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德星,男,漢族,1952年5月生,山東無棣人。1971年進入原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學習,1974年大學畢業並留校擔任教師,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青島海洋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校長[1]

吳德星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
出生 1952年5月
山東無棣
國籍 中國
母校 原山東海洋學院

2019年11月16日,增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

目錄

人物簡介

1986年8月至1992年1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修習博士研究生,歷任海大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3]、國家教委物理海洋開放實驗室副主任、學校黨委委員、海洋環境學院物理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海洋環境學院常務副院長、學校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學科建設與學位管理辦公室主任、科研處處長、副校長、黨委常委。第五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九、十屆地球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海氣相互作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海科委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等5個學術期刊的編委或特邀編輯。2005年7月6日起擔任中國海洋大學校長

個人履歷

1971年3月—1974年8月,山東海洋學院學習;

1974年8月—1980年9月,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系教師;

1980年9月—1983年9月,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系碩士研究生;

1983年9月—1986年8月,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系助教、講師;

1986年8月—1992年1月,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研究生;

1992年1月—1994年9月,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4年9月—1995年5月,青島海洋大學國家教委物理海洋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1995年9月—1996年2月,青島海洋大學黨委委員、海洋環境學院物理海洋研究所副所長;

1996年2月—1997年4月,青島海洋大學黨委委員、海洋環境學院常務副院長;

1997年4月—1997年10月,青島海洋大學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學科建設與學位管理辦公室主任;

1997年10月—1998年9月,青島海洋大學科研處處長;

1998年9月—1999年9月,青島海洋大學副校長;

1999年9月—2005年7月6日,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10月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5年7月6日--2014年7月,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校長;

2012年2月16日增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山東省委員會委員。

2012年2月23日增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山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社會兼職

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球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洋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五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九、十屆地球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海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國際海科委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等5個學術期刊的編委或特邀編輯。

研究方向

海洋環流動力學,近海環境質量預測機理與方法,數據同化 與融合技術。

研究成果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和課題,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課題,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等共20餘項。基於對赤道深層射流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密度水體的運輸或形成所產生的局部性浮力振盪激發的波動以及關聯的能量輻射和赤道波沿赤道的局部性能量輻聚是形成赤道射流的主要機制的觀點。基于洋底渦旋的研究,提出洋底渦旋應遵從鋒面地轉動力學,且以不同 效應的重要程度,洋底渦旋的變化和遷移規律遵從5種相應的次鋒面地轉動力學的觀點。基於熱帶海區波動研究,建立了熱帶海區波致環流動力學和波致物質輸運理 論框架。基於對熱帶海區觀測資料與模式研究,提出熱帶海區混沌混合和輸運是熱帶海區物質與能量混合與輸運中非可忽略分量的觀點。提出了以有效位能變化研究熱帶太平洋上層海洋熱力與動力現象年代際變化成因。研究的途徑,提出了以能量級聯為主線研究渤黃東海海洋物理環境演變及其環境效應的學術思路。並以首席科 學家的身份適時組織承擔國家「973」計劃「中國東部陸架邊緣海海洋物理環境演變及其環境效應」項目。主持完成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環境專項調查,主持 編寫了《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編制大綱。

相關信息

大學要與浮躁功利保持距離

當前中國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全民教育觀念的功利性傾向越來越濃。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教育的本質,阻礙了教育的科學發展,進而削弱了未來中國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切實關注。

教育的功利性傾向首先是對人的評價標準上表現出對分數的苛求與偏執。我們不能簡單地反對或取消標準,因為如果離開了分數,可能連基本的公平也做不到。但分數至上的觀念已經滲入了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中,成為束縛探索精神、壓抑創造性培養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

吳德星
  吳德星 教授

其次,對大學專業的評價標準上表現出對就業取向的急功近利。如今,不僅是家長、學生在就業時急功近利,希望一踏出大學校門就能得到較高的職位,相關部門也要求大學在專業設置上與就業掛鈎。這種心態的產生和出現有其複雜的社會背景,但大學首先是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高等教育組織,而絕不僅僅是為當前社會輸送普通職員的技能培訓機構。尤其是以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的高校,更應該自覺拓展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引領的功能。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即便有些學科看似冷門,但只要它是社會發展和知識積累所需要的,大學就應該為其保留一席之地。

功利性教育的另一傾向,是對大學辦學效益的評價標準上,表現出對大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太過短視。服務社會是大學的功能之一,大學必須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大有作為,但是不能極端化。學術多樣性和包容性是大學學術生態系統的本質特徵,若長時間、過分強調大學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會誘使大學偏離自身的使命,追逐短期效益,既而變得越來越浮躁。大學要與這種浮躁功利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一個寬鬆安靜的環境,使教師和學生能夠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在引領社會、着眼未來、進行原創性研究等方面自由探索。如此,大學才能真正為民族育人才,為國家儲智慧。

要扭轉教育的功利性傾向,需要社會各界的重視和參與,而大學僅是社會的一個單元。作為大學,要克服功利性教育產生的不利影響,首先要回到「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基本問題上來。

現在中國有2700多所不同類型的大學,不同定位的大學應錯位發展。以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的高校應該始終堅持以培養學術型、創業型的創新人才為目標,通過不斷匯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用於人才培養,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此外,我們還應該從一個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來理解服務社會這一理念。大學應着力發揮人才和學科綜合的優勢,側重定位於服務社會這個大鏈條的上游和中游,以協同創新的大思路統籌高校與行業、企業各自的優勢,共同促進科技創新和轉化。

期待社會各界行動起來,抑制、淡化教育的功利性取向。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才可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實現創新發展,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為人類的福祉作出應有的貢獻。

吳德星:構築創新人才培養文化的思考

尊敬的李政道博士,尊敬的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非常高興能夠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代表來參加首屆創新中國論壇,我謹代表中國海洋大學對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也預祝首屆創新中國論壇圓滿成功!

剛才,李先生以自己的經歷對錢老之問給予了回答,張校長又從大學的本質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尤其是結合交通大學的實踐,闡釋了大學如何培養人才。下面,我僅從構築創新人才培養文化的角度向諸位談一下我們的思考和實踐。

首先,什麼是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應該是個充滿好奇心、表現出非凡的想象力、洞察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且自由、獨立發展的人。同時創新人才的基礎應該是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我們對創新人才的一個基本看法。

創新型國家呼喚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人才的培養中最最根本的基礎是什麼?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單位,文化至關重要。就大學而言,文化是核心競爭力所在,因為文化可以產生凝聚力、創造力、教育力和影響力。文化大學的靈魂。同時,就我們個人而言,文化也是自立自強的根本。所以說,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在於文化。

縱觀人類教育科技發展史,無數個豐碑式的人物,以他們的才學、成就和品格,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分析總結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優秀文化,對於構築富有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下面我想從五個方面談談我們的認識。 第一點,培育多樣性、包容性文化,厚積促進創新人才成長發展的文化土壤。

美國是創新人才培養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也是傑出人才不斷湧現的國家之一。以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統計數字為例,自1901年諾貝爾獎至今,共有608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在三大科技領域中獲得諾貝爾獎,其中246名是美國人,占獲獎人數總數的44%。美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總數的比例不到5%,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數卻如此眾多。有研究者認為,其中奧妙就在於美國是一個以多元化和包容性文化著稱的國家。可以設想,在身處多樣性文化氛圍中的教師和學生,隨時隨地都可能在視覺、聽覺、感覺和思維方面得到意想不到的衝擊和興趣,隨時隨地都可能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在包容性的文化氛圍中,個人的觀點和行為,更容易得到尊重,他的視野會更加開闊,其思維就會更加解放。

然而,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更多地表現出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一元性為特徵的。這使得我們的文化情感和行為習慣中較難形成對新奇思想的特許性包容和支持。因此,要克服一元性文化特徵的消極影響,不僅需要我們持久的有意識的努力自製,同時應該在構築大學文化時,還需要在頂層進行有意識的設計。

首先,創新人才培養必須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統一的教育,這應該是培養人才具備責任感和民族感最核心、最本質的教育。

第二,要在符合學校發展戰略的前提下,支持學科綜合化發展,通過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使學生獲得更加廣闊的學術背景和學術視野,為他在學術上進一步發展夯實基礎。

第三,要從根本上改變填鴨式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尤其是以分數為導向的質量評價體系。此點尤為重要,正如有人所形容的: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學前和小學是 「聽話教育」、中學是「分數教育」、大學是「知識教育」。這種「有書可對」的考試方式嚴重束縛了人才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提倡研究式的教學,探究式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支持和鼓勵學生提出「莫名其妙」的問題,勇於標新立異、大膽實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開拓意識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第四,提高學校的國際化水平,吸引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價值觀的教師和學生在一個校園中學習和生活,努力構造多元亞文化,從而為創新人才的產生和成長培育深厚的土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