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周逸衡(1953年)曾任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系主任[2]尹士豪主任秘書,及中山企管教授[4]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4]。 

周逸衡


圖片來源yahoo news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53年
  •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1]
  •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 國立台灣大學工學士(1971/09-1975/07)
  • 工業技術研究院企劃處研究員(1977/07-1985/07)
  •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兼任研究員 (1981/08-1985/07)
  • 中原大學企管系副教授兼系主任[2],(1985/08-1988/09)
  • 中原大學研發處研發長(1989 - 1991)
  • 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1988/10-1992/07)
  •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院長(2000/08-2003/07)
  •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2005-2007/09)
  • 救國團總團部指導委員[3](1998-迄今)
  • 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學報委員會編輯委員(2003-迄今)
  • 管理科學學會理事(2004-迄今)
  • 管理科學學會管理教育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2005-迄今)粗体文字
  • 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4]     

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業後曾任工科職,當時對台灣工作倫理、組織氣候需要很多建言,故立定心志,投入商業教育的行列。

目录

大學拼整併 周逸衡:好處多於壞處

【台灣醒報記者黃捷台北報導】教育部鼓勵各大學[5]「公公併」,引發許多師生、立委紛表抗議,認為南藝大、台科大不應跟成大、政大等一般大學合併。對此,曾任教育部顧問的高醫人社院講座教授周逸衡受訪時表示,多數藝術大學培養的是藝術教育、傳播及研究等人才,整併後可了解跨領域觀點;台科大則依循高教模式、重研究,並非如立委所說為技職體系典範,無需擔心技職崩壞。

針對7日多位立委包括黃國書、吳思瑤、鄭麗君,在立法院質詢時呼籲應保持藝術大學的獨立性,暫緩南藝大與成大合併一事,周逸衡指出,大學整併可整合資源、提升競爭力,利多於弊。

周逸衡強調,藝術大學其實分兩類,一類培養藝術家,另一類培養的是藝術教育、藝術研究人才,「若是後者,跟一般大學合併是加分。」

周逸衡提到,多數藝術大學培養的是藝術教育、傳播及研究的人才,非少數如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是專門培養藝術家,若為藝術教育導向,合併後有助於了解不同領域的觀點、增加藝術創作的知識,具正面助益。

另外,針對政大、台科大傳出「聯姻」,周逸衡表示,其實台科大並非技職教育典範,實為重學術研究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一所「不像科大的科大」。他提到,北科大、高應大或雲科大才是重技職的學校,若是這些學校談合併,就須審慎考慮是否會偏廢技職。

至於合併的風險,周逸衡認為,是教師升等更困難。他提到,兩校中比較不重研究的老師,可能會面臨審核標準變高、升等困難的問題,但目前教育部已著手改變升等條件,鼓勵多元升等,若審查委員願意配合、改變判斷專業的架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但若為兩個距離遙遠的學校,整併效果也不大。周逸衡表示,若兩校區距離遠,總務人員、體育館、圖書館都還是要兩個分館,不能合併使用,「當重疊部分不夠多,就沒有資源整合的效果。」因為不同校區還是要資源自主才能培育人才。

著書

  • 靈魂Call out:解讀靈魂完全手冊

參考文獻