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屯鄉位於武夷山市北部,東北部與嵐谷鄉浦城縣交界,南連上梅鄉,西與城東鄉、洋莊鄉接壤。境內多山地,北部主嶺崗海拔1471米,東部與上梅鄉交界的大王山,海拔1554米,主要河流吳屯溪,為崇陽溪支流。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4421公頃,常住人口18842人。[1]

中文名: 吳屯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武夷山市

地理位置: 武夷山市北部

面 積: 24421 公頃

政府駐地: 吳屯社區

電話區號: 0599

郵政區碼: 354309

人口數量: 18842人(2017年)

著名景點: 瑞岩禪寺

車牌代碼: 閩H

目錄

建制沿革

北宋初年以來直至清朝,吳屯鄉稱為新豐鄉(俗稱北路)。以後彭、翁、吳、陳、岳五大姓各據一村,各村以姓氏命名,即:彭屯、翁屯(閩王王審知的丞相翁承贊晚年曾定居於此)、吳屯、陳屯和岳屯。吳姓居官顯赫,遂稱吳屯。宋時,鄉人彭路、翁德輿中特科狀元。歷代該鄉中進士者24人。民國24年,吳屯屬第六區,區公所駐大渾。民國25年為第二區公所駐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吳屯設第五區公所。1955年10月,第六區嵐谷併入吳屯。1958年改制為幸福人民公社。1961年6月,分設成吳屯、嵐谷兩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吳屯鄉。

社會事業

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全鄉有中學1所,小學73所,有鄉文化中心站和中心衛生院各1所。吳屯鄉是老革命根據地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加強老區建設,改變了交通閉塞的舊貌。上村、小渾、大渾、嶺根、紅園等老區基點村都己通公路。

區位交通

吳屯鄉位於武夷山市北部,一般都是從武夷山市區轉車到達。武夷山市區乘車到吳屯鄉,有兩個乘車點:第一個是位於五九中路(西門頭)此處乘車較為方便,每天有定期班車前往;第二個是位於五九路長途汽車站旁的武夷山短途汽車站,乘武夷山至嵐谷方向鄉村客運班車到達。

行政區劃

轄17個村委會:~201_吳邊村、~202排頭村、~203街路村、~204彭屯村、~205小渾村、~206大渾村、~207上村村、~208紅園村、~209大際村、~210小際村、~211小寺村、~212陽角村、~213後源村、~214嶺根村、~215麻壢村、~216後乾村、~217倪壢村。

風景名勝

瑞岩禪寺

在吳屯鄉政府北面的瑞岩山麓,唐朝廣明元年(880),高僧辟支和尚(俗名翁藻光,844~928)于山下建寺,取名瑞岩寺。寺廟布局巧妙別致。辟支在此居住數十年,香火極旺,閩王王延鈞曾禮聘至福州,禮遇甚隆。瑞岩寺建築面積4065平方米,還有山林300畝。寺外現存有一棵古銀杏樹,胸圍達7.1米,堪稱福建古銀杏之王。另有扣冰橋等古蹟。該寺總占地面積1175.2平方米,建築面積4064.74平方米擁有山林300餘畝。廟前有胸圍7.1米的千年古銀杏樹一株,堪稱福建古銀杏之王。有三板株古樟樹。寺前有溪澗,溪上建有百米長的可供遮風避雨的古建築廊橋。琉璃蓋頂,雕龍刻鳳,栩栩如生。橋下溪水清澈見底,游魚可數。相傳當年藻光和尚冬天曾在此溪扣冰而浴,故名扣冰溪、扣冰橋。寺後有瑞應寶塔,安奉扣冰古佛遺骨。瑞岩寺背倚大山,依勢而建,布局巧妙,錯落朋致。寺中有「龍井」,能浮銅幣,人稱井水「飲之祛病」。傳說建寺時,所有木材均由井中浮出,取之不竭。現井中尚餘一截,千年不腐。該寺有山、水、岩、洞、塔、橋、亭、閣、樓、殿之勝,古樹崔巍,蔚為大觀。趙抃、朱熹、劉韞、劉子羽、李佑、黃嘉賓等名流先後寫下數十篇讚美詩文。曾任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參加政事的趙抃,在任崇安縣縣令時瞻仰該寺,寫下七律一首:「寶界香園接翠微,此焉空寂遠塵機。寒冰扣曉人無垢,古劍藏秋谷有輝。水石潺潺湲迷客徑,松雲灑落護禪扉。我來笑彼名韁鎖,斜日匆匆策馬歸。」大儒朱熹厚愛此寺,曾題詩九首,例如:《奉陪彥集克父同游瑞岩謹次莆田使君留題之韻》:「踏破千林黃葉堆,林間台殿郁崔嵬,谷泉噴薄秋逾響,山翠空濛畫不開。一壑只今藏勝概,三生疇昔記曾一,解衣正作留連計,未許山靈便卻回。」瑞岩禪寺系扣冰古佛在中年之時已譽滿七閩之際所創建,規模宏麗,香火鼎盛,堪稱一方名剎,世稱其可與天台、曹溪並峙。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該寺題匾「瑞岩禪森」,這是對該寺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真實寫照。

扣冰古佛

扣冰古佛,俗姓翁,法名藻光,武夷山吳屯人,生於唐會昌四年(844年)二月八日,河西節度使翁承欽之子。十三歲依吳屯清潭寺行全為師。先後助師修創清潭寺和興福寺。唐廣明元年(880年)彭王當捐募巨金建瑞岩寺於吳屯山下,請翁藻光擔任住持。晚年被閩王王延鈞請入王廷,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坐禪講經,最後在鼓山湧泉寺圓寂。瑞岩寺地處東畔山、將軍山、馬舔岩之間,田園山色構成一幅美景。歷代不少文人墨客,跋山涉水,慕名而來,並題詩讚美。南宋大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曾策杖尋訪,並作詩一首《詠瑞岩寺》「踏破千林共葉堆,林間台殿欲崔巍。欲泉噴薄秋愈響,山翠空濛畫不開。一壑祈今藏勝跡,三生疇昔記會來。解衣正作留連計,未許山靈便卻回。」此外他還留有歌頌唐將軍、葛將軍和周將軍的題贊。宋代吳屯也受程朱理學的影響,朱熹的得意門生蔡元定(號西山)來到瑞岩寺拜謁辟支古佛神位之後,又擇得瑞岩寺鄰近的東山隙地一塊,建東山寺一座,與自己的「西山」之號對應,以志促成扣冰佛教與朱子理學的相互兼容。農曆二月初一,是吳屯每年一度最熱鬧的迎佛祈安的傳統民俗日。鄉民前往瑞岩寺迎請辟支古佛及其護法神唐、葛、周、宋四大將軍的神像巡遊吳屯鄉九會(吳屯鄉所在地根據自然村劃分為九個小會,俗稱九會)。隊伍所到之處,鄉民主動燃放爆竹迎接,以示祈求菩薩保佑合家安康、五穀豐登。時光疾逝,轉眼千年。瑞岩寺香火依然長盛不衰。而且善信功德絡繹不絕,山門、照璧等建築就是由善信捐資修建。加上武夷山市政府與吳屯鄉政府的重視,瑞岩寺與扣冰古佛作為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組成部分,作為武夷山主體旅遊風景區的外圍人文景觀,必將與武夷山一起越來越受世人的囑目,並由此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經濟概況

1993年全鄉糧食總產達1253.5萬公斤,工農業總收入5213.50萬元,全鄉農戶人均收入577元。鄉辦企業興旺,有11個廠場,紡織器材廠列為國家二級企業,所生產的寶塔管等評為部優產品,遠銷日本、美國等7個國家和香港地區。當年鄉辦企業總產值2950萬元。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特產有香菇、筍乾、草紙、順太紙等。

視頻

武夷山市吳屯鄉瑞岩禪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