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吳子兵法》,中國古代著名兵書,《武經七書》之一。相傳戰國初期吳起所著,戰國末年即已流傳。《漢書·藝文志》稱「吳起四十八篇」,《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載為一卷。今有《續古逸叢書》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六篇,分上下兩卷。

《吳子》是在封建制度確立後,戰爭和軍事思想有了顯著發展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這時,軍隊成分的改變,鐵兵器和弩的廣泛使用以及騎兵的出現,引起了作戰方式的明顯變化。它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戰爭理論、軍隊建設和作戰指導方面的觀點。

《吳子》主張「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續古逸叢書》影宋本,下同),把政治和軍事緊密結合起來,所謂「文德」,就是「道、義、禮、仁」,並以此治理軍隊和民眾。認為「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強調軍隊、國家要和睦。所謂「武備」,就是「安國家之道,先戒為寶」,必須「簡募良材,以備不虞」。它把戰爭區分為義兵、強兵、剛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質,主張對戰爭要採取慎重的態度,反對窮兵黷武。

它主張兵不在多,「以治為勝」。治,就是建設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當,退不可追,前卻有節,左右應麾,雖絕成陳,雖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當。」要求選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殺敵立功的人,作為軍隊的骨幹,並「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對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異,使「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以發揮各自的特長;按照同鄉同里編組,同什同伍互相聯保,以對部眾嚴加控制;採取「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的教戰方法,嚴格訓練;明法審令,使「進有重賞,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嚴不可犯;將領必須與士卒同甘苦,共安危,獎勵有功者,勉勵無功者,撫恤和慰問犧牲將士的家屬,以恩結士心,使其「樂戰」、「樂死」;要「任賢使能」,選拔文武兼備、剛柔並用、能「率下安眾、怖敵決疑」的人為將。

它強調料敵用兵,因情擊敵。針對齊、秦、楚、燕、韓、趙六國的政治、地理、民情、軍隊、陣勢等不同特點,提出了不同的作戰方針和戰法。例如:對齊作戰,「必三分之,獵其左右,脅而從之」;對秦作戰,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時,再「乘乖獵散,設伏投機」;與楚作戰,則「襲亂其屯,先奪其氣,輕進速退,疲而勞之,勿與爭戰」;同燕作戰,則「觸而迫之,陵而遠之,馳而後之」和「謹我車騎必避之路」;與韓、趙作戰時,則「阻陣而壓之,眾來則拒之,去則追之,以倦其師」。

它還強調「審敵虛實而趨其危」。指出有八種情況,不需再卜問吉凶,即可向敵進擊,在十三種情況下要「急擊勿疑」,旨在乘隙蹈瑕,不失戰機;又列舉了不需占卜即可決定不與敵作戰的六種情況,要「避之勿疑」。並進一步指出「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它還注重「應變」,提出擊強、擊眾、谷戰、水戰、圍城等具體戰法。它最早對養馬和騎戰做了專門的論述。 《吳子》繼承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有關思想,在歷史上曾與《孫子》齊名,並稱為「孫吳兵法」,因而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現有日、英、法、俄等譯本流傳。

作者簡介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 吳起一生歷侍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肅宗時將吳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內容預覽

吳起儒服以兵機見魏文侯。 文侯曰:「寡人不好軍旅之事。」 起曰:「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今君四時使斬離皮革,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涼。為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車奄戶,縵輪籠轂,觀之於目則不麗,乘之以田則不輕,不識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備進戰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猶伏雞之搏狸,乳犬之犯虎,雖有斗心,隨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故當敵而不進,無逮於義矣;殭屍而哀之,無逮於仁矣。」 於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觴,醮吳起於廟,立為大將,守西河。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余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吳子曰:「昔之圖國家者,必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