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吴智深,男,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分别于1983和1986年获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3月获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吴智深教授现任东南大学校长特别助理,东南大学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土木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农工党江苏省委副主任委员。 吴智深教授领衔完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及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当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2016年4月,国际土木工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学会(IIFC)奖励评选委员会宣布授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吴智深教授学会奖章(IIFC Medal)。

目录

简介

吴智深,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分别于1983和1986年获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3月获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历任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助教、埼玉大学讲师和副教授、茨城大学副教授,并于1992-1993年在名古屋大学任职的同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2002年起任茨城大学教授,成为该国立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现任茨城大学工学部都市系统工学科学科长、智能结构及保障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以及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客座或兼任教授。2000年被聘为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吴智深
 
吴智深5
出生 (1961-06-01) 1961年6月1日(63岁)
江苏省镇江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大学领导,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吴智深教授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复合材料、结构及防灾减灾工程、工程力学、智能工程等,并在以上各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同时吴智深教授还特别注重这些学科与电子通讯、信息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近年来在复合材料、光电传感网络、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智能材料?结构及安全保障系统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成绩。吴智深教授主持了多项日本文部科学省重大及大型项目以及其它基金项目30多项。现正主持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术振兴研究计划项目及日本文部科学省基盘研究项目。在国内承担了中科院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863计划课题副组长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类)等多项研究。近年来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200余篇,申请各类发明专利17项,规范制定及著书6册。获得1990年日本土木学会论文奖(最高学术奖项)及2005年日本复合材料学会技术奖等多项奖励。

吴智深教授积极活跃在国际学术界,担任了10多种国际核心和重要期刊的编委或特邀主编,并担任国际有关学会和学术团体的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等职40余项。近年来曾担任过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3次、秘书长3次、组织委员会主要成员5次、被广泛邀请为各类国际会议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11月作为大会主席成功地召开了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吴智深教授在国外发展的同时还时刻心系祖国,多年来一直利用他在国际上的影响为祖国服务,无私地奉献于国家的科技发展并积极为我国培养学术接班人,平均每年在日本为国内培养博士1-2名,并接受了国内大量的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其他进修人员,同时还不断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介绍到国内。他被应邀参加北京国庆50 、53周年观礼, 中国科协第6、7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全国科技大会特邀代表,政协第10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海外特邀代表。历任中国留日社会开发研究会会长, 全日本中国人博士协会会长, 现任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会长等。此外,作为留日博士专家团团长,多次带团回国服务,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火炬传递

日本新华人华侨会会长吴智深是长野市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华人、华侨代表,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儒雅书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吴智深对火炬传递充满期待,他说:“奥运圣火在日本传递,让70万华人、华侨备感温暖”。

现年46岁的吴智深在日本整整待了23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宝贵的青春全都献给了异国他乡。不过,吴智深的付出同样得到了回报,在这里,吴智深已经成为茨城大学资深的博士生导师,指导着来自中国、埃及、孟加拉和坦桑尼亚的10名学生。

能成为火炬手让吴智深感荣幸,而全家与奥林匹克的不解之缘更为其津津乐道。吴智深说:“2007年底,妻子机缘巧合去了雅典,儿子同年回到北京看到了鸟巢,而自己则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手”。远离祖国却能参与北京奥运会的活动,全家都兴奋不已,妻子特意将旅游期间拍摄的照片制成贺卡,发给至亲好友。

为了更好地完成火炬传递,吴智深已开始“强化训练”。在儿子的建议下,吴智深用空葡萄酒瓶暂代火炬,一板一眼地在家中练习了好几次。吴智深准备在火炬传递之前进一步提高强度。

参加长野市传递的80名火炬手中,只有三名中国人,从概率的角度推算,吴智深的前一棒和后一棒都应该是日本人。吴智深说:“火炬传递某种意义上还象征着中日友好的延续,华人华侨在日本不断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我一定要跑出华人的新风貌。”

吴智深表示:“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日本传递让70万华人、华侨倍感温暖,由于多数人无法回北京观看比赛,因此在长野为火炬加油将是他们最好的选择。目前大家都在积极筹备,希望用最热烈的方式支持北京、支持祖国。”

出任会长

日本新华侨华人会2005年7月1日通过网络投票方式进行了会长选举。茨城大学工学部教授吴智深受到24位理事全票推选,当选为新一届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会长。

伴随着本次选举,会长任期也由此前的一年改设为两年,以便于新会长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里能有所作为。

吴智深表示,由八大华人社团组成的新华侨华人会确实想为华人社会做一些事,但限于种种条件限制,该会成立只有两年,目前还缺少声色,显得比较沉静。吴智深表示愿意集众人的智能和力量,让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作为华人社会的代表在日本树立起形象。

吴智深表示,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不是学术组织,不是科技组织,也不是行业组织,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团框架。华人社会现有的各种社团组织,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来日的新华人自然形成的,大家以各自的方式为国家服务,为华人服务,做了不少贡献。时代的发展需要大家联合起来,从孤军奋战进入到统合时代。2003年9月成立的日本新华侨华人会就是一个统合的新阶段。新华侨华人会从八大社团联合起步,但还不能彻底代表全日本的华侨华人,为此还需要广泛吸收各种华人社团,搞活地域交流,对各地同乡会和学友会也会敞开大门。说到底,新华侨华人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综合社团。

他说,日本新华侨华人会跟华侨华人交流,有两个问题:一是建立交流平台,二是捕捉交流话题。新华侨华人会拟建立实实在在的协会网站,并将定期请专家开展讲演活动,就华人关心的华文教育、永居绿卡等问题进行交流。从眼前来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新华侨华人会愿与老华侨社团联合,搞一些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同时通过新老华侨结合的华文教育协议会和日本和平统一促进会等推动华文教育和反独促统工作。

从中长期着眼,新华侨华人会必须在重大问题上向主流社会发出声音,把华人的个人声音集中起来变成社团的声音和集体的声音,在诸如中日关系、台湾问题、靖国参拜、教科书等问题上表达华人的立场。同时,在为国服务方面,留日博士专家团也正结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而有所作为。

吴智深特别指出,新华侨华人会需要对华人未来的在日生活有所展望,必须给出发展的设想和远景。为此,有必要编撰反映华人社会全貌的《在日华侨华人社会白皮书》,有必要以中华街模式为参照,建立融文化、科技、教育、商业于一体的日本华人小区的未来发展模型。

吴智深系茨城大学工学部教授,是复合材料结构和智能传感系统领域里的专家。他本人兼任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也是长江学者,在国内多个大学带有学科创新团体。

本段荣誉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吴智深博士喜获2009年度“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年度人物奖”。该奖项(涉及理论解析、技术开发、应用及教育等多方面业绩)由国际学术期刊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影响因子IF为1.5~2.0,工科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之一)以及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IWSHM)和European Workshop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EWSHM)等系列国际会议共同设立,授奖仪式交替在IWSHM和EWSHM国际会议上举行,今年的授奖仪式于2009年9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

吴智深教授作为结构健康监测科技领域的国际开拓者及领军人之一,在光纤传感、智能复合材料、应变模态解析理论的建立、损伤识别、风险灾害预测理论以及结构健全性?监测系统实用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业绩,特别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基于动态长标距应变的分布测试的应变模态解析理论,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吴智深教授是我校的杰出校友之一,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工程,城市安全及节能等方面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吴智深教授2005年受聘为我校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现为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学科交叉平台城市工程科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该奖项的获得也是对吴智深教授领导的我校科研团队在该领域所取得成果的充分肯定,扩大了我校在该领域内的国际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在相关学科领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茨城大学吴智深教授领导研究开发的“连续纤维预应力复合材料及预应力粘结增强技术”,日前获得2005年度日本复合材料学会技术奖。这是吴智深教授继获得日本土木学会最高学术论文奖等奖项之后在海外获得的又一荣誉。

日本复合材料学会技术奖,是日本复合材料学界和工业行业的重要奖项。此奖每年评一次,每次只授与1-2个团队。一般授给近年来在复合材料工程基础技术及应用方面有较大突破创新和功绩的知名企业、研究机构或企业与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此次吴智深教授以其在2002-2004年度主持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术振兴大型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而获此殊荣。这也是复合材料学会首次将此奖颁发给以大学为首、企业参加的研究团队。这项奖励是对吴智深教授近年来在复合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技术创新方面所做贡献的肯定。

据悉,他们开发的改性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的优点,而且在应用上具有可粘贴便于应用的长处,并可弥补钢材的不足,代替钢材在施工中应用。现该材料和技术已部分投入应用。该材料和技术在土建、交通及能源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既有重要结构的加固改造和研发各种新型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