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璋
吳國璋,1919年出生,參加過反圍剿鬥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援越抗法戰爭、抗美援朝戰役等,於1951年犧牲在朝鮮戰場,是朝鮮戰爭中犧牲的最年輕的副軍級幹部。
吳國璋 | |
---|---|
出生 |
1919年 安徽金寨 |
逝世 | 1951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軍人 |
知名於 | 烈士 |
吳國璋(1919年-1951年),安徽金寨人。1929年商城起義爆發後,參加童子團,翌年11月參加紅軍,1934年隨紅二十五軍北上長征,在長征途中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二十五軍師青年幹事。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旅政治部幹事、縱隊組織股股長,冀魯豫軍區營長、團政治處主任、團長,東北民主聯軍副師長,第四野戰軍師長。參加了遼瀋、平津、廣西等戰役。1949年被派往越南,參加援越抗法戰爭,任軍事顧問團顧問。[1]
目錄
人物生平
吳國璋將軍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他1930年參加紅軍,當時剛滿十一歲。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爆發後,隨部開赴冀魯邊區,任地方游擊隊負責人,後調回三四四旅政治部任職。1942年4月初,調任河南省南樂縣基幹團團長,率部在日軍的鐵壁合圍中,縱橫馳騁,連挫敵軍,受到根據地軍民的交口稱讚。1943年被冀魯豫軍區授予「戰鬥模範」稱號,此後,他先後任第十旅三十團、二十九團團長,在東北參加了長春阻擊戰、大窪反擊戰、三打靠山屯及大黑林子追殲戰、昌圖和彰武攻堅戰等數十次有名的戰鬥。
1947年4月,被提任二縱五師參謀長,翌年7月任師長。在遼瀋戰役中,他率部占領義縣,不久又承擔突破錦州城的主攻任務,殲敵7600餘人,為遼瀋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之後,又回師參加了解放瀋陽的戰鬥。12月中旬,率部入關,在平津戰役中一次斃傷俘敵1.7萬餘人,為天津的解放立了功勳。在全國解放的最後階段,他率部南下,過黃河,渡長江,參加了江西剿匪、湘贛戰役、連克忻城、上林、賓城等地。1950年,吳國璋率部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第三十九軍副軍長,參加了臨津江戰役,第四、五次戰役,以及防禦戰的指揮,不久,任第三十九軍代軍長。
1951年10月6日,他在去平壤志願軍總部開會,乘一輛吉普車返回軍部途中,當車行駛到平壤東北的成川郡附近時,突然遭到美軍飛機的空襲。吳國璋同志左肋處中彈,不幸犧牲,年僅32歲。吳國璋犧牲時,警衛人員在他的衣袋裡發現了一份染上鮮血的賬單,賬單上清楚地記錄着他從志願軍後勤部門借的100元錢的開支情況,連幾角幾分都未遺漏。吳國璋同志犧牲後,第39軍軍長吳信泉,親自將這位紅軍時期就共同戰鬥的親密戰友送回國內,安葬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2] 如今,坐落在鴨綠江邊的抗美援朝紀念館裡,陳列着吳國璋同志那份染血的賬單,並收藏有吳國璋同志的幹部履歷表、部隊發給其家屬的烈士通知書等珍貴物品,是人們緬懷這位為國捐軀將軍的珍貴資料。
文獻參考
- ↑ 朝鮮戰場上犧牲的最年輕的副軍級幹部
- ↑ [1]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