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凱聲(1900-1997)江蘇省宜興人,1922年畢業於上海倉聖明智大學文科,赴法國留學,1924年畢業於法國里昂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30年回國,任國民政府外交委員會委員,上海法學院、東亞大學等校董及教授,並任中外文化協會理事長。抗戰期間,投靠汪偽政府,淪為漢奸,歷任汪偽政府要職,抗戰勝利後被以漢奸罪逮捕。新中國成立後被釋放,1997年病逝。 [1]

吳凱聲
出生 1900年
江蘇宜興
國籍 中國
職業 律師、政客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吳凱聲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宜興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97年

職業 律師、政客

畢業院校 法國里昂大學

人物生平

吳凱聲(1900-1997),江蘇宜興人。1922年畢業於上海倉聖明智大學文科,赴法國留學,1924年在法國里昂大學法律系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任巴黎大學最高國際法學院研究員、巴黎比較法學院通訊院士。1925年至1926年,任英國倫敦大學校外研究員,並在巴黎聖拉薩中法銀行任高級職員。1926年歸國,在上海為開業律師。1928年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兼任中法、中意寧案委員,後轉任外交部、中央銀行法律顧問,仍在上海執行律師事務。1929年任國際聯盟中國代表辦事處秘書長;8月任駐瑞士使館代辦,全權公使。1930年回國,任國民政府外交委員會委員,上海法學院、東亞大學等校董及教授,並任中外文化協會理事長。兼任上海工商聯合會、碼頭工會、印刷工會、電車工會法律顧問,併兼任明星電影公司法律顧問。抗戰期間,投靠汪偽政府,淪為漢奸。1939年任汪精衛偽政權中央候補委員。1940年3月,任汪偽政府考選委員會副委員長;6月任汪偽憲政實施委員會委員。1941年9月,任汪偽駐意大利大使。1942年2月,兼駐克羅地亞公使。1943年9月,任汪偽外交部次長;同年任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最高國防會議副秘書長。1945年1月,任汪偽撤廢各國在華治外法權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抗戰勝利後,被以漢奸罪逮捕。1951年被送到上海郊區大豐農場勞改,後被釋放。1965年任上海外國語職業學校法語教授,後任華東師大歷史系教授顧問、外國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國國際文學研究員。1982年,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1997年8月27日,因病在上海辭世,終年97歲。

人物作品

吳凱聲著有《我國不平等條約》、《吳凱聲博士回憶錄》、《繪畫詩稿》、《吳凱聲詩詞集》、《國際法概論》、《國外法學知識譯叢》等。

少年求學路

  吳凱聲號丹農,生於1900年11月12日,出身自江蘇宜興商人之家,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已家道敗落。   在18歲的時候,吳凱聲從宜興來到上海,進入倉聖明智大學學習。倉聖明智大學在哈同花園愛儷園(原址位於今日上海展覽館),是猶太裔上海房地產大亨哈同在1915年創辦的,設在哈同花園裡。   所謂倉聖,即倉頡,傳說中的漢字創造者,倉聖明智大學奉倉頡為先師。雖說號稱「大學」,實際上沒有正規的大學課程,只是學生均由哈同免費提供食宿以及學費,算是哈同的一項「善舉」。正是這所免費的學校,使吳凱聲打下學業的基礎,尤其是學習了英語。   當時,著名學者王國維也是倉聖明智大學教授,吳凱聲曾師從王國維學習《人間詞話》,鑽研詩詞。後來吳凱聲有所感便寫下詩詞,竟然達484首之多,被譽為「法界詩人」。   吳凱聲的運氣不錯。當他在倉聖明智大學學習了3年後,遇上同盟會元老吳稚暉在法國里昂創辦中法大學,招收官費生。吳凱聲考上了。1921年7月,吳稚暉帶領120多名官費生乘船前往法國留學,21歲的吳凱聲是其中的一個。   中法大學當時正處於草創時期。吳凱聲在中法大學讀了一段時間,便轉往裡昂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中國憲政史》。這時候,他失去了「官費」資助,便兼任上海《申報》、新加坡《新國民日報》駐歐特約通訊員,以稿費維持生活。   1924年,24歲的他在法國里昂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博士學位,奠定了這位「民國大律師」一生的事業基礎。因博士論文《中國憲政史》受到好評,當年就由巴黎齊亞法律出版社出版。   在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吳凱聲前往巴黎,任巴黎大學最高國際法學院研究員、巴黎比較法學院通訊研究員,世界比較法的權威華特•龍培兒成為他的導師。他的研究從法學兼及政治、外交、經濟,開始寫作論著《中國不平等條約史》。   1925年至1926年,吳凱聲任英國倫敦大學校外研究員,並在巴黎聖拉薩中法銀行任高級職員,同時又到巴黎最高國際法學院研究外交。   1926年末,在法國求學5年,拿到法學博士學位,攜着在法國出版的《中國憲政史》《中國不平等條約史》兩本專著,戴着一副圓形近視眼鏡,留着小鬍子,穿一身筆挺西裝的吳凱聲回到上海。

嶄露頭角的「陳阿堂案件」

  吳凱聲在上海租界開辦了律師事務所。雖說吳凱聲初出茅廬,但是那時候「留法法學博士」寥若晨星,何況他是當時能用英語、法語出庭辯護的第一位中國律師,且兼任上海法科大學教授,使他的律師事務所名聲響亮。

  吳凱聲作為律師,第一次在上海嶄露頭角,引起廣泛注意,是1926年的「陳阿堂案件」。

  陳阿堂是一位人力車夫,某天一個日本水手喝醉了酒,要陳阿堂拉他到十六鋪碼頭。達到後,日本水手不付車費,陳阿堂向他討要車費,日本水手竟然惱羞成怒,動手毆打陳阿堂,以致陳阿堂被打成重傷,送往醫院之後死去。

  吳凱聲聞之,立即挺身而出,免費為陳阿堂家屬打官司,並出面與日本駐滬總領館交涉,要求嚴懲兇手,給予賠償。吳凱聲的義舉,受到上海媒體的關注與讚揚。日本長崎法庭最終判肇事的日本水手有期徒刑三年,並給予陳阿堂家屬以經濟賠償。

  「陳阿堂案件」之後,吳凱聲的律師事務所在上海灘很快就風生水起。這一案件恐怕也表明,吳凱聲是一位具有政治眼光的律師。1928年,他出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兼任外交部、中央銀行法律顧問,使他的律師事務所聲望倍增。

職業生涯的輝煌時期

  此後,吳凱聲走上仕途。1929年夏,他離開上海前往瑞士日內瓦,出任國際聯盟中國代表辦事處秘書長,兼任中國駐瑞士特派全權公使。

  吳凱聲在瑞士工作了3年,於1932年回國,在上海黃金地段——南京東路36號——開辦「吳凱聲法律事務所」,成為當年上海灘規模最大的私人律師事務所。

  這時候的吳凱聲,亦官亦律師,聲名鵲起,成為上海灘最有名的律師,他還擔任明星電影公司法律顧問以及胡蝶等著名演員的私人法律顧問,他的名字不斷隨明星的緋聞、離異之類案件而見諸媒體。

  吳凱聲進入了他律師生涯的頂峰,所謂「當年他與人談話兩個小時可得一根金條,辦兩件小案可購一輛汽車」,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大把大把賺錢,在上海市中心霞飛路(今淮海中路)附近的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612號購置了一座很大的花園洋房,內有亭台樓閣,還有一個網球場。

  吳凱聲周旋於三教九流之中,吳公館成為上海達官、富賈、名流以及青紅幫頭目出入之處。另一方面,吳凱聲的專業能力也被中共地下黨所認可與看重,以拯救被捕的中共幹部。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廖承志案」。

  接下「廖承志案」

  1933年3月29日,吳凱聲公館來了一位江西口音,留着小鬍子,穿一身西裝的中年男子,此人便是楊杏佛。楊杏佛曾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秘書。1932年,他與宋慶齡、魯迅等發起和建立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他擔任副會長兼總幹事,主持日常工作。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曾多次營救遭非法遭捕的中共黨員和民主人士。

  吳凱聲跟楊杏佛早已相熟,此前吳凱聲已受宋慶齡之邀,擔任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義務法律顧問,並任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營救政治犯五人委員會(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沈鈞儒和吳凱聲)委員。

  吳凱聲記得,楊杏佛當時十分鄭重地對他說:「我受何香凝、孫夫人、蔡元培先生的委託,聘請你為廖公子的律師,出面營救廖公子。」吳凱聲當即慨然允諾。

  廖公子,即廖承志。廖承志之父廖仲愷,乃國民黨元老,曾是孫中山的左臂右膀,1925年8月20日在廣州被右派勢力所暗殺。廖承志之母何香凝亦為國民黨元老,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廖承志是廖仲愷、何香凝之獨子,1908年9月25日出生於日本東京大久保。

  1925年,17歲的廖承志加入中國國民黨。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之後,19歲的他脫離了國民黨。1928年8月,20歲的他在上海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夏,廖承志在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此後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蔣經國成為同學。1931年春,廖承志到荷蘭鹿特丹,建立中華全國總工會西歐分會,組織並領導那裡的中國海員。

  1932年,廖承志回到上海,擔任了中國海員總工會中共黨團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部長。他身穿舊西裝,在上海工人中間奔走,從事秘密工作。

  但是,這個短髮、八字眉,28歲的小伙子,也引起國民黨密探的注意。1933年3月28日下午,當他走進上海市中心山西路五福弄9號秘密聯絡處時,猝不及防,便被一群密探抓獲。那密探是國民黨的「老閘捕房探員」和法租界的「法捕房探員」。

  翌日,上海各家報紙醒目披露了這一新聞。上海灘馬上被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了:國民黨政府居然逮捕國民黨先烈遺孤,豈有此理!

  首先聞訊趕來的是楊杏佛,他向何香凝表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將着手營救廖承志工作。而營救廖承志,需要聘請一位律師出庭辯護,伸張正義。楊杏佛與何香凝商議,定下了律師人選——吳凱聲。

  廖案既已披露於報端,萬眾關注,捕房便把此案交「江蘇省上海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當時簡稱「高二分院」)審理。「高二分院」的院長郁曄宣布,3月31日下午2時,開庭公開審理廖案。郁曄又名郁華、郁曼陀,即郁達夫之兄。

  營救廖承志

  3月31日午後,位於四川北路的「高二分院」尚未開庭便已座無虛席,旁聽席上坐滿上海各報記者、各界代表、廖的親屬及關心此案的群眾。

  第一個發言的是捕房律師甘鏡,他稱廖承志等三人「危害民國,應解往南京,依法制裁」。接着,「上海市公安局」法律顧問詹紀鳳律師又對廖承志一案的嚴重性論述了一番。

  終於輪到吳凱聲發言了。吳律師言詞懇切,為廖承志辯護道:「廖公子為先烈仲愷先生之嗣,且僅此一子,自被捕後其母何委員思念異常,致舊疾復發,昨已暈迷一次,今仍臥床,忍泣以對。黨國有殊勛之人,而使其後嗣遭此牽累,能不痛心?」

  接着,吳凱聲拿出何香凝當天上午在病榻上寫的親筆信,當眾宣讀,駁斥捕房律師甘鏡提出的問題。

  法庭辯論進行到下午5時。庭長宣布休庭片刻,與推事、檢察官磋商,然後宣布:「羅登賢、余文化、廖承志三犯移交市公安局。」

  廖承志等隨即被押入「上海市公安局」的一輛紅色汽車。這時,吳凱聲急忙跳入自己的黑色轎車。轎車裡除了他的司機外,還坐着他的保鏢趙志和,以防萬一。當紅色汽車揚長而去,黑色轎車緊緊尾隨。

  吳凱聲為什麼要緊盯那輛紅色汽車呢?因為何香凝、楊杏佛和他曾一起分析過形勢,最擔心的是廖承志等人會被秘密押往南京。一旦到了南京,連個下落都弄不清,營救就困難了。總算還好,那輛紅色汽車兜了一個大圈,並未駛往南京。

  吳凱聲進入「市公安局」之後,當即去找該局局長。這位局長姓文,他的哥哥跟吳凱聲在法國留學時是同學。吳凱聲要文局長給市長吳鐵城掛電話,明確給予答覆:「放,還是不放?」

  大約晚7時,吳鐵城在電話里告訴公安局長:「廖承志可以『責付』釋放。羅登賢、余文化仍舊看押。」所謂「責付」,即由律師負責,保證在被告保釋之後隨叫隨到。

  「由我『責付』。」吳凱聲說道,「另外,中委何香凝、柳亞子兩人願做廖公子擔保人。」大約到了夜11時,總算辦畢有關手續,從獄中解出廖承志,當即由吳凱聲陪同,驅車前往廖承志母親何香凝的住處。

  兩月之後,6月18日,楊杏佛倒在國民黨特務的槍口之下。吳凱聲冒着生命危險出面處理楊杏佛身後事宜,並在法租界巡捕房找回楊杏佛記錄眾多民主人士名單的筆記本,轉交給蔡元培,保護了許多的民主人士。

  何香凝為了表達對吳凱聲律師的感謝之情,當年曾親筆作《猛虎圖》相贈,讚許他在法庭上勇猛如虎。

  人生轉折:失足與入獄

  吳凱聲在「紅得發紫」、如日中天之時,卻似乎暈頭轉向,一失足成千古恨。吳凱聲受到汪精衛的賞識,邀他加盟汪偽政府,他竟然答應了。在1939年至1945年期間,吳凱聲曾出任汪偽政府外交部次長、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最高國防會議副秘書長等職。

  隨着抗日戰爭的勝利,吳凱聲被國民黨當局投入了監獄。這位大律師從雲端摔落地下,偌大的吳公館也不再姓吳。

  吳凱聲入獄之後,婚姻也宣告破裂:吳凱聲的第一位夫人是一位留日的新女性,後因個性不合與吳凱聲離異。此時,上海名醫楊妙成與妻子愛倫離異,愛倫嫁給了吳凱聲,生下吳立峰、吳立嵐、吳立崗三子。在吳凱聲被捕之後,愛倫在上海江蘇路另購花園洋房,帶着三個兒子在那裡生活,宣布與吳凱聲脫離關係。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上海,吳凱聲依舊落寞,再度入獄。1951年,吳凱聲被送到江蘇鹽城大豐農場勞改。

  1955年,當陳賡視察上海時,得知吳凱聲關押在大豐農場,說道:「在30年代初期,上海有位大名鼎鼎的律師,叫吳凱聲,他身為國民黨黨員,卻能在國民黨的法庭上維護正義,為共產黨人辯護……我見此人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實為敬佩。」

  不久,吳凱聲得以獲釋。出獄之後的吳凱聲無法重操舊業當大律師,而是在上海外國語職業學校擔任法語教授,算是發揮他的一技之長。

  由於早年吳凱聲在法國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曾與許多法國名人淵源頗深。比如1984年11月,法國總統密特朗和夫人訪問上海時,就曾在法國駐滬總領事館特地宴請吳凱聲及家人,這使吳凱聲再度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對於往事,吳凱聲侃侃而談,但是對於他在汪偽政府中的經歷,則諱莫如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