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吹箫
吴市吹箫 |
近义词 :吴市之箫 反义词 : 出 处 :《史记》 体 裁 :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
吴市吹箫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 wú shì chuī xiāo ,意思是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目录
原文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1]
典故
春秋时期,楚平王为太子建聘娶秦哀公的长妹孟嬴为夫人,命费无极到秦国去迎亲。费无极发现孟嬴貌美,而费无极是一个小聪明层出不穷的野心政客,急于爬上宰相的位置。当孟嬴到郢都后,费无极劝楚平王自娶。楚平王好色,不管儿子作何感想,居然掉包,让一名齐女冒充孟嬴,自娶孟嬴为夫人。
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德高望重,在楚国非常有威望,他力谏楚平王,想让他不要这样做,这样不仅坏了伦理纲常,更何况各国使节云集郢都,这样做的话会贻笑与诸侯。于是君臣二人就吵了起来,伍奢大骂楚王昏庸无道。
楚平王又听信费无极的谗言,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次子——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悬挂伍子胥的画像,以便将其捉拿归案。
伍子胥跑来跑去,也不知爬了多少山,涉了多少水,受了多少饥,最后跑到了楚国边境昭关,见楚军把守严密,自己无法过关,一夜间急白了头发、胡须和眉毛,并吃了火炭改变了自己的声音。
伍子胥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他很同情伍子胥的不幸遭遇,便让他在家中住下,帮他想办法混出昭关。后来,东皋公找到一个容貌与伍子胥长得很像的人,给他穿上伍子胥的衣服,让他先过关,结果假的伍子胥被守关将士抓住。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
伍子胥就趁这个时候溜了出去。他一路向东走,先到了齐国,齐国为与楚国交好,也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在孙武的帮助下逃往吴国,好不容易走到了吴国,但是身上的钱财已经用尽。伍子胥只好打扮成一个叫花子的模样,在大街上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相国。
视频
吴市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