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呂超(?~416年),小字胡奴,氐族,略陽人,十六國時期後涼宗室。後涼開國皇帝呂光的侄子,後主呂隆的弟弟。

  • 曾勸呂紹殺死呂纂但不果,呂纂政變後一度出奔。後弒殺靈帝呂纂,推呂隆即天王位,呂隆封其為安定公。
  • 同年,後秦姚碩德進攻後涼,呂超領兵出戰,大敗而回。
  • 後涼神鼎三年(403年),呂隆迫於南涼和北涼的連番攻擊,派遣呂超帶着珍寶請求後秦派軍接應東遷,後涼於是滅亡。呂超在後秦被任命為安定太守。
  • 後秦弘始十八年(416年),因參與南陽公姚愔圖謀殺死太子姚泓,事泄被殺。[1]

目錄

基本信息

姓名    呂超  
字號    小字胡奴      
民族    氐族      
官職    安定太守  
出生地   略陽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416年 
所處時代   後涼→後秦   
主要成就   十六國時期後涼宗室    

人物生平

後涼龍飛四年(399年),呂光立嫡子呂紹為天王,自稱天上皇帝,不久病逝。此時呂纂為太尉,掌握軍隊大權。呂超向呂紹進言說:「纂統戎積年,威震內外,臨喪不哀,步高視遠,觀其舉止亂常,恐成大變,宜早除之,以安社稷。。」然而呂紹拒絕,呂超接着說:「纂威名素盛,安忍無親,今不圖之,後必噬臍矣。」呂紹依然沒有採納呂超的意見。後來呂紹在湛露堂接見呂纂,呂超用眼神請示呂紹收捕呂纂,但呂紹拒絕。

同年十二月,呂纂進攻宮城,呂紹命令虎賁中郎將呂開率領禁軍在端門抵抗,呂超也率二千兵協助,然而兵眾都害怕呂纂的威名,全部潰散了。呂紹被逼自殺,呂超逃到了廣武,呂纂即天王位。不久呂纂派使節對征東將軍呂方說:「呂超是一位忠臣,他的義勇值得嘉許,只是不知道治國大道和隨機應變。如今正要依靠這樣忠貞的人,來解救當世的禍亂,向他傳述這意思吧。」呂超於是上疏謝罪,呂纂恢復了他的爵位。

後涼咸寧三年(401年),呂超擅自攻擊鮮卑部的思盤,思盤派遣乞珍向呂纂投訴,呂纂於是命令呂超帶思盤入朝。呂超到都城後非常恐懼,於是收買了殿中監杜尚。呂纂看到呂超後大怒,說:「你恃着你們兄弟幾人勇猛,就想欺負我,看來只有把你殺死,天下才會安定。」呂超聽後頓首謝罪。接着呂纂在內殿宴請眾臣,呂隆在宴會上頻頻向呂纂進酒,呂纂酒醉後帶着呂超等在宮內遊玩。呂超就着呂纂所乘的手輓車在琨華堂東閣不能通過,親將竇川駱騰放下佩劍推車的時機拿劍刺殺呂纂。呂纂下車試圖抓住呂超,反而被呂超刺穿胸部,呂纂趕緊逃到了宣德堂。呂超殺了竇川和駱騰。呂纂的皇后楊氏召禁軍討伐呂超,但是被杜尚制止,接着將軍魏益多殺了呂纂。政變發生後,呂纂的弟弟隴西公呂緯打算討伐呂超,後聽信呂超與其結盟的謊言,單騎入城,被呂超殺死。

呂超讓位給呂隆,呂隆於是即天王位。呂超官拜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司錄校尉、錄尚書事,封爵為安定公。

呂纂被呂超殺了後,呂纂的皇后楊氏和十幾名侍女在城西將呂纂安葬。楊氏將要出宮之時,呂超擔心她攜帶珍寶出宮外,便命人前去搜查。楊氏厲聲責罵呂超說:「你兄弟之間不能和睦相處,手拿利刃自相屠殺,我也是早晚要死的人,還要珍寶有什麼用?」呂超聽到這話後,羞愧地退了出來。之後,呂超又向楊氏詢問玉璽在什麼地方,楊氏憤怒地說:「我已經把它毀掉了。」

楊氏因為相貌很漂亮,呂超打算娶她為妻,便對楊氏的父親楊桓說:「楊皇后如果自殺,禍患就會降臨到您宗族頭上。」楊桓把此話告訴楊氏,楊氏說:「父親大人本來是把女兒我賣給氐人,用來謀求榮華富貴,賣一次就已經夠了,怎麼還可以再賣第二次呢?」楊氏於是自殺而死。

同年,後秦姚碩德進攻後涼,呂超領兵出戰,大敗而回,呂隆只得據城固守。不久,將軍魏益多煽動人心,打算殺死呂隆兄弟,事情泄露後呂隆把他殺死,並且誅殺了三百多家人。當時群臣都求呂隆與後秦講和,呂隆不願意,呂超勸諫說:「通塞有時,艱泰相襲,孫權屈身於魏,譙周勸主迎降,豈非大丈夫哉?勢屈故也。天錫承七世之資,樹恩百載,武旅十萬,謀臣盈朝,秦師臨境,識者導以見機,而愎諫自專,社稷為墟。前鑒不遠,我之元龜也。何惜尺書單使,不以危易安!且令卑辭以退敵,然後內修德政,廢興由人,未損大略。」呂隆依然不願意,呂超接着說「:應龍以屈伸為靈,大人以知機為美。今連兵積歲,資儲內盡,強寇外逼,百姓嗷然無糊口之寄,假使張、陳、韓、白,亦無如之何!陛下宜思權變大綱,割區區常慮。苟卜世有期,不在和好,若天命去矣,宗族可全。」於是呂隆向後秦求和。[1]

後涼神鼎三年(403年),呂隆迫於南涼和北涼的連番攻擊,派遣呂超帶着珍寶請求後秦派軍接應東遷,後涼於是滅亡。呂超在後秦被任命為安定太守。

後秦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臨終前,他的兒子南陽公姚愔圖謀殺死太子,結果事情敗露了。姚泓捕殺姚愔和參與姚愔密謀的呂隆,姚泓命令齊公姚恢殺死安定太守呂超。姚恢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把呂超殺死了。[2]

史書記載

  • 《晉書·卷一百二十二·載記第二十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