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樺,女,漢族,1958年11月生,籍貫上海,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甘肅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政協委員。

目錄

個人簡介

周樺,女,漢族,豫劇旦角。1958年11月生,祖籍寧波,生於上海,後隨父母支邊來到蘭州。

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任蘭州戲曲劇院副院長、蘭州市豫劇團團長,現任甘肅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蘭州大劇院藝委會專家、甘肅省政協委員。

代表作品

《秦雪梅》、《桃花庵》、《穆桂英掛帥》、《日月圖》、《白蛇傳》等

藝術形象

周樺早年受教於豫劇教育家、國家一級編劇李戰,後拜豫劇大師陳素真、馬金鳳及張寶英為師,主攻青衣、閨門旦、花旦。

她在《白蛇傳》中扮演的白素貞、《穆桂英掛帥》中扮演的穆桂英、《秦雪梅弔孝》中扮演的秦雪梅、《桃花庵》中扮演的竇氏等,能博採眾家之長,又結合自小所受的江南民間藝術薰陶,兼容並蓄,形成了自己清亮、秀麗、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

人物生平

一個上海人在甘肅把河南戲唱出了名堂,梅花獎得主周樺的從藝經歷可以用這一句話來概括。

周樺1958年出生於上海,1974年,正在蘭州二中上高一的她不顧家人反對,進了蘭州市豫劇團去學戲。這一年,周樺剛剛16歲,在這之前她從來也沒有接觸過豫劇。年齡偏大,加上一口吳儂軟語,周樺倒也沒什麼野心:「只想跑跑龍套」。不過,周樺是個做事認真的人,即便只想跑跑龍套,她也想跑好。

1975年初,周樺到河南開封戲校去學習。「主要是學習語言,學校的教學和管理都很嚴格。不過學習的方法很豐富。」周樺告訴記者,當時為了練好說話,每逢周末的時候他們都會跑到大街上去,用自己的耳朵去聽,去學河南話。

1980年,豫劇團放了大假,她每天去當時的越劇團練功。越劇團的老師們很喜歡小姑娘的踏實勁,想把她調過去,沒什麼野心的周樺卻來了犟勁,不肯放棄豫劇。「我運氣好,學藝途中遇到許多好老師。」周樺說。令她最不能忘懷的老師是著名戲劇教育家李戰,這位一生痴迷於豫劇的大師在觀察初學戲的小周樺一段時間後,開始給她吃小灶,幫她定學習方案,安排她學習豫劇幾大流派的戲。在李戰的督促下,陳(素真)派的《宇宙鋒》、常(香玉)派的《斷橋》、崔(蘭田)派的《桃花庵》、馬(金鳳)派的《穆桂英掛帥》、閻(立品)派的《秦雪梅弔孝》,周樺紛紛拿下。

周樺的好運似乎仍在繼續,1980年,在與來蘭州演出的豫劇大王陳素真先生同台合作後,陳先生很是喜歡周樺的表現,並收她為徒。

1983年,因嗓子出現問題在上海療養的周樺見到了豫劇大師馬金鳳,當時,馬正在安徽、河南一帶巡演,在此後3個月的演出中,馬和這個主動找上門的年輕人吃住在一起。當周樺挑大樑唱完一出《花打朝》之後,馬金鳳操着濃濃的河南口音說:「乖,以後可以掛老師的牌子了。」

1992年,周樺在鄭州舉辦個人專場演出時,她還拜訪了豫劇大師常香玉。常香玉見到她後,說:「這個孩子比較有前途,要好好努力。」還教導她:「學會演戲首先要學會做人。」 從此這句話便深深的刻在她心裡。這次演出是她第一次在外省演出,也就是這次演出她憑藉《秦雪梅弔孝》、《花打朝》等獲得了「香玉杯」。

1996年周樺榮獲第1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7年參加首屆中國豫劇藝術節演出,奪得個人最高獎;1999年被甘肅省文聯評為「甘肅省首屆德藝雙馨藝術家」。

如今,人們這樣評價周樺:集陳派的俏麗、常派的豪放,崔派的質樸、馬派的清脆、閻派的靈秀於一身,形成了自己清脆秀麗、委婉細膩的演唱風格。當初只是想跑跑龍套的周樺沒把如此高的評價放在心上,她的心態一如既往地平和。她仍為分不清前鼻音後鼻音苦惱,仍為新角色的一顰一笑絞盡腦汁。

2004年,蘭州市豫劇團創排了現代豫劇《山月》,周樺出任劇中女主角,這部改編於賈平凹原著《天狗》的戲講述了一個「招夫養夫」的悲劇故事。導演李維魯說這是一部「中國少有的對人物命運進行探索的戲」,要求周樺將女主人公的忍辱負重、無奈與無助表現出來。「一個是為了我,一個是為了家,我心怎裝他們倆,難道這酸甜苦辣都得我咽下?」台下不善言辭的周樺在台上卻將這段最能體現山月兩難處境的唱詞,演繹得從容舒展、細膩含蓄,從而給劇中人物以淋漓盡致的解讀。在最後一場「雪祭」中,周樺為表現人物的悲憤心境,她壓低嗓音用氣聲進行表達,盡顯出女主人公當時心力交瘁的痛苦,似是有氣無力,卻字字聲聲叩擊着觀眾的心。

榮譽獎項

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6年)

甘肅省「五個一工程」突出貢獻獎(1996年)

首屆中國豫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1997年)

蘭州市首屆「蘭藝之星」獎(2004年)

被評為甘肅省首屆「德藝雙馨」文藝家(1999年)

「情系隴原三下鄉帶頭人」活動先進個人(2002年)

「甘肅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005年)

出版專輯

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豫劇表演藝術家周樺的首套6張戲曲光碟《周樺個人演唱專輯》[1],2009年10月由中國唱片成都公司出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