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君士坦丁堡之圍 (717年-718年)

君士坦丁堡之圍

圖片來自ancient-origins

717年-718年君士坦丁堡之圍,或稱阿拉伯人第二次圍攻君士坦丁堡,是倭馬亞王朝軍隊對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發起的一次海陸聯合進攻。[1]

目錄

介紹

這場戰役是數十年來阿拉伯軍對拜占庭帝國發動的長期進攻的最高潮。在716年,經過多年的準備,哈里發之弟麥斯萊麥·伊本·馬利克率領的軍隊入侵安納托利亞,阿拉伯人試圖利用拜占庭帝國內部的矛盾,與叛亂的將領利奧結盟,共同攻擊皇帝狄奧多西三世。但利奧奪得皇位後(稱利奧三世)便背叛了阿拉伯人。

在小亞細亞西部沿海過冬後,阿拉伯軍在717年初夏進入色雷斯,建立了圍攻堡壘並封鎖了有巨大堅固的狄奧多西城牆保護的君士坦丁堡。阿拉伯艦隊本計劃與陸軍協同,在海上封鎖城市,但被拜占庭海軍使用希臘火壓制,這使得君士坦丁堡可以通過海路補給,而圍城的阿拉伯陸軍在接下來的冬季中卻遭受了饑荒與瘟疫的折磨。718年春,兩支前來增援的阿拉伯艦隊又因基督教船員的背叛而被拜占庭海軍摧毀,陸上增援則在通過小亞細亞時被拜占庭軍的伏擊擊敗,與拜占庭同盟的保加爾人又襲擊阿拉伯軍後方。最終,阿拉伯人被迫於718年8月15日解圍,出海而去,歸途中,他們又遇到風暴和火山的襲擊,幾乎全軍覆沒。

這次圍城的失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守城成功使得拜占庭帝國得以繼續生存,阿拉伯人則被迫改變了戰略,儘管定期的進攻仍不間斷,但他們放棄了徹底征服拜占庭帝國的念頭。這次戰役使穆斯林對東南歐的進攻被推遲數百年,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背景

在阿拉伯人第一次圍攻君士坦丁堡(674年-678年)後,倭馬亞王朝和拜占庭帝國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680年後,倭馬亞王朝陷入第二次穆斯林內戰的泥潭,使得這一階段中拜占庭帝國在東方占據了優勢,倭馬亞政府被迫向拜占庭繳納大量貢品。692年,倭馬亞王朝最終成為內戰的勝利者,重新與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開始了敵對行動。阿拉伯軍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使得拜占庭的邊境被蠶食,失去了對亞美尼亞高加索諸國的控制。

阿拉伯軍隊通常由倭馬亞家族成員帶領,不間斷地年年進攻拜占庭邊境,占領摧毀要塞和城市。712年之後,拜占庭的防禦顯現出崩潰的跡象,歷史記載中,阿拉伯人的襲擊越來越深入小亞細亞,拜占庭的反擊也越來越少。而在拜占庭方面,自695年查士丁尼二世第一次被推翻後,政權便陷入混亂,二十餘年中皇位更替七次,史稱二十年動亂期,這給了阿拉伯人可乘之機。用拜占庭學者沃倫·崔德戈德的話來說就是:「阿拉伯人的襲擊在其內戰結束後必然會變得劇烈……阿拉伯人擁有的人力、土地、財富都遠遠超過拜占庭帝國,他們決定集中力量攻擊拜占庭,並通過占領君士坦丁堡來徹底消滅它」。

參考文獻

  1. 君士坦丁堡之圍,ancient-orig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