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啟蒙之星:盧梭(柏峰)

啟蒙之星:盧梭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啟蒙之星:盧梭》中國當代作家柏峰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啟蒙之星:盧梭

20世紀著名畫家克勞德·莫奈創作的油畫《白楊樹》,是我最為心儀的一幅絕妙的畫作:在地平線上,幾棵並列的萌動着蓬勃生命力的白楊樹春天溫煦而寧靜的水邊亭亭玉立,鼓脹着昂揚向上的精神,而映照在湖面的樹的美麗的倒影依然茁壯——莫奈晚年把藝術創作的目光投向深邃安定的去處,常常藉助水面的植物的倒影來營構一個超然優美的意境,給人一個全新的藝術感受,而這幅《白楊樹》就典型地體現了他這一獨特的審美追求——在閱讀盧梭著作的時候,總是不斷地聯想到莫奈的這幅傑作。

可能莫奈的白楊樹蘊含着極其自由而旺盛的生命力和盧梭充滿激情和自信的書寫風格有着潛在的關聯吧,盧梭和白楊樹在我的眼前似乎合成同一體了——盧梭著作特別是《愛彌兒》極大的藝術吸引力就在於無處不在的生命意識和不可遏止的激情!

據說,康德是一個生活習慣極有規律的人,大家慣常根據他每天散步經過門前的時間來校正鐘錶。但是,有一回他的時間表打亂了幾天,那是康德讀盧梭的《愛彌兒》到了非常入迷的程度。康德說:第一次讀《愛彌兒》時被那書中的優美的文筆妨害了對其內容的理解,而再讀才能進入內容的世界——可見,盧梭具有多麼大的藝術魅力!

是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開始閱讀盧梭的著作的,閱讀的第一本書是他的《一個孤獨者的散步》。這本書素白色的封面上當中是瘦長的人攜着拐杖的墨色剪影,沿着一徑細長蜿蜒的小路走向遠方……這富於詩意的圖畫頓時吸引了人,然而,就是這本漢譯薄薄的小書,竟然如同雷電般射中了人的心靈,那坦誠的胸襟和敢於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以及淵博的植物學知識,就像一股強大的渦流把人卷將進去而不能自拔。

接着閱讀了盧梭兩卷本《懺悔錄》,對盧梭的一生有了大致的了解,自然,他那清新而優美的敘述文字和如實地交代自己的一切的真實故事,又一次征服了人,不由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和感受,是因為當時社會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一些世界經典著作才陸續翻譯出版,閱讀得到的東西實在有限,比如,和盧梭同時代的伏爾泰、狄德羅等人的著作尚未接觸過,對盧梭還談不上全面的認識,產生這樣的印象是不足為奇的——這也使人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比較確切地了解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單憑一方面的材料是不行的,而要儘可能收集所有的和其有關的材料,無論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這樣才能徹底地了解,得出的結論也才靠得住,不然,憑着一鱗半爪道聽途說,肯定是不會還原出真實的情況的。

盧梭出生於瑞士日內瓦一個鐘錶匠的家庭,出生後不久母親便離開了人世。10歲時,父親被逐放。16歲時,隻身離開日內瓦四處謀生,當過學徒、雜役、家庭書記、教師、流浪音樂家等。難能可貴的是盧梭從不向命運低頭,雖然過着漂泊無定的日子,可是,他始終熱愛讀書,閱讀了大量的社會科學和文學作品,特別對音樂有着天然的興趣及才華。

30歲時,盧梭搬到巴黎,與狄德羅認識,後來直接參與了狄德羅主編有《百科全書》的編寫,這是一項非常浩大的過程,先後有100餘位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師、航海家、軍事專家和醫生承擔了該書有關條目的撰寫,他們在編輯百科全書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為了第三等級利益,以反對封建專制、天主教會和經院哲學為己任的百科全書派——這勢必引起國王路易十五和教會勢力的激烈反抗,不久,狄德羅因發表《論盲人書簡》而被捕入獄。

狄德羅關在樊尚堡監獄,一個月後離開囚室移居樊尚宮,可以接待來賓。盧梭時常前往監獄探望狄德羅。1749年7月的盛暑,天氣非常炎熱。一天,盧梭步行十五六里路去樊尚,手上拿着10月份的一期《法蘭西信使》雜誌,上面刊登了9月28日頒布的一則決定,為了減緩腳步,翻開雜誌,讀到了第戎科學和文學院舉辦1750年「倫理獎」徵文的消息,題目是「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尚是否有益」——看見這個題目,就好像被雷電擊中一樣,竟然引起盧梭一陣靈魂和肉體的震顫,感到被強烈的心跳所壓迫,行走間呼吸困難,倒在一棵樹下,淚流滿襟,卻沒有感到自己的哭,這個過程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才漸漸恢復平靜——這種不可言喻的紊亂伴隨着突如其來的靈感,在醉一般的暈眩的同時,他覺得自己的思想被千萬條光束照亮,大量生動的觀點雜亂無章地湧進頭腦,但是,盧梭沒有忘記,就是在這一刻,一個堅定的信念闖入他的思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社會制度使人變惡——盧梭後來幾次回憶到當時的激動人心的情景——他依靠着那棵橡樹,匆匆用鉛筆寫出了《法布里修斯如是說》的筆記,然後,去見狄德羅。

狄德羅閱讀了他的筆記,建議盧梭進一步展開筆記中簡要提出的觀點,又鼓勵他參加第戎科學和文學院舉辦的徵文。經過反覆修改,盧梭最後以《論藝術和科學》為題寄出應徵——沒有想到的是,1750年,這篇論文獲得了此項徵文的頭等獎!——1753年11月,第戎科學和文學院又在《法蘭西信使》上公布了新的論文題目:「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是什麼?它是否符合自然規律」,而這時期的盧梭的名字在社會上沸沸揚揚:圍繞《論科學和藝術》的此起彼伏的討論、《鄉村占卜師》的巨大成功、《關於法蘭西音樂的信》引起的軒然大波,盧梭成為當時的「新聞人物」——盧梭決定再一次回答第戎科學和文學院提出的問題,不過,得獎與否已經和盧梭無關了,這個問題給他提供了一個通過嚴密論證闡明自己對人類社會的看法的機會,於是,盧梭寫出了《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這部著名論著,他把這部論著獻給了自己的故鄉——日內瓦共和國。

盧梭的《論科學和藝術》與《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兩論」為他一生的浪漫主義思想奠定了基礎——1756年,盧梭接受朋友的饋贈:一座環境優美的鄉村小房子,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在隱居的6年之中,盧梭寫出了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社會契約論》,《新愛洛綺絲》,《愛彌兒》等作品——這三部曲的出版,全面奠定了盧梭在世界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崇高地位。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表達盧梭兒童教育思想的《愛彌兒》這部書,卻給他帶來了一片非議而備受攻擊!事情的經過是這樣:按照法國當時的習俗,一本書出版之前必須經過某些知名人士的傳閱。《愛彌兒》經過外界傳閱後,頓時成為大家爭論的中心。令人奇怪的是,盧梭這本天真無邪、充滿靈感和獨具創見的教育學著作,反而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巴黎紅衣主教克里斯多夫·德·伯蒙德在指控《愛彌兒》的訓諭中指出:盧梭關於人性的最初衝動永遠是天真善良的論點,與《聖經》和教會有關人性的全部學說處於尖銳的衝突之中——這且不說,就是伏爾泰這位法國十八世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也極力貶斥《愛彌兒》;1762年6月9日,巴黎最高法院作出決定:批准總檢察長的自控書提出的判決,認為《愛彌兒》的作者是「自然神教的先知」,並在結論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說明《愛彌兒》的作者提出褻瀆宗教的、可惡的原則,把宗教置於理性的審視之下,提倡一種純粹的人性的信仰,是摧毀教會的權威和削弱人民對國王的尊敬——於是,最高法院下令將這本書撕毀並焚燒,並追究作者的責任,下令逮捕盧梭。

盧梭接到朋友的報信後,立即離開巴黎去了日內瓦,適逢當局焚燒《愛彌兒》和《社會契約論》,並宣布追究作者,只得又逃往伯尼爾,亦見逐,於是輾轉流亡到普魯士管轄下的納沙泰爾的莫爾季耶村。待到生活稍微安定下來,盧梭發表了《日內瓦公民盧梭給巴黎大主教克里斯多夫·德·伯蒙蒙德的信》,公開責問教會與當局,抗議對他的迫害。在這裡,盧梭寫了《山中書簡》。後又潛回巴黎。1766年1月,跟隨英國哲學家休謨離開巴黎,到英國避難——由於各國封建階級反動政府對盧梭的不斷迫害,他患上了被迫害狂,終於在英國爆發出來了,和休謨也鬧翻了。

讀了盧梭《山中書簡》的伏爾泰,從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的立場出發,匿名撰寫了《公民的感情》,其中揭露盧梭說了許多「惡毒的褻瀆上帝」的話,甚至還否認盧梭是一個正直的人,挖苦地說:「這個人身上遺留着放蕩的骯髒;他扮成江湖郎中,拖着一個可憐的女人在山村里遊蕩,眼看着女人的母親死去,他把自己的孩子拋棄在孤兒院門前,卻拒絕一個好心的人將他們收養;公然與一切自然本性為敵,與人類尊嚴和宗教的情感為敵」,確認盧梭三件事:

1.盧梭得了性病;

2.盧梭對勒瓦瑟夫人之死有責任;

3.盧梭遺棄了自己的孩子。

——盧梭針對伏爾泰的揭露,分辨他並沒有得性病,有醫生的診斷書為證;而勒瓦瑟夫人之死也於自己沒有多少的責任;盧梭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相當拮据,不過,盧梭這個人啊,其私生活確實有失檢點!離開華倫夫人後,1744年,盧梭開始與勒娃瑟爾同居,她陪伴盧梭走完了後半程人生,而盧梭只是在晚年和其舉行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形式上的婚禮。勒瓦瑟爾為盧梭共生育了五個孩子,全部被盧梭送進了巴黎的孤兒院!就在他們同居之間,盧梭還與一些貴族夫人保持着曖昧的關係,這些都是讓人們予以詬病口實。

在這裡必須以正視聽的是:一些很不友好的人攻擊盧梭,採取了一系列不大光明正大的手段,包括造謠、污衊、醜化和背後放冷箭等,不僅正面詆毀盧梭的政治哲學觀點,而且還不擇手段捏造事實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企圖在道德品質方面中傷盧梭,比如,盧梭和勒娃瑟爾相依相戀,特別是勒娃瑟爾在生活起居等方面全力照顧盧梭,而有的人卻無中生有,流言蜚語勒娃瑟爾是下等妓女,而且面目醜陋不堪,和盧梭只是肉體的情慾關係等等。實際上,事實並不是這樣:勒娃瑟爾雖然出身低微,但是,年輕美麗,漂亮健康,人品高潔,善解人意,勤於料理家務,有人曾企圖引誘勒娃瑟爾,遭到她嚴詞拒絕,並不願再見到此人。特別是在盧梭的晚年,不但患有嚴重的疾病而且精神一度也瀕臨崩毀,勒娃瑟爾忠誠盧梭的心沒有任何變化,她不嫌辛苦,一心一意地照顧親愛的丈夫,陪伴着盧梭走完了多災多難的一生。

雖然,她可能不理解盧梭的情懷和學術,然而,她卻以自己鮮活而淳樸的心靈,給予了盧梭精神的安慰和靈魂的鎮靜,憑着自己單薄而堅強的身體做了盧梭的後盾!

伏爾泰為什麼和盧梭交惡呢?我以為:伏爾泰和盧梭的階級地位有很大的懸殊且政治主張不同:出身於法國上流社會家庭,且又善於經營取得了可觀的財富,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利益;而盧梭出身下層社會,親身體驗了勞苦大眾的貧窮生活和不幸的災難,所以在啟蒙運動的時候,前者主張是「開明專制」,即實行君主立憲制,更多的是崇尚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而盧梭的主張是主權在民,要求徹底推翻封建王朝;他們的文化背景不同,伏爾泰有着良好的教育環境和學校教育,個人文化教養比較高;盧梭是靠自學走上作家之路的,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養,缺少系統的知識教育卻具有真才實學,前者在欣賞後者的著作的同時,又帶有世俗的居高臨下的懷疑的眼光去看他,這對心靈極其敏感的盧梭確實是一種莫大的輕蔑和傷害,也引起盧梭極大的反感和抵制,他們註定走不到一起。但是,相同的是:伏爾泰和盧梭都達到了他們那個時代的精神高峰,不過,伏爾泰是啟蒙運動文壇一位傑出的文學大師,而盧梭則是浪漫主義的中堅,提倡的人性的思想卻有驚心動魄的強大作用。據說,1792年,關在監獄的國王路易十六讀了伏爾泰和盧梭的著作後,仰天長嘆:「這兩個人滅亡了法國!」——路易十六其實說的不確切,應該說是盧梭的學說有力地推動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上這些是伏爾泰和盧梭本質的差異,另外,由於兩個人由於個人的精神氣質不同以及都具有不羈的獨特個性,都是導致他們敵對的深層原因。

面對着種種譴責和污衊、中傷和曲解,特別是針對對伏爾泰匿名發表的《公民的情感》,盧梭於1766年開始寫作《懺悔錄》——《懺悔錄》名為懺悔,實為抗辯。盧梭在開篇就無比坦然地宣稱:「不管末日審判的號角什麼時候吹響。我都敢拿着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勇敢地大聲說:「『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這就是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請你把那無數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這就為全書定下了論辯和對抗的基調。在這對抗基調的後邊,顯然是一種無法調和異常激烈的衝突:實質上是,這是盧梭與當時法國的知識階層、教會勢力和以國王為首的現存社會制度的衝突,也是一種新的社會思潮與舊觀念的衝突!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里不無譏諷地評價盧梭:「他認為他永遠有一副溫情心腸,然而溫情心腸卻從來沒有障礙他對最好的朋友有卑鄙行動」——這帶有偏見的話對盧梭不公道,恰恰相反,倒是他被一些所謂的朋友的出賣,造謠中傷、打擊陷害甚至落井下石!要說到盧梭的「溫情心腸」,還確實是這樣的,例如,一直到死他都不相信對自己有毀滅性攻擊的《公民的情感》是出自伏爾泰之手,天真地認為伏爾泰那優美的文筆不會下作到如此的地步;他訴說給狄德羅講述的一些自己的私生活和家庭瑣事,也不知道就怎麼傳到了社會上去,成了那些攻擊他的人的「證據」和「事實」——盧梭曾經悲憤地說,一些事情放在孟德斯鳩身上 就沒有什麼,而放在他身上就遭到了這麼巨大的迫害——盧梭和這些所謂的朋友到底誰對誰「有卑鄙行為」呢!俱往矣!——當年盧梭和他的朋友的一切恩怨都消失在歷史的深處並被厚厚的塵埃遮蓋得嚴嚴實實露不出一點兒真實情況了,這消失的和被遮蓋的畢竟影響不了他們各自的偉大和傑出,「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1776年,盧梭艱難地寫完了《懺悔錄》的續篇《一個孤獨者的散步》後,身體急劇惡化;1977年5月,盧梭移居巴黎附近埃爾默農維爾莊園,希圖這裡的清新空氣對身體恢復帶來好處,不幸的是,1978年,盧梭終於在貧窮和一片造謠誹謗中悽然離世……1794年,革命政府遷葬盧梭靈柩於巴黎先賢祠。

要說盧梭的教育思想,先得了解他的政治哲學思想,這是一個整體的思想體系,而教育思想不過是他設想的實現政治哲學建設理想社會的主要途徑之一。盧梭的政治哲學思想的主要觀點體現在他的幾部具有重要影響的論著中。

前邊說過,盧梭的兩篇應徵論文《論科學和藝術》和《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這「兩論」是建構他全部學說的思想支撐,以後的著作都是這「兩論」的延伸而已——在前篇論文中,盧梭強調,藝術與科學的進步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好處,他認為知識的積累加強了政府的統治而壓制了個人的自由,他得出的結論是:物質文明的發展事實上破壞了真摯的友誼,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懼和懷疑。盧梭認為,在自然狀態(動物所處的狀態和人類文明及社會出現以前的狀態)下,人本質上是好的,是「高貴的野蠻人」,好人被他們的社會經歷所折磨和侵蝕,而社會的發展導致了人類不幸的繼續。

生活在社會裡的人們,恐怕都可以體會到社會不平等的存在,那麼,這種不平等的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盧梭認為,人類社會的初期並沒有不平等的現象,那時人類的黃金時代——如果有不平等,也只是生理上的不平等,例如智力和體力上的差異,也就是說,只有自然意義上的不平等,而社會的不平等是不存在的,因而,原始的人們的生活和平安逸和公平。是什麼打破了原始社會的淳樸而寧靜呢?或者說,是什麼打破了這種平等狀態,使社會產生了不平等呢?有這麼幾個原因:

1.人類無限的發展能力。這種能力使人類不斷地向前發展,追求完善,這是不平等的根源。因為,自我完善的能力,使人們有了貪婪之心,於是攀比、欺詐、謊言和謀殺等種種邪惡就會出現了,人類開始墮落的過程;

2.經濟的發達。由於人們掌握了鐵的冶煉促進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穀物產量不斷上升,從而有了剩餘的物質財富,出現了少數人占據了更多的物質財富的可能性;

3.私有之心和私有制的出現。隨着前邊兩個方面的發展,人的私有心萌芽了,進而出現了私有觀念的私有制。

——就這樣,原始的平等狀態消失了,罪惡的歷史出現了,人類社會的不平等現象產生了,而這種不平等經歷了三個階段:

1.財富的不平等。初期,還沒有政治上的不平等,人們一個人只是覺得占有兩個人財富的好處,結果出現了窮人和富人的分化,奴役和貧困也隨之產生了——多數人成了少數人的奴隸。往昔的自由蕩然無存,人變得吝嗇、貪婪和邪惡。

2.由於財富的不平等,引發了政治上的不平等,窮人和富人之間存在着嚴重的衝突,富人為了保護他們的財富,試圖建立國家,而國家的功能就是協調社會衝突和解決社會矛盾,為了不再因為他們之間因為財富的多寡而激發的衝突與矛盾,就有必要訂立契約,一邊保護弱者,約束強者。國家就這樣誕生了。可是,這個契約是騙人的,國家的建立並沒有給窮人帶來幸福,反而成為富人的枷鎖窮人的工具。當然,開始國家的官吏還是選舉產生的,後來權利就成了官吏們的私有財產,專制制度建立起來了。

3.暴君制度下的不平等。這是不平等發展的終極,原來合法的權力變成專制的暴力,暴君成為一切人的奴隸主。不過,在暴君的後面,又產生了另外一種平等,這就是在暴君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是暴君的奴隸,奴隸們以暴君的意志為意志。原先訂立的建立政府的契約也就失效了,因為暴君破壞了原來的約定,沒有遵守契約所允諾的內容——這樣的後果是:每個人就立即恢復了原來的自由,恢復了原來的天賦權力,因而就有權推翻暴君的統治,以便重新建立契約國家,確立約定的平等。暴力曾經支持過暴君,現在暴力又反過來推翻他,暴君是不能埋怨的:壓迫者被壓迫,否定者被否定,這是合理的事情。

盧梭的看來,不平等發展到極端就會走向反面,即自我否定,從而走向新的平等——這種新的平等不是回到原始平等的狀態,而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真正的平等,是通過全體公民的約定而建立起來的,這個契約的社會中所有的人都一律平等,主權歸人民所有。

在《社會契約》中,盧梭表達了自己的理想社會。人為什麼必須訂立契約呢?是為了自由,是為了尋找一種人們在其中能夠平等地結合起來的社會形式。這是社會契約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在這樣的結合體裡,每一個結合體的人身和財富都得到保障,並且服從這個結合體而不失去自由,像從前一樣自由,服從這個結合體就是服從自己。盧梭的社會契約的全部內容是:「每個結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權利全部都轉讓給整個的集體」。着重點是「全部轉讓」:在這個約定中,所有參與者的條件都是均等的,沒有任何人有所保障,這是平等的前提條件,假如不是「全部轉讓」,有的人是部分轉讓,有的人則是全部轉讓,那麼,轉讓的條件已經不平等了,那就無法保證轉讓以後的平等;只有「全部轉讓」,才能夠使結合體儘可能地達到完美;由於這一契約的絕對平等,所有參與者奉獻出去的,與得到的同樣多。這個契約之所以能夠保證平等,就是因為它不是統治者與統治者的約定——這樣的約定永遠不可能平等,而是同一身份上的平等。這個契約必須經過全體一致的同意,即是只有一個人不同意,也是無效的。同樣,要是一個人不遵守,它就會失效,惟其如此,才可以稱之為「公約」。因為是全部的權利的轉讓,而不是某些人或個人,所以,我服從那個根據約定所設定的法律的時候就仍然是服從我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服從別人的意志,因為這個法律是經過我同意的,是根據我參與的約定建立起來的。當然,這個契約也可能受到破壞,然而,一旦受到破壞的時候,即當根據契約建立起來的政府違背了契約的目的,人民就有權收回他們交出去的那些天賦權利,就立刻恢復了原來的具有的天然的自由,從而放棄原來的約定,人民有權推翻違背他們意志的政府——人們交出去的權利由誰來掌管和行使呢?自然要交給一個公共機構,這就是國家。這個機構的成員是經過全體公民投票選舉產生的。公意構成主權,這個主權必須掌握在人民手中。所謂的公意,不是眾意,也不是團體的意志,更不是個人的意志,而是全體經常的意志。公意是比較穩定的和合理的部分,而且是合乎大多數人的要求的部分,所以,在表達意志的時候就可以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盧梭還認為,為了保持意志的統一性,國內不應該有黨派。人民主權也是不可轉讓的,立法權由全體人民的意志構成。人民主權也不能夠被代表,主權由人民自己來行使——這就是盧梭的《社會契約》的主要內容和觀點。

盧梭不但是偉大的政治哲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教育理論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愛彌兒》這本著作中。在這本著作中,盧梭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

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這是和當時歐洲和法國的社會以及思想文化以及教育進程有着密切的關係——1789年大革命前,法國還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還屬於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等級制度森嚴。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法國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雖然不能和英國相比較,但在歐洲大陸上卻是工商業最發達的國家,資產階級已在法國形成並開始強大起來。但是,這時候的法國社會,資產階級仍然被歸入第三等級(包括其他所有的人,2000萬農民,約400萬城市商人和工匠),被歸入第三等級的資產階級感到自己的經濟實力同社會和政治地位越來越不相稱:沒有政治權利,只有納稅的義務;財產得不到法律的保護,還要受到第一等級(由教士組成,在法國2450萬人口總共有10萬人左右)和第二等級(由貴族組成,總數約有40萬人左右)的封建貴族的歧視。因而,法國資產階級很自然地要求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取消森嚴的等級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獲得與他們日漸增長的經濟力量相稱的政治權利和社會聲望,這是那個時代的主潮流。

當時的歐洲國家,傳統的古典主義教育正占據着統治地位,學校教育變成了與世隔絕的地方,嚴重地摧殘了人的心智發展,尤其是法國,天主教統治着學校教育,古典主義和神學占統治地位,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嚴重地壓抑着兒童的天性,如此嚴酷的教育現狀,引起了不少啟蒙思想家尖銳地抨擊封建專制和教會的黑暗,要求教育改革——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就是在這種歷史社會背景下形成的,巨著《愛彌兒》就是他公然向古典主義教育的挑戰,也是他偉大的教育思想的公開宣言!

自然教育思想的特徵是: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教育觀,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集中地揭露了傳統的封建教育的弊病,是以反對封建專制及其教育為宗旨,在法國18世紀資產階級大革命中自然教育思想無疑起到了巨大的影響,英國教育史學家柯蒂斯在他的《教育思想簡史》中這樣指出:「盧梭的教育思想跟他的政治哲學是結為一體的。不理解他的教育理論,就不能了解他的政治哲學。」此話真有見地!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深刻地闡述了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天性的原則。傳統教育忽視兒童的天性,自然教育以自然哲學為理論基礎,明確提出教育要服從自然永恆的法則。自然教育強調在活動中學習。讓兒童在自然中學習,多給他們以真正的自由,讓他們自己多動手,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取真知識。自然教育提出了新的理想的教育。

盧梭自然教育的原則:教育要「順應自然」——在《愛彌兒》中,他如是說:「如果你想永遠按照正確的道路前進,你就要始終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前邊已經說過,盧梭的教育思想和他的自然哲學思想密切相關的,他認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在盧梭看來,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自由的,而在人類進入到文明狀態之後,文明人違背了自然法則,濫用自己的自由,從而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現象。其二,人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理性。人類具有上帝賦予的理性,因而,能過在感覺的基礎上,通過理性活動,形成複雜的觀念和知識,並用來指導自己行動。人應該在「順應自然」教育下,讓理性得到發展。

盧梭明確指出,教育歸於三個來源:「自然」、「人」和「事物」——他是這樣在《愛彌兒》里論述的:「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於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事物。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這三種教育互相聯繫,目的是一致的。在這三種教育中,自然教育不能由人來決定,事物教育也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夠由人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是可以由人自己控制的。因此,必須以自然教育為中心,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從自然教育,三者圓滿配合併趨於自然的目標,才能使兒童受到良好的教育。

那麼,盧梭的「自然」的概念是指什麼呢?他說:「我們生來是有感覺的,而且我們一出生就通過各種方式受到我們周圍事物的影響。可以說,當我們一意識到我們的感覺,我們便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產生這些感覺的事物,我們首先要看這些事物使我們感到愉快還是不愉快,其次要看它們對我們是不是方便適宜,最後則看它們是不是符合理性賦予我們的幸福和美滿的觀念。隨着我們的感覺愈來愈敏銳,眼界愈來愈開闊,這些傾向就愈來愈明顯,但是,由於受到了我們習慣的遏制,所以它們也就或多或少地因為我們的見解不同而有所變化。在產生這種變化以前,它們就是我所說的我們內在的自然。」這裡所說的「內在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適應兒童的天性的發展,促進兒童身心的自然發展,人的天性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須適應不同時期兒童的天性發展,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教育遵循兒童自然發展還要注意兒童的個性差異,「每個人的心靈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它的形式去指導他;必須通過它這種形式而不能通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花費的苦心取得成效……你必須好好地了解那你的學生之後,才能對他說第一句話,先讓他的性格的種子自由自在地表現出來,不要對它有任何束縛,以便全面地詳詳細細地觀察它。」盧梭的意見是正確的,只有對了解了兒童之後,尊重兒童的個性差異,才能對他的天性發展予以正確的指導,使他合乎自然地成長與發展。

盧梭的教育目的是:自然教育以培養「自然人」為目的。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於基礎》這本書里,他就論述:「人的自然狀態(自然人)」,這種「自然人」是身心健康,不受傳統束縛天性發展的新人,完全為自己而生活,不依從任何固定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職業,能順應各種客觀變化的需要,他刻畫的「愛彌兒」就是這樣的「自然人」,無論在外形還是心靈、理智和本領以及謀生手段諸方面都是出類拔卒的。

教育出來的「自然人」是社會中的自然人,不是一個回到原始社會的野蠻人,而是在理性社會裡能充分發揮自己天性,又能把自己看做社會的一員,所以,這樣的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會公民,兩者合為一體的人——培養「自然人」的目的,具有反封建的進步意義,有利於資產階級革命,是資產階級企圖推翻封建專制統治而自己走上歷史政治舞台具有先進理念的理想化的人。

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愛彌兒》這部著作中,此書共分五卷,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

1.嬰兒期。初生—2歲,是嬰兒期。這一時期兒童特徵,盧梭說:「人生的第一個時期,就是缺乏和軟弱的時期。他最初的呼聲便是哭叫和落淚。他感覺到各種需要,但不能滿足這些需要,只能用哭喊來請求別人幫助他。」又說:「嬰兒能接受成人所不能接受的改變,他的肌肉是柔韌的,你無論叫他如何轉動,都不費力;成人的肌肉比較僵硬,所以非遇強暴的外力是不能改變它固有的動轉方式的。所以我們能使兒童強壯,而不能危機他的生命和健康;縱或稍有危險,也是不足介意的。」——這就是嬰兒時期的兒童身心特徵,依據這個身心特徵,盧梭認為嬰孩時期的教育應以身體的養護和鍛煉為主,應通過合理的飲食、衣着、睡眠和遊戲,養成健康的體魄,為兒童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礎。

2.幼兒期。2歲—12歲,是「理智睡眠期 」。其心理特徵為:「在理性發達的年齡以前,兒童所接受的只是感覺印象,不是觀念」。既無感情又無思考,僅能感覺而已,還不曾意識到自己的生存——這就是說,兒童是沒有觀念而僅有感覺印象的。盧梭認為,兒童由於沒有觀念,便不能有真正的判斷和記憶。他說:「我以為兒童不能判斷,因而也沒有真正的記憶,他們記住了事件的聲音、形狀和感覺,但是很少具有觀念,更難懂得事件彼此的關係……他們的知識全屬於感覺領域,並未入於理解的範圍」——因此,感覺教育才是這個時期的主要內容。

3.青年期。12歲—15歲,屬於青年期。盧梭認為:「在十二三歲時,兒童能力增長之速遠遠超過他的需要。」又說:「我曾說過,個人能力超過需要的時期,若非絕對是他能力最強的時期,也是比較上能力最強的時期。這是他一生中最可珍貴的時期。」——盧梭認為這個時期是理性發展的時期,他說:「我們領導兒童通過感覺領域而達到理性的邊界了」,「最初兒童只有感覺,如今有了觀念;從前他只能發生感情,現在他能思索了」。一般地說,人在青年時期已有理性發展的條件和要求,所以它是進行知識教育的時期,盧梭明確地說:「這正是他工作、教學和探索研究的時期」。

4.青春期。16歲—20歲,是青春期。青春期的特徵是:一是情慾發動的時期。盧梭形容道:「正像先有海波的咆哮,然後暴風雨隨之而來,青年的正在成長的情慾的聲息,也便宣告這狂暴變化的到臨。」二是他們開始意識到社會關係的時期。盧梭說:「人的正當的研究是他和環境的關係。當他只能由物理的性質來說明他的環境時,他應當就他和事物的關係來研究自己;這是兒童期應做的事。當他開始明了道德的性質時,它應當就他和別人的關係來研究自己,這是他終身應做的事情。」由於青春期的這兩種特徵,盧梭因而主張青春期教育應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為主。

盧梭自然教育的主體思想,德國彼得·昆茲曼等三位學者共同編著的《哲學百科》,對盧梭的政治哲學和教育思想用精美的繪圖做了直觀的表現,其中教育部分是這樣表述的:

1.注重自然環境;

2.取消一切課本;

3.避免社會的負面影響;

4.要有健康的體魄;

5.在事物中學習;

6.教師不過是學生的保護者。

——事實上也是這樣:盧梭極力反對書本誦習和空洞的文字說教,強調兒童從自然中探索真理,追求真正和有用的知識。他說:「我憎恨書籍,他只教我們談論我們不懂得的事體。」又說:「教師所教的是為了什麼呢?文字!文字!文字而已!在他們所誇示的種種教給兒童的科學中,他們永不注意選擇兒童真正有用的知識,因為兒童們不得不去應付事實,也無法不全盤失敗了。」——因此,他建議道:「請勿以文字教育給予你的兒童,它應當是純由經驗而學習」,「凡是他們能夠由經驗中學習的事體,都不要由書本去學習」。同時,盧梭提倡師生在共同活動中進行教學,盧梭說:「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你都要從做來教學,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沒有問題時,才進行文字教學。」 這個觀點很重要,在「做」中學習,也就是通過活動來學習知識,體現了他的在事物中讓兒童學習的理念。盧梭積極倡導尊重兒童天性的自由發展,因為兒童天性好動,在好動這一天性基礎上發展出好奇心,在天然好奇心的驅使下,兒童不斷探究,發現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事物。所以,貫穿盧梭教學論的一個中心思想是:「問題不在於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於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基於此,盧梭提出了良好教學原則:即發現教學,而發現教學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學問的興趣」和「學問的方法」,這兩個要素是兒童獲得知識,發現真理的工具。教給兒童自己使用工具去學習,要比教師直接給兒童灌輸知識的意義大得多,因為兒童憑藉工具就可以去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東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兒童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兒童學習的引領者和保護者。

簡而言之,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按照彼得·昆茲曼他們的觀點,就是:避免讓學生墜入社會的負面影響中,其目標是心的教育,途徑是否定性教育,教育者不應灌輸思想,這是盧梭詬病當時教育的弊端之處。兒童要自己通過經驗學習,教育應該適應兒童的發展。因此,「在第一個階段,兒童應保有其獨立性,自己在事物當中學習。青少年時期,學生應接受藝術、文學與宗教的訓練,也該考慮他的社交需求。教師的責任是提供健康的環境,讓學生在體能上也有所增進」。

研究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繞不開的問題是他究竟為什麼把目光投向教育呢?說到底,盧梭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社會,這是他全部著述的目的。該通過怎樣的途徑來實現自己的「理性社會」,盧梭精心設計了兩條主要道路:一條是他在《社會契約論》中論述的自由與平等的道路,而另一條就是他在《愛彌兒》中提出的通過自然教育的道路,這兩條道路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而後一條道路,實際上是全面顛覆封建專制的道路,難怪《愛彌兒》出版後引起那樣大的風波以至於盧梭四處遭受迫害,而死後又備受哀榮的癥結所在:一是這本著作着實威脅到封建專制的政權生存,二是這本著作為法國資產階級提供了最為切實的革命途徑——哦,這就是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價值所在!

也許盧梭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在《愛彌兒》中體現出來的自然教育思想,對世界教育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以至於有人比喻是「教育上的哥白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新教育和舊教育的分水嶺。這個評價確實很有分量也很有見地!自然,由於時代的原因,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缺少教育科學理論的支持,也缺少嚴密的邏輯體系和教育實踐經驗,有的論斷屬於主觀臆斷的東西,但是,盧梭提出的尊重兒童天性的教育原則,成為後人教育革新的指導思想。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明日的學校》里說得好:「盧梭一生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有許多是愚蠢的。但是,他認為教育應當建立在兒童的天賦能力以及研究兒童需要的基礎之上就可以發現而的天性是什麼,這是正確的。」應該看到,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精髓:尊重兒童的天性,至今仍然是教育實踐中一個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

很欣賞盧梭的書信體小說《新愛洛綺絲》,他筆下描寫的美麗的田園風光、風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愛情、細膩的心理活動、微小的心靈顫動……對人產生了不小的藝術吸引力,特別是平民知識分子聖普樂和他的學生、貴族小姐朱麗的愛情悲劇,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文學作品如果是作者的自敘狀的話,在這部小說里,未必沒有盧梭的影子——從這個側面入手去探究盧梭的情感世界,怕要比單純看《懺悔錄》要真實生動得多,感性往往在理性不留意的地方逍遙自在地散步,而這是真實感知和深入理解一個人的天賜良機。

客觀地說,盧梭的著作有些地方在論述過程中條理不清缺少內在的聯繫,拖泥帶水糾纏不清,可是,這些掩蓋不住盧梭清新剛健帶有鋒芒的思想以及包含詩意的洶湧激情,對此,拜倫讚嘆道:

自我折磨的詭辯家,

狂野的盧俊

這鼓吹痛苦的人,他給

激情施了魔法,並從困苦

中擠出勢不可擋的滔滔雄辯……

——拜倫說對了,激情與雄辯,這是盧梭最為吸引人的藝術魅力所在,也是盧梭著作顯著的風格,特別是一些具有格言色彩的話語蘊含着深刻的意義,至今仍然有着鮮活的生命力,例如,「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在寂寞無聊中,一個人才能感到跟關于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處」等等——這些濃縮着思想哲理和生活經驗的話語,就像璀璨的明珠,散落在盧梭那浩瀚如秋天的夜空一般美麗的篇章中,一起閃耀着不朽的光芒……偉大的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席勒把他和古希臘偉大的先哲蘇格拉底相提並論:

蘇格拉底死在詭辯家手裡,

盧梭受盡基督徒折磨而死,

盧梭——他要把基督徒改化成人。

是啊,要把基督教徒改化成人,這是非常非常艱難的工作,在這條改化的道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個光榮的犧牲者——別說改化了,就是稍有對基督教教義的懷疑都會引來瘋狂的報復和反撲!哥白尼雖然很早就證明了地球繞着太陽轉動這一科學現象,為了防止受到教會勢力的迫害,他寫的《天體運行論》直到古稀之年將要告別人世的時候才刊發出來;布魯諾堅持和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提出「宇宙無限論」,極大地震撼了教廷的統治地位,被教廷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上。盧梭是大無畏的,他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堅決打破被腐朽反動的封建專制思想和教會勢力束縛了許久許久的人的精神枷鎖,解放被壓制和囚禁的靈魂,還原人的自然的真面目——為此,他不懈地鬥爭,頑強地抵抗一切打擊和迫害,絕不屈膝於任何陰暗的東西,而且,他敢於把自己的一切袒露在世人面前,是好是壞,讓後人去評說吧!同時,盧梭又是新時代的春燕,他歡呼新的世界的誕生,極大地鼓舞了資產階級革命,並為人類的思想史和教育史留下了豐富的珍貴遺產——我國宋代的偉大文學家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他依然淡定從容,在一次野遊途中偶遇風雨後,欣然所寫的《定風波》這首詞里,有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真是堪為千古名句,形神並茂地表達了他面對人生的起伏榮辱那種曠達超然的心態,這是達到了極高的精神境界之後才能具有的大情懷大胸襟呵——現在,把它用來形容盧梭卻也是恰當不過的。在智者的面前,一切煙雨都是瞬間就會隨風而逝的東西,惟有思想恆在——即就是雲橫秦嶺,也依然靜穆地屹立!

閱讀莫奈的油畫《白楊樹》得到的無以比擬的精神愉悅,而就在這樣的心靈狀態下再一次走向盧梭,試圖和他的靈魂契合,不知道這種因為畫作里那剛健挺拔飽滿着生命汁液的白楊樹而激起的心緒,還能不能又一次降臨在我的身上,但我肯定地說:盧梭會永久地活着,雖然他有着明顯的斑痕,也正是因為這明顯的斑痕,才使人覺得他的可愛與真實,如同那無論生長在歐陸大地還是世界上任何一塊土地上的白楊樹一樣,只要歷史還在延續,其生命就會染綠腳下的土地…… [1]

作者簡介

柏峰,男,陝西蒲城人。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