,花冠棕色或紫色,結實;花托平;托片膜質。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淺灰色或黑色;冠毛具2鱗片,呈芒狀。脫落。花期6-7月。
化學成分
花含槲皮黃甙(quercimeritrin)[1]。三匝皂甙,向日葵皂甙(helianthoside)A、B、C,其甙元是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和刺囊酸(echinecystica acid)[2-10],對映-貝殼杉烯酸側柏醇酯(thujanol ester of ent -kaur-16-en-19-oic acid),對映-粗糙裂片酸側柏醇酯(thujanol ester of ent -trachyloban-19-oic acid),對映-貝殼杉烯酣(ent-kaur-16-en-19-al),對映粗糙裂片酣(ent-trachy-loban-19-al),對映-貝殼杉-16β-醇(ent-kauran-16β-ol),對映-阿替烷-16α-醇(ent-atisan-16α-ol),對映阿替烷-16β-醇(ent-atisan-16β-ol),黑麥草內酯(loliolide)[11],4,5-二氫白色向日葵素(4,5-dihydroniveusin)A,絹毛向日葵素(argophyllin)A、B,15-羥基-3-去氧灌木腫柄菊素(15-hy-droxy-3-dehydrodesoxytifruticin),白色向日葵素(niveusin)B,1,2-脫水白色向日葵素(1,2-anthdridoniveusin)A[12]。此外,還含果膠(pectin),其中半乳糖西藏酸(glalcturonic acid)含量較高[13-15],為多聚半乳糖酣酸形式[16]。 花粉含甾醇,主為β谷甾醇(β-stiosterol)[17]。
藥理作用
- 1.對血管的作用:花的水提取物灌流兔耳,有血管擴張作用;對貓皮下注射有短暫的降壓作用;對兔靜脈注射也引起呼吸興奮、血壓下降。
- 2.增強小腸收縮:還能明顯增強小腸收縮,可用於腸無力。
- 3. 退熱作用:酊劑據云有退熱作用。
性味
味微甘;性平
注意=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祛風;平肝;利濕。主頭暈;耳鳴;小便淋瀝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祛風、明目。治頭昏,面腫,又可催生。[2]
摘錄
《中華本草》
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藥理作用
1、花的提取物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
2、花的提取物具有降壓作用。
3、其他作用,引起呼吸興奮、血壓下降,還能明顯增強小腸吸收。可用於腸無力。
4、酊劑具有退熱作用。
相關論述
《寧夏中草藥手冊》:「主治肝腎虛頭暈。」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 1、治肝腎虛頭暈:鮮向日葵花30g。燉雞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 2、治小便淋瀝:葵花1握。水煎五七沸飲之。(《急救良方》)
- 3、治一切瘡:葵花、梔子、黃連、黃柏各等分。為末,冷水調,貼痛處。(《赤水玄珠》葵花散)
附註
葵花也是極佳的庭栽觀賞花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