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家橋街道

中文名 : 周家橋街道

所屬地區:上海市長寧區

周家橋街道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境北部,東起滬杭鐵路;西至油脂化工廠西圍牆;南沿天山路,折天山支路、玉屏南路、婁山關路以東,折向天山三村北側,再折遵義路、遵義路780弄和中山西路424弄、中山西路、五洲藥廠一車間南圍牆、天山公園北圍牆;北臨吳淞江。截止2008年,面積1.95平方公里。人口56628人(2010年),設20個居委會。街道以曾有周家橋而得名。[1]

目錄

經濟發展

20世紀初,由於帝國主義越界築路及水陸交通方便,境東北部相繼興建申新一廠、申新八廠、日商豐田紗廠和大德油廠等工廠,西部建起天原化工廠、順昌石粉廠等化工廠,周家橋成為近代中國民族紡織、化工業的發源地。據《法華鄉志》載:"富商購地設廠者接踵而至,地價驟貴,畝值萬金,百工麇集,遂成市面。"

解放後,廢除保甲制度,打擊流氓幫派勢力,鎮壓反革命,取締反動會道門,維護社會治安。同時,介紹失業人員就業和組織生產自救,並進行城市建設。50年代,為民解決"燈不明、路不平、水不清"。填溝浜、平墳堆,闢築遵義路、玉屏南路,延伸武夷路,拓寬中山西路,完善交通網絡;興建泵站,排除雨後積水。隨着工業發展和人口增加,天原電化廠等單位營建天原一村9幢新工房,總建築面積1.44萬平方米。上海市第二十一棉紡織廠、上海第五棉紡廠、上海第一紡織機械廠、上海大孚橡膠廠等單位營建一批批簡易工房。60年代起,居民們將所住的棚戶簡屋翻建為磚瓦平房或樓房。70年代,區房地部門投資改造舊區,興建新工房5幢,總建築面積0.95萬平方米。80年代,舊區改造進度加快。將彈街路面街坊小路288條,9.68萬平方米,築成混凝土路或瀝青路;為萬餘戶居民接水進戶;新工房成片出現。至1992年底,興建多層住宅144幢,高層住宅7幢,總建築面積44.76萬平方米。

1992年,有工業企業80家,商業服務業217家,個體工商業567戶。有大、中專學校各1所,中學2所,小學6所,幼兒園9所,託兒所24所。有街道文化中心1座,地段醫院1所,滬西體育場1座。另有合成纖維研究所等科研機構5舊區改造家,銀行和證券公司5家,郵電所1家。1989年在原址新建的滬西禮拜堂落成啟用。

社會事業

1980年起,街道辦事處創辦福利工廠、知青合作社、勞動服務隊,安排殘疾人員、待業知青、勞改釋放和勞教解教人員就業。嗣後,走內聯外合道路,發展街道經濟,取得成效。同時,成立科普協會,以居民身邊科學為題進行科普教育,提高居民素質。

1989年起,開辦各類社區學校。建溝通大牆(監獄)內外服刑犯及其家屬的春化學校和同心學校,分別做好兩方面的工作。為2000名回滬知青子女健康成長辦監護人學校,幫助監護人懂得自己的職責和怎樣當好監護人。辦為孩子父母學校,對鬧離婚當事人進行寓情、理、法於一體的思想教育,增強法制和婚姻道德觀念,懂得自己還須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家庭環境,慎重作出選擇,切實履行職責。辦外來人口學校,幫助外來人口了解和遵守上海市有關申報臨時戶口、執行計劃生育等有關規定。

視頻

周家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青春喜迎十九大 接續奮鬥中國夢

參考來源

  1. [長寧區政法委副書記陳衛東實地調研周家橋街道治安防範薄弱小區(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