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書·竇熾傳出自於《周書》,此史為中國歷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崔仁師等人。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共50卷,本紀8卷、列傳42卷。本書記載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紀傳體史書。[1]

目錄

原文

竇熾,字光成,扶風平陵人也。父略,平遠將軍。熾性嚴明,有謀略,美須髯,身長八尺二寸。少從范陽祁忻受《毛詩》《左氏春秋》,略通大義。善騎射,膂力過人。魏正光末,熾乃隨略避亂定州,因投於葛榮。榮欲官略,略不受。榮疑其人有異志,遂留略於冀州,將熾及熾兄善隨軍。

魏永安元年,朱榮破葛榮,熾乃將家隨榮於并州。時葛榮別帥韓婁數萬人據薊城,不下,以熾為都督,從驃騎將軍侯深討之。熾手斬婁,以功拜揚烈將軍。

魏孝武即位,茹茹等諸番並遣使朝貢,帝臨軒宴之。有鴟飛鳴於殿前,帝素知熾善射,因欲示遠人,乃給熾御箭兩隻,命射之。鴟乃應弦而落,諸番人咸嘆異焉。時帝與齊神武構隙,以熾有威重,堪處爪牙之任,拜閣內大都督。

魏廢帝元年,熾除原州刺史。抑挫豪右,申理幽滯。在州十載,甚有政績。州城之北,有泉水焉,熾屢經游踐,嘗與僚吏宴於泉側,因酌水自飲曰:「吾在此州,唯當飲水而已。」及去職之後,人吏感其遺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懷之。

世宗以熾前朝忠勛,望實兼重,欲獨為造第。辭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輒發徒役。世宗不許。尋而帝崩,事方得寢。

天和五年,出為宜州刺史。先是,太祖田於渭北,令熾與晉公護分射走兔,熾一日獲十七頭,護獲十一頭。護恥其不及,因以為嫌。至是,又以高祖年長,因勸護歸政之議,護惡之,故左遷焉。

熾既朝之元老,名位素隆,至於軍國大謀,常與參議。嘗有疾,高祖至其第而問之,因賜金石之藥。帝於大德殿將謀伐齊,熾時年已衰老,乃扼腕曰:「臣雖朽邁,請執干櫓,首啟戎行。得一睹誅剪鯨鯢,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岳告成,然後歸魂泉壤,無復余恨。」齊平之後,帝乃召熾歷觀相州宮殿。

及宣帝營建東京,以熾為京洛營作大監。宮苑制度,皆取決焉。隋文帝輔政,停洛陽宮作,熾請入朝。屬尉遲迥舉兵,熾乃移入金墉城,簡練關中軍士得數百人,與洛陽刺史元亨同心固守。屬隋文帝初為相國,百官皆勸進。自以累代受恩,遂不肯署箋。

隋文帝踐極,拜太傅。開皇四年八月薨。

譯文

竇熾,字光成,扶風平陵人。竇熾的父親竇略被封為平遠將軍。竇熾性情嚴肅明達,有計謀韜略。須髯英美,身高八尺二寸,儀表不凡。從小師從范陽的祁忻,學習《毛詩》和《左氏春秋》,粗通其中的大義。他善於騎馬射箭,體力超過常人。北魏正光末年,他隨父親逃難到定州,投奔了葛榮。葛榮想讓竇略做官,竇略不接受。葛榮懷疑他有二心,便將他留在冀州,讓竇熾和竇善兄弟二人跟隨軍隊。

魏永安元年,朱榮打敗葛榮,竇熾才帶領全家隨朱榮遷至并州。這時葛榮的別帥韓婁等占據薊城,朱榮的軍隊久攻不下,便任竇熾為都督,跟從驃騎將軍侯深前往討伐,竇熾親手將韓婁斬殺。因立功被封為揚烈將軍。

魏孝武帝即位後,茹茹等番國都派使者朝拜,並奉獻貢物,孝武帝親臨朝堂設宴招待他們。這時,一隻貓頭鷹鳴叫着在殿前飛來飛去。武帝知道竇熾善於射箭,因而想向遠方的客人誇示,便給了竇熾兩隻御箭,命他將貓頭鷹射下,貓頭鷹隨着弦聲響過便落了下來,各番邦的客人都驚異得連連讚嘆。這時,孝武帝與齊朝神武帝之間產生分岐,孝武帝因竇熾威名頗重,可以充任自己的心腹爪牙,便封他為閣內大都督。

西魏廢帝元年(552),他任原州刺史。在任上他打擊豪強地主,清理沉滯積壓的案件。任刺史十年,政績突出。原州城北有一處泉水,曾與僚屬官吏在泉水旁邊宴飲,因而斟了一杯泉水一飲而盡,說:「我在這個州,只應當飲泉水,其他一無所求。」等到他離職以後,官吏百姓感念他遺留的恩惠,每到這處泉水旁,沒有人不想念他。

世宗(周明帝)顧念他是前朝舊臣,功勳和名望都很重,想單獨為他建造府第。他以天下還未平定,戰爭還未止息,不應該輕易徵發工役為理由拒絕。周明帝不允許。不久明帝去世,事情才停下來。

天和五年(570),他出任宜州刺史。先前宇文泰在渭北打獵,命竇熾與宇文護分別射殺奔走的野兔,竇熾射得十七隻,宇文護僅十一隻。宇文護為此感到羞恥,因而嫌棄他。這時,竇熾又因為武帝宇文邕年齡已經長大,因而勸宇文護將朝政歸還武帝掌管,宇文護很是惱恨他,所以降低了他的職務。

他為朝中元老,名高望隆,軍中大事,武帝常與他商議。他曾經患病,周武帝親自到家中去探視,並賜給他貴重的藥品。武帝在大德殿商議討伐北齊,竇熾年紀已經高邁,仍扼腕慷慨陳詞:「我雖然已年邁老朽,請求披堅執銳,願首先與敵人交戰,再看一看那些兇惡的人怎樣被殺戮。廓清環宇,到天下四方觀風問俗。登上山嶽祭拜天地,宣告大功告成,然後閉目屏氣,魂歸黃泉,不再有什麼遺憾。」北齊被平定之後,武帝與竇熾一起游遍相州的齊國宮殿。

等到周宣帝營建東京洛陽,命竇熾任京洛營作大監,宮殿苑林的布局規劃,都由他來決定。楊堅任宰相輔助北周朝政,停止了洛陽宮殿的興建,竇熾請求回朝。尉遲迥舉兵反叛,他便移入金墉城,挑選訓練關中軍士幾百人,與洛州刺史元亨同心協力,共同把守。隋文帝剛任宰相時,朝中百官都勸竇熾稱帝,他認為自己世代受朝廷恩惠,便不肯接受。

文帝楊堅即皇帝位,封他為太傅。開皇四年(584)八月,竇熾去世。 [2]

作者簡介

令狐德棻(583~666年),字季馨,宜州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史學家以及政治家。

唐高祖入關時,任大丞相府記室,後逐漸升遷至禮部侍郎、國子監祭酒、弘文館、崇賢館學士。唐初,經隋末戰亂之後,經籍圖書散亡,他奏請購求天下圖書,設專人補錄,被唐高祖李淵採納,終於使「群書略備」。又建議修撰梁、陳、齊、周、隋五代史書,認為「如文史不存,何以鑑古今?」此議又得高祖讚許

令狐德棻在獨立主編《周書》以外,也參與編撰《藝文類聚》、《五代史志》、《大唐儀禮》、《氏族志》、《太宗實錄》、《高宗實錄》等10餘種史書。歷高祖、太宗、高宗三朝達40餘年。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後,諡號曰「憲」。令狐德棻一生從事史學著作,凡國家有所修撰,無不參與。[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